做醫美就可以不保養嗎

做醫美就可以不保養嗎?


Treatment meets care

editor yvonne wang / Getty Images


醫美療程能代替肌膚保養?事實上,醫美的光波、電波與針劑注射,都是破壞再重建的歷程,必須搭配日常保養,讓兩者雙軌並行,青春永駐。

記得我在剛入行當美容編輯的時候,每次參加新品發表會,看著那些廣告代言人姣好的皮膚與膚況,真是傾羨不已。那時,美容品牌的負責人跟我說,美容產品,就是在賣一個夢想,一個對肌膚青春永駐的夢想。當時的我聽的似懂非懂,意思是認真塗抹保養品,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年輕的我,傻傻的認為每天認真保養,一定有用。事實證明,經過了兩位數的時光荏苒,我確認比同年齡的朋友,看起來更年輕至少超過5歲以上。

保養與醫美之間的關係

要說每天在臉上塗塗抹抹,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我卻不這麼認為,即便這近十年的美容風潮,大多轉向醫美療程去,肌膚上有斑點,就是打打雷射去斑、毛細孔粗大,也有對應的雷射光;膚質粗糙青春痘,那就煥膚療程做一下、輪廓鬆弛下垂以及紋路困擾,更有進階的電音波和針劑注射可以幫忙,這些統稱醫學美容的療程,可以在短時間內增進膚質膚況與輪廓,但若沒有搭配日常或是療程前後的特殊保養,培養肌膚健康的防禦力,那麼長時間密集的醫美療程破壞,結果可能是變成敏感脆弱的肌膚。我身邊的一位朋友,就曾經苦笑地對我說:之前太過密集施打雷射,肌膚還來不及自癒重建,又去大力破壞,結果換來了易敏膚質,已經被醫美診所列為拒絕往來戶了。漫雲思境診所皮膚專科醫師高珮菡說:「的確,醫美療程絕對無法取代日常保養,每天認真正確的保養,可以讓膚質更健康,更有益於醫美療程的效果。在醫美療程前,我建議加強肌膚的強韌度;醫美後則是修護的最佳時機。」

這樣的理論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醫美品牌SkinCeuticals進入台灣市場,主要以醫美診所通路販售,並主打術前、術中和術後都可以使用。林亮辰皮膚專科診所林亮辰院長說:「醫美療程階段搭配正確保養非常重要,術前,建議要停用複雜性功能的產品、減少不適成分對肌膚的刺激、術中可以在醫美療程後立刻給予減少泛紅、鎮定舒緩的保養品、術後回家是肌膚功能重建的黃金修護期,大約一週內可以加強保濕預防肌膚二次發炎的保養。」正因為如此,我更加理解到,我從早年就堅持每天早晚認真保養的態度是對的,也就是因為如此讓我的肌膚保持健康強韌,所以這些年的雷射療程後,我的肌膚泛紅與退紅的狀況,都比一般人更短恢復更快,甚至是連比較侵入型的微整手術,恢復期也比較短,就是因為日常保養得當所致。

修護保養成為流量密碼

正因為醫美療程成為主流,之後搭配的保養品,紛紛訴求以修護為主,許多保養品更不可諱言把銷售重點放在「醫美後使用」的訴求上。以我自己來說,手邊絕對會存放訴求「修護保濕」的產品,不論是肌膚突然敏感、乾癢(雖然這情況極為罕見)以及換季或是出差時使用。

Bioderma超級修復系列的超級28膠原修復霜,是一瓶讓我很驚豔的修復霜,就在我施打皮秒雷射後,膚表泛紅甚至有皮下出血的情況下,我認真厚塗了三四天,幫助肌膚的復原能力相當不錯。Bioderma資深培訓經理陳苾芬說:「不論你是不是因為醫美療程而讓皮膚受傷,肌膚修復都需要經過止血、發炎、增生和重塑四個時期,醫美之後,除非是藥膏可以塗在傷口上,一般的乳霜,都建議使用在沒有開放性傷口的皮膚上。但超級28膠原修復霜,直接可以塗抹在皮膚龜裂甚至表淺的割傷、燒傷上,肌活膠原舒痕科技,讓在止血期的肌膚,都可以得到修復作用。」光電療程後的刺激,讓肌膚的發紅發熱,也可以藉由超級28膠原修復霜的啡肽舒緩修復科技達到良好的退紅效果。同理,假使你並非因為醫美而需要修復肌膚,那麼,一般老化引起的乾燥、泛紅與粗糙,以及口周炎、異位性皮膚炎引起的搔癢、結痂都可以使用。

另外,我覺得很多人不敢做醫美的原因,就是怕痛以及術後的發紅與可能的反黑現象,滿臉通紅的樣子,看上去真的很嚇人,但是,用對舒緩鎮定的產品,發紅的肌膚,是可以很快消失的。SkinCeuticals的植萃極速舒緩色修精華,就是很多人喜歡能夠快速舒緩乾燥泛紅並修護的精華液,許多醫美診所甚至會搭配療程,在術後立刻施行修麗可色修瀑布修護SPA,舒緩退紅的效果,可能出診所就立刻感受得到。


▲由左至右:Bioderma超級28膠原修復霜40ml NT$ 980
Darphin全效舒緩修護安瓶30ml NT$ 3,300
Sisley植物舒緩修復精華乳40ml NT$ 6,600
SkinCeuticals植萃極速舒緩色修精華30ml NT$ 2,460
Cetaphil舒新雪潤B5修護精華30ml NT$ 1,290

La Mer也推出一罐超濃萃特效修復精華,標榜可以在醫美前三天使用,迅速建立肌膚強韌度,術後立即厚敷或是塗抹,可以擁有急救型的強效修護有感效果,這款修復精華,我也在雷射療程前後做了親身測試,比起一般水液狀的精華,以及豐厚的乳霜質地,我更喜歡這種凝膜質地,塗在肌膚上會讓肌膚變成霧面感,可以完整緊密裹覆整面肌膚,形成強效的修復保護膜,讓皮膚被保護得很好,加上經典高倍濃度的奇蹟活凝金萃成分與發酵精華,甚至更縮短我的發紅期。皮膚科醫師高珮菡說:「醫美治療後,都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微創,這時候角質層處於『打開』的狀態,對外界的刺激都相當敏感,適當的保濕、修護與確實防曬,可以加速角質層的復原。」

Clinique也在今年推出針對極度敏弱甚至容易乾癢泛紅肌膚的極效舒敏保濕霜,連最難纏的酒糟肌患者都可以使用,成分上使用了發酵技術,使用乳酸發酵舒緩精粹與藻類修護,並平衡肌膚的菌叢狀態,強化肌膚屏障,降低了肌膚泛紅與乾癢的不適感。這類的產品,有如雨後春筍般一直不斷出現,也代表了現在保養市場的普羅需求。


▲左:La Mer超濃萃特效修復精華50ml NT$ 22,800
右:Clinique極效舒敏保濕霜50ml NT$ 1,600

醫美療程真的只是容貌焦慮?

醫美與保養實在是相輔相成的護膚手段,只要不是醫美或是微整上癮,都應該以開放的心情去接受。目前,美容醫學其實已經遠遠超乎對外表肌膚的簡單追求,而是讓人同時擁有內在的安全感和自信力來源。2025年的一份關於女性自信的研討會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接受醫美療程的人,實際上是自信的,他們認為做醫美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不論是對自己、對工作甚至在社交生活上,都可以更有自信。心理專家也認為,可以做一件事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何樂而不為?不應該把醫美當作是隱晦的、不敢說的秘密。因為50歲的女性,與上一代很不一樣,你知道上一代的女性是如何變老的,上一代50歲的女性與現在50歲的女性,看上去完全不一樣,原因就在於勤奮不懈的保養加上進步的醫學美容療程,可以讓大家在未來保留最美、最年輕的自己,所以,雖然你會不斷地變老,但卻可以保持更年輕的面容。

任何一位皮膚科醫師,都坦言所有的治療方法、療程、手術甚至是服藥,都會有副作用,每一件變美的事情,都會有副作用的潛在危機,但是,絕對要是防患於未然,把傷害降到最低,最好的方法,還是回歸老話,就是每日認真保養,保濕防曬做好,將肌膚做好健康的打底與防禦,就能承受起人工加諸的醫美療程了。

所以,我現在可以說,美容保養,絕非在販售一個美麗的夢想,它是真實存在的,它並沒有要改變我們的容貌,而是在賦予自信與年輕,並且是真正會發生的。

photo courtesy of Bioderma, Cetaphil, Clinique, Darphin, La Mer, SkinCeuticals, Sisley 閱讀完整內容
VOGUE2025/3月號

本文摘錄自‎

做醫美就可以不保養嗎?

VOGUE

2025/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