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缺貨廣告訂單 解碼耳朵注意力戰場

Podcast,經營深度鐵粉的新選擇

「迎收聽《股癌》, 我是謝孟恭…,」「歡迎收聽《百靈果News》,這裡是華語世界最自由的國際新聞…,」年初開始,每天,樂天Kobo電子書營運本部長周立涵開車時,車上不再播放廣播,而是透過網路播放純聲音的新媒體— Podcast,收聽投資理財、國際時事等各類議題。「沒辦法用眼睛吸收東西時,就會聽他們講,相較廣播,Podcast的資訊效率更好。」他表示。

文●吳中傑、陳慶徽、游羽棠、謝佩如 攝影●陳宗怡
台灣聽眾至少百萬
三巨頭月收聽人次媲美百萬級YouTuber


在台灣,根據Podcast產業內不同業者估計,像周立涵這樣固定收聽的人口,保守推估有一百萬,樂觀則上看一百八十萬,已相當於廣播收聽人口的四二%。

雖然比起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天天看YouTube,或台灣有線電視訂閱戶仍近五百萬,Podcast只是崛起中的新媒體,但,小眾的威力卻不小。

走進床墊、寢具品牌「眠豆腐」位在桃園蘆竹的物流倉儲,員工們趕著出貨, 為的是盡快消化今年五月在《股癌》等Podcast節目廣告後爆量排隊的訂單,該品牌部分商品甚至賣到缺貨。工作人員透露,五月至今,該倉庫平均單日出貨量平均比過去成長三成,甚至曾成長逾一倍。
近一年人氣急速攀升、被視為台灣Podcast界三巨頭的們趕著出貨, 為的是盡快消化今年五月在《股癌》等Podcast節目廣告後爆量排隊的訂單,該品牌部分商品甚至賣到缺貨。工作人員透露,五月至今,該倉庫平均單日出貨量平均比過去成長三成,甚至曾成長逾一倍。

近一年人氣急速攀升、被視為台灣Podcast界三巨頭的Podcaster(指Podcast創作者):《百靈果》、《股癌》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三組人馬的單月收聽人次均已破百萬,相當於許多百萬訂閱數YouTuber的每月影片觀看人次。

「以前搶眼球注意力,現在搶耳朵」
聊天頻道受歡迎,它給的是長時間陪伴


這三巨頭每集廣告價碼可達二十萬至三十萬,包括酒商軒尼詩、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也都來置入。聲音廣告代理商瑞迪廣告估計,今年才起步的台灣Podcast廣告投放規模,已可達約五千萬。

究竟,這逐漸攻占人們耳朵的聲音浪潮,魅力何在?

論形式,Podcast比廣播更自由。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聲音版的YouTube(以下簡稱YT)」,使用者透過網路可隨時點選想聽的任一集節目,不受限於播出時段限制。「它把選擇內容的權力還給聽眾,」提供節目上架、金流、聽眾互動等服務的Podcast系統商Firstory執行長于子軒分析。

論內容,它比廣播和YT更分眾。

它不被電台有限的頻譜限制,而沒有影像雖是缺點,卻也是優點。降低進入門檻,讓許多缺乏畫面、未必適合以影像呈現的主題,如法律知識、科技評論,也都冒出頭。

邊開車邊聽,陪伴型新媒體崛起


▲Podcast已成為許多人日常開車通勤、運動、做家事的背景音,是滲透、陪伴型的新媒體。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17期

本文摘錄自‎

從一張缺貨廣告訂單 解碼耳朵注意力戰場

商業周刊

2020/第17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