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減退是正常現象?如何激活大腦
wake up your BRAIN 30、40歲罹患失智少之又少,但也不是不無可能,面對經常性的失憶狀態,你是否懷疑自己是早期失智?還是只是記憶力減退? editor yvonne wang, illustrator Summerise 大腦也像身體其他部位的器官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老化,所以當你有輕微的健忘和思維變慢是正常的。但專家表示,真正的記憶喪失,是那種擾亂你日常生活的失憶,出現在你人生的任何階段,就都不正常,所以,我們能接受的正常現象,便是記憶力減退。
記憶力減退的真實情況 記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義,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兼行為神經病學和神經精神病學部門的醫學主任博士Georges Naasan說道:「『情景記憶』幫助你記住生活中的重要經歷,而『語義記憶』則將事實鞏固在你的大腦中。另一方面,『程序記憶』讓身體無需停下來思考如何去做就能完成一項任務,同時,『工作記憶』只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儲存資訊。」 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神經心理學家、神經病學臨床副教授Erica Dawson博士說:「『記憶力減退』這個術語含義過於寬泛,當人們抱怨『記憶力減退』時,常常會將自己的症狀與其他密切相關的認知功能混為一談。有些病人會說,『我記不清鑰匙放哪兒了,所以才記性不好。』但他們描述的其實是注意力問題。有時他們會告訴我,『我想不出合適的詞。』這就是語言障礙。有很多潛在原因可能導致你苦苦掙扎於那些通常被歸類為『記憶力差』的問題,而這些原因並非值得讓你過度擔憂。」想讓大腦充滿活力,只需要多休息即可。如果你一直覺得大腦渾渾的、黏糊糊的,那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作祟。以下是一些需要你去看醫生的危險信號。
壓力驟增會有健忘產生 巨大的壓力會改變大腦中負責鞏固、儲存和檢索記憶的區域;更會削弱注意力和專注力,雖不會讓真正的記憶力衰退,但它會讓你感覺更健忘、茫然或思緒混亂。這就類似於電腦在瀏覽器中打開太多標籤頁時,出現了故障並過熱的情況。神經病學教授Dawson博士表示,長期或沉重的壓力,是造成年輕患者思維與記憶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這種程度的壓力被忽視或壓抑,就可能導致焦慮症或憂鬱症等心理問題。紐約威爾康奈爾大學記憶障礙和認知神經病學部門主任Sonja Blum博士表示:「沉重或長期的壓力會讓人感覺認知崩潰。」情緒壓力通常與生活中的正面或負面變 化有關,這些變化迫使你過度勞累。例如,初為人母後休息不足、痛失親人、因經濟困難而加班,或為了一份重要的工作而舉家搬遷到新城市生活。 Blum博士甚至表示:「皮質醇在急性壓力下會快速飆升,有助於大腦處理和保留記憶,以便日後提取。」但她解釋說,在慢性壓力或未經治療的焦慮或憂鬱情況下,持續升高的皮質醇會引發海馬體(大腦的記憶中心)功能障礙。Blum博士表示:儘管如此,正確的自我照護和心理諮商師的支持,可以幫助思維恢復到正常水平。
睡眠問題也會影響記憶力 如果你白天總是感到疲勞,並且覺得記憶力下降或大腦混亂,那麼就值得探究這些症狀是否有關聯。Blum博士表示 :睡眠不足或睡眠時間過長會直接干擾記憶力。她說:「我們常常把睡眠看作是大腦的『保存』按鈕。大腦在夜間進行大量活動,幫助鞏固我們白天學到的信息。在深度睡眠期間,大腦還會進行許多重要的維護工作,例如清除可能增加神經系統疾病風險的有毒廢物和細胞垃圾。」Dawson博士表示,大多數人每晚需要7到9小時的優質休息,如果睡眠時間已達到這個範圍,但仍然經常感到疲憊和健忘,就必須請醫師解決是否睡眠障礙。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睡眠障礙並不容易。Blum博士說:「即使是輕微的未經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失眠,也會感覺認知能力下降,並導致記憶力受損。」除了注意力和短期記憶力下降外,睡眠障礙的症狀還包括白天打瞌睡、入睡困難或難以保持睡眠、睡眠時打鼾或喘氣、醒來時口乾以及在床上感到身體不安。Blum博士說:「確保充足的睡眠是大腦健康的首要任務。」
摔倒或受傷導致精神狀態不濟 如果你最近撞到了頭,像是從騎自行車沒戴安全帽摔下來,或者在拖地時滑倒,不要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即使你只是有點酸痛。如果在跌倒後已經幾天到幾週,出現記憶力下降、難以集中注意力、思維混亂或定向障礙等症狀,請立即就醫。輕度創傷性腦損傷對認知的影響可能很細微,但會一直持續存在讓你產生記憶力不好的情況是有可能的。如果你在跌倒和/或受傷後沒有失去意識,通常很難將這個影響聯繫起來。Blum博士說:「人們可能會低估頭部撞擊的影響,無論是否有記憶力問題,跌倒後的頭痛、疲勞、言語障礙和頭暈都是需要注意的身體症狀。」任何「輕度」腦損傷,可能會暫時影響神經功能,醫生仔細的評估檢查可以確保大腦附近或內部沒有嚴重的瘀傷、組織撕裂、出血或其他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副作用或健康併發症的損傷。
記憶問題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其他健康問題也會影響記憶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像是代謝性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營養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12)、物質濫用、病毒感染後疾病(例如長期新冠)、慢性疼痛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都可能是罪魁禍首,而且每種疾病都可能引發獨特的症狀。只要健康問題導致了你錯過帳單支付,或者忘記這個、忘記那個,都會被你誤以為是因為年齡增長而變得更加明顯。記住,隨著年紀增長並不應該意味著你一定會忘東忘西、難以與人交流,或在熟悉的地方感到困惑。一旦這些症狀已經頻繁到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神經科醫生就更有可能懷疑你患有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腦部疾病。年齡是這些診斷中最重要的因素:大多數的阿茲海默症病例雖然發生在70歲以上的人身上,但是三四十歲的人也並非不可能。
如何激活大腦活力 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增加從事嗜好的頻率,例如填字遊戲、玩棋盤遊戲、樂器或閱讀報紙,可以減少老年人的認知障礙和憂鬱症狀。換句話說,這同樣也有利於你(年輕人)的整體健康。練習不僅能提高你完成任務的速度,還能提高準確性。研究理論認為,當你第一次嘗試一項活動時,大腦的特定區域會被激活來幫助你完成任務;這可以創建新的神經通路,因為大腦會將所有這些新資訊儲存在記憶中,並隨著不斷練習,持續提升認知過程,因為此時髓鞘(包裹神經的蛋白質層)會變厚,更豐滿的髓鞘可以幫助大腦更有效地傳遞和處理訊息。無論你決定參加烹飪課還是學習第二外語,嘗試一個真正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新嗜好。你為保護大腦所做的一切,都會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記憶力減退是正常現象?如何激活大腦
VOGUE
2025/7月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