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燠熱 狗狗貓貓要注意


酷暑燠熱 活潑狗狗要注意


氣候變遷促使極端氣候加劇,連日的酷暑高溫,主人除了自己消暑外,記得幫身邊的毛孩一起消暑,因為悶熱的氣候對毛孩特別不友善。專業的臨床獸醫師鄧如意為大家剖析常見夏天的疾病有哪些。

夏季常見疾病有哪些?


中暑(熱衰竭)

狗狗因生理結構身披被毛,只憑靠舌頭和腳掌肉墊來散熱,因此比人類更不耐熱。而當今夏季的室內溫度常常落在攝氏30度上下且通風不順暢,即使寵物待在室內也可能中暑。常見的短吻犬,例如法國鬥牛犬、巴哥等犬種因上呼吸道狹窄,排熱功能較差,特別容易中暑。

日射病

大熱天時,動物在太陽下曝曬造成體溫快速上升,也常見於現在炎熱的季節,因此帶毛孩外出要多加注意天氣。

腸胃炎

常因天熱導致食物不潔或是飲水變質,當狗狗食用後就會引發腸胃炎;另外天熱,狗狗出現食慾不振、空腹時胃液逆流引起嘔吐的症狀。

皮膚炎

狗狗在潮溼悶熱的夏天常引發的皮膚病包括外寄生蟲感染、異位性皮膚炎、細菌性皮膚炎和皮黴菌症。


01.胃腸炎可導致腹瀉、嘔吐、精神萎靡、腹部疼痛和絞痛等。
02.定期給予內外驅蟲藥,可避免寄生蟲叮咬。

狗狗會出現哪些症狀?


1.中暑(熱衰竭)與日射病

避免狗狗中暑,就必須保持室內通風,且室溫要控制在26度左右才合宜,並讓他們自由活動,而且提供充足的水分。當他們體溫上升,會開始出現焦慮、流涎、呼吸急促、開口喘氣等症狀,就代表中暑症狀!此時體溫再上升,症狀嚴重至黏膜發紺、呼吸窘迫、抽搐虛脫時,如果未即時處理會導致中樞神經損害而死亡。

2.腸胃炎

胃腸炎即胃腸道的發炎,是胃腸黏膜表層及黏膜下深層組織重度發炎的統稱,可導致腹瀉、嘔吐、精神萎靡、腹部疼痛和絞痛等。

3.皮膚炎

常見症狀為搔癢、皮屑、起疹子、皮膚紅腫、疼痛等,嚴重時導致皮膚滲出黏液、掉毛,有時狗狗過度搔抓而導致皮膚持續潰爛。另外寄生蟲也可能引起血液的疾病,例如艾利希體、焦蟲症、萊姆病等,不可不慎重待之。

平時該如何預防?


中暑(熱衰竭)與日射病:先迅速將狗狗移離高溫環境,讓他們到陰涼處休息,可將後肢墊高以增加腦部血液灌流,再用冷水噴撒狗狗,並一邊搧風一邊以溼冷毛巾擦拭等幫助散熱,若狗狗意識清楚,可給予水分舔食,若他們意識不清楚,不要強行灌飲以免嗆到,應迅速送醫治療。

腸胃炎:急性期若持續嘔吐應禁食6-8小時,使腸道休息等停止嘔吐後可提供少量水分,待喝水後沒再嘔吐給予低纖維、易消化的食物。若寵物持續嘔吐腹瀉超過12小時,就得儘速就醫。

皮膚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為狗狗洗澡清潔,去除毛孩皮膚上的灰塵、過敏原和多餘的皮脂,預防細菌和黴菌或寄生蟲的滋生。大多數犬類每月洗澡一至兩次即可,因為過於頻繁洗澡可能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層,導致皮膚乾燥和敏感。並定期給予內外驅蟲藥,可避免寄生蟲叮咬。

呼籲飼主的話


毛小孩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員,他們的存在與我們的福祉息息相關。毛孩不僅療癒人心且拉進家庭和諧,我們也必須承擔起責任與擔當,關愛毛孩,任何事情都不容大意忽視。

在飼養毛孩之前,主人需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狀況及需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合理的飼養寵物並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且定期清潔、除蟲及接種疫苗措施等。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毛孩的健康和福利,祝各位毛孩能夠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


熱氣蒸騰沉默貓貓要當心


全球天氣變化異常,台灣的夏天也越來越炎熱,不但對人類是個很大的負擔,對毛小孩也是一大挑戰。看診的飼主經常好奇地詢問獸醫師,如此炙熱的天氣對貓咪會有什麼影響,這次邀請許祖誠獸醫師為我們解析!

夏季常見疾病有哪些?


夏天是蚊蟲大量孳生的季節,溫度越高,蚊子和跳蚤孵化的速度也越快。蚊子往往都是在貓咪睡覺時偷偷叮咬,進而傳播心絲蟲導致貓咪過敏、生病等等。跳蚤問題是門診常見的案例,跳蚤會傳染腸道寄生蟲(絛蟲)、血液寄生蟲,還可能讓貓咪引發跳蚤過敏性,甚至是人畜共通疾病–貓抓熱。

夏天也是食物最容易壞掉的時候。尤其是含水量高的食物,像是罐頭、鮮食等等。高溫也可能讓乾飼料裡頭的油脂變質讓貓咪拒吃飼料。

最後,天氣熱不只是人會中暑,貓咪也會中暑!特別是空氣不流通又悶熱的環境,對扁臉貓風險更高。根據臨床經驗,許多貓咪因為熱衰竭送醫,大多都是洗澡後烘毛不小心烘太久或烘箱溫度設太高,需要多加注意。

貓咪會出現哪些症狀?


跳蚤會讓貓咪有搔癢感,皮膚可能會摸到小結痂,肚皮或下背部會出現毛量稀疏或脫毛情況。如果感染血液寄生蟲,貓咪會變得比較沒精神不愛動、睡覺時間變多、胃口變差、呼吸變快或呼吸比較大力。另外,跳蚤造成腸道寄生蟲,成貓雖然沒有什麼症狀,卻會在貓咪躺過的地方產生像芝麻一樣的小白點。

蚊子也是夏季常見的病媒,他們會造成過敏及心絲蟲感染,通常會於耳背邊緣或鼻樑發現不明的小疹子、膿皰、糜爛和結痂。心絲蟲於貓咪而言,不像狗狗有很明顯的症狀,感染中後期可能會有偶爾氣喘/咳嗽、呼吸比較快/大力,一不注意,貓咪會沒有任何徵兆突然死亡,所以千萬要當心。

至於食物方面,如果濕食沒有馬上吃完,環境悶熱加上細菌汙染,幾小時內可能會變質,等到貓咪吃下去後,可能會出現嘔吐、拉肚子。

平時該如何預防?



夏天太熱的時候,可以開窗搭配循環扇幫助空氣流通,擺放不同類型的水盆也能提高喝水意願,有助於散熱。

很多人以為貓不出門就不會有跳蚤,其實跳蚤會藉由人類身上從外面帶回來。目前市售除蚤藥滴劑效果比防蚤項圈還要好且方便,連續三個月以上就能有效根除環境中的跳蚤。而心絲蟲的預防,唯有定期給予預防藥,推薦像一碇除、全能貓S、寵愛這類特定滴劑產品可以同時處理跳蚤和預防心絲蟲。

食物方面,乾飼料建議買一個月內吃完的量,放在陰涼乾燥處。罐頭開封兩小時內吃完,如果需要冷藏的濕食要密封(保鮮膜/塑膠蓋/保鮮盒),五天內吃完,食盤建議每日清洗以減少細菌孳生。配合貓的天性,建議多餐定量方式,讓貓咪可以在短時間內吃完,若貓咪偏胖,更需要嚴格執行多餐定量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取。


01.感染血液寄生蟲,貓咪會變得比較沒精神不愛動。
02.定期給予預防藥預防心絲蟲。
03.執行多餐定量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取。

呼籲飼主的話


貓咪天性擅長隱藏不舒服,很多病痛初期往往很難察覺到,因此觀察日常行為、食慾及身體的表現很重要。食慾是最簡單的觀察,看到有進食不代表吃得夠,尤其多貓家庭更難察覺。定期量體重是最準確的方式,建議每1至4週測量,可以用行李秤測量裝有貓的外出籠,再扣除空籠重即可得出體重。除了體重,也要觀察貓的呼吸速度與面相,例如呼吸較快、耳朵是否下垂、眼睛微開、鬍鬚前傾或嘴唇緊繃,這些細節可能都是身體不適的警訊。一旦發現異常,請盡早就醫檢查。 閱讀完整內容
HOTPETS 哈寵誌2025/8月 第70期

本文摘錄自‎

酷暑燠熱 狗狗貓貓要注意

HOTPETS 哈寵誌

2025/8月 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