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舖師之女如何重振辦桌文化?

服務一點訣:蝦皮辦尾牙、台大畢業宴筵席找它


婚宴會館崛起,辦桌快速由盛轉衰,來自台北新店的豆腐師辦桌第三代黃嘉郁,卻透過飯店的一條龍服務、社群媒體操作,讓沒落的家業,反轉成能年辦百場辦桌。

文—張方毓 攝影—謝佩穎

你有想過,慶祝三十歲的生日派對,也可以辦桌嗎?

近期,在年輕人之間掀起一股「辦桌文藝復興」熱潮,紅白頂棚、塑膠椅凳、直接在廟埕開吃的傳統辦桌,在台式復古潮流影響下,搖身一變成Z世代辦婚禮、生日party的最潮選項。甚至,即便沒有任何節日,許多年輕人用揪團方式湊桌數,只為吃到辦桌。

而這些新興辦桌背後,幾乎都可看到「豆腐師辦桌」的身影。

豆腐師辦桌是源自台北新店、一九四九年就成立的老字號辦桌業者,除了圓許多年輕人的復古辦桌夢,也長期幫台大辦全校畢業生筵席,還曾替蝦皮辦尾牙。


▲黃嘉郁(右)負責打造品牌並與客人溝通流程,總鋪師則是父親黃謀遠(左)。

小檔案 黃嘉郁
出生/1988年
現職/豆腐師辦桌行政總監
學歷/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
經歷/康橋國際學校營養師、王朝大酒店(現茹曦酒店)宴會廳業務
給服務業的一句話/服務業是台灣人情味的典範,我們都是有溫度的人。

營養師女兒打造豆腐師品牌

很難想像,現在每年有百場辦桌的豆腐師,其實在十年前,曾經歷平均每個月只有一場筵席可做的低谷。

再起的關鍵,是豆腐師第三代、三十七歲的黃嘉郁返家,將辦桌經營模式與時俱進。

黃嘉郁從小就在一場場馬路上、廟口前的辦桌中長大,趁大人不注意偷吃盤中珍饈是她最大樂趣。但她也記得,高中時期,隨著婚宴會館崛起,辦桌生意一落千丈。到她出社會時,「不是生意比較差,是根本沒生意,」每個月只剩一、兩場。

她一開始並沒想接家業,但在學校擔任營養師時,被主管說服,其實可以回家試著轉型。再加上,她不想看見父親黃謀遠空有一身總鋪師的好手藝,卻無處發揮。

既然傳統客群不來吃辦桌,她心想,何不挖出新客群?她設計logo、制服,和父親合想出豆腐師這個名號,一五年設立臉書粉絲專頁,跳脫過去辦桌客群只來自廟宇、客人之間口耳相傳,要吸引全新客群。同時,她也自辦母親節辦桌活動,透過認識的學弟妹介紹,打進大學辦桌新市場。

「當時沒有辦桌的人在做粉專的,」一些想重溫兒時記憶,或是想辦與眾不同婚宴的新人開始找上門來。

融合飯店一條龍服務

近年,台式復古美學風行,一群年輕人在霓虹燈舞台車上大唱卡拉OK,從大橘桶裡拿冰涼啤酒暢飲,被寫上社群網站後,吸引更多人想體驗辦桌,豆腐師今年至今已辦三場年輕人辦桌。

「大家會怕辦桌,主要是因為有太多東西要克服了,」黃嘉郁表示,「我要找場地、音響、主持人、酒水,什麼東西都是我的事,現在的人這麼忙碌, 我去宴會廳多方便啊。」

過去,一場完整的辦桌,總鋪師只負責餐食,桌椅、棚架、表演都由請客的人自己去找,「反過來說,要鼓勵大家吃辦桌,就是要解決你會遇到的所有問題,提高你的意願。」

實際上,為了將家業升級,黃嘉郁做了準備,返家前曾到王朝大酒店擔任業務,學習如何幫客人解決問題。

回家後,她擔起替客人提供諮詢的工作。例如,她知道現在新人很重視活動與流程,就會主動詢問是否有敬酒、新娘要換幾套禮服等流程,進而跟廚房協調上菜時間點,「現在我們阿姨都知道要看我的眼神,說可以收才可以收,說能上菜才能上菜。」

新人一年前就想確定宴客菜單,對於總是在宴席當天依食材品質、成本才採買的總鋪師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黃嘉郁也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說服父親先開個大致的菜單,後續再來微調。

辦桌雖然較經濟實惠,但也充滿變數。黃嘉郁深知客人會對陌生的場地充滿不安,因此討論時就主動提點「辦在這個場地要注意ABCDE項問題,」讓客人產生信任感。

她也根據不同客群需求提供建議。辦美式婚禮的人重視美感,裝飾要簡約大方,小玻璃瓶裡插一朵花即可,果汁要倒在玻璃瓶裡;想辦台式婚禮的人喜歡愈接地氣愈好,經典芭樂汁、柳橙汁是標配。

而辦給年輕人的宴席絕不能放紅蟳米糕這道菜,因為年輕人吃慣好食用的,覺得吃紅蟳很麻煩,最後都浪費掉,反而是換成沒刺、一挖就能吃的干貝酥鰻米糕,賓客很捧場。「客人在意的,都是這些小細節,」黃嘉郁表示。

因為總鋪師能夠在各種場地配電烹煮,客人即便借到環境優美的場地,價格也能比飯店實惠,服務卻又比傳統辦桌好,也讓豆腐師辦桌開始有口碑。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想做的事情爸爸想不想跟上,」黃嘉郁笑說,「『哩哩叩叩』的事情愈來愈多,但他發現做這些事情,客人買單,他也就能接受。」

黃嘉郁的最新計劃,則是把辦桌包裝成體驗型商品,讓更多客人可以消費體驗。


▲黃嘉郁為翻轉大眾認為辦桌不衛生的印象,要求「水腳」要戴手套、口罩。

辦活動,散客也能體驗辦桌

她發現,許多人透過網路認識豆腐師,但礙於人數太少,沒辦法吃辦桌。她發起「復刻辦桌」活動,舞台車、跑場歌手、冰涼啤酒等台式元素放滿,不限人數都可以報名。出乎她意料,去年十月一開放報名,三十六桌名額快速秒殺。

於是她今年五月擴大規模,將連續辦兩場復刻辦桌,並且以親子同樂、喝酒狂歡為不同主題。

「辦桌的熱鬧氛圍無可取代,小孩子在旁邊亂跑,繞著大橘桶玩冰塊,就算旁邊不是親朋好友,你也會跟隔壁聊起來,這就是辦桌能把人跟人距離拉很近的渲染力,」她感性地說。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也有人像黃嘉郁,雖然不在風口上,產業早已沒落,卻仍在夾縫中找機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5/4月 第821期

本文摘錄自‎

總舖師之女如何重振辦桌文化?

天下雜誌

2025/4月 第8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