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燙炭香胡椒餅超欠吃

我說過台灣小吃很多都是吃回憶的,像我喜歡的台北胡椒餅,不是大家慣稱的台北胡椒餅四大天王,而是在台北老城區寧夏路的「福州胡椒餅攤」;因為讀書和工作的地緣關係,以前也常吃萬華戲院旁邊的「福州元祖胡椒餅」。基隆老店「正興酥餅店」和宜蘭的「羅東碳烤燒餅店」,都是我喜歡的炭烤貼爐的燒餅店。

撰文:裴偉 文字與資訊整理:林亦君、陳涵茵 攝影:何宗昇 編輯:李秀芬 設計:林若嵐、謝培蓮


▲寧夏夜市的福州胡椒餅攤有2種版本,「赤肉胡椒餅」內餡為瘦三肥一的黃金比例。(50元/個)

我喜歡的台北胡椒餅是開在寧夏路的「福州胡椒餅攤」,這是羽球王子王子維家族開的小吃攤,王子維的爸爸王宗杰,是我高中同學。以前就聽王宗杰說,小學放學後要幫媽媽撿蔥,去膜去葱皮,媽媽才能去洗葱晾乾。即使建中課業壓力很大,他晚上下課後還要送便當給父親吃,偶爾也會幫忙把肉包進麵糰做成尚未烤的胡椒餅。

所以我印象中的胡椒餅就是他家的味道,這種銘記作用,使得後來所有吃到的胡椒餅都要和他家比較。我知道這樣不太公平,但也沒辦法,小吃的口味建立,就是這樣的過程。王宗杰告訴我,他爸爸是福建人,來台灣後一開始在基隆餅店工作,結拜的阿伯在台北圓環做胡椒餅,生意很好,要他爸爸來幫忙,後來還協助他爸爸在大同區寧夏路開了這個攤從一九五○年代做到現在。

現在大家朗朗上口的胡椒餅,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一開始他們叫它「福州餅」,台語唸起來諧音像胡椒餅,於是唸著唸著就在地化了,擺脫了鄉愁的覊絆,福州餅成了胡椒餅。王宗杰還告訴我,一九九三年,他去福建旅遊,找不到胡椒餅,也找不到福州餅,當地叫做「葱肉餅」,和台灣的口味已經不一樣了。

許多小吃,不管來源為何地,都要經過在地化的過程,口味才會生根落地,才會存活下來。王宗杰告訴我,一開始的胡椒餅,中間的餡只有肥肉,沒有瘦肉。後來他爸爸幾經調整,變成現在瘦三肥一的黃金比例,叫做「赤肉胡椒餅」,大受歡迎,後來的胡椒餅店都是赤肉餅,不過因為很多老客人堅持有肥肉才是胡椒餅,所以現在他們家仍然出肥肉版的胡椒餅。

{胡椒餅原本叫 「福州餅」,台語唸起來諧音像胡椒餅,於是福州餅成了胡椒餅。}

福州胡椒餅攤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45號
電話: 0938-270-710
營業時間: 16:00~23:00,週一公休。


▲福州元祖的「胡椒餅」個頭大,內餡肥瘦相間,剛起鍋時超級燙口。(55元/個)

我問王宗杰,這樣的老小吃攤有什麼堅持的地方。他想了一下說:「我家的胡椒餅用老麵。老麵發酵放一桶,新麵放一桶,每次發麵都要用一團老麵加一定比例的麵粉,加水重發。夏天要用冰水,不然溫度高發酵太快麵會變酸,要加鹼水,酸鹼中和,麵才會香。」

我的老同學還告訴我,像他們這樣用老我麵做胡椒餅的店家不多了。現在的胡椒餅,很多都加酥皮,呈現比較鬆軟的口感,可能現代人牙齒不好,或者和過去追求紮實有咬勁的口感經驗不一樣了。王宗杰以前每天早上都要進行調麵的工作,直到麵糰變軟變香發好了,才包肉餡。講到肉餡,名為胡椒餅,胡椒只是其中一樣香料,而且不能多,用多了胡椒,肉餡會糊成一團口感不好。其他料還有五香粉、辣椒粉,他用的是雞心辣椒粉,比較辣味適中,另外就是醬油、鹽和糖。

我同學家的胡椒餅調味比較不辣,我想可能是開在女校旁邊的緣故。他家的肥肉是手切,瘦肉是粗絞,也就是絞成肉丁的狀態,而非細絞。這一點和我愛的另一家萬華的元祖胡椒餅不同。

因為讀書和工作的地緣關係,我第一個工作在《工商時報》,所以以前萬華戲院旁邊的「福州元祖胡椒餅」和我同學家的「福州胡椒餅攤」,是我認為台北最好吃的兩家胡椒餅。

萬華的元祖胡椒餅的赤肉是絞肉餡中加一塊完整的肉丁,讓你有不同的口感,而且調味較辣,較辛口。這是我兩家愛店口味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他們都是貼爐炭烤,所以每次出爐前,攤位門口都大排長龍。

{萬華元祖胡椒餅的赤肉是絞肉餡中加一塊完整肉丁,而且調味較辣、較辛口。}

福州元祖胡椒餅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89巷2弄5號
電話: 02-2308-3075
營業時間: 11:30~17:30


▲「一口酥胡椒餅」外層是酥皮口感,內餡胡椒氣味香濃,入口微辣。(30元/個)

我發現,傳統的胡椒餅專賣店,比較少加酥皮,但以酥餅、葱燒餅為大宗的早餐店,他們的胡椒餅也好吃,但走的就是另一個路線。像我們基隆的老店「正興酥餅店」,從一九五九年在成功陸橋底下的成功市場營業到現在,主要賣甜鹹脆餅、鹹酥餅、甜酥餅、角餅,也就是外省厚燒餅。他家的「一口酥胡椒餅」,個頭比正宗胡椒餅小很多,要兩個才能頂一餐。

不過,這家店只有一口爐,每次平均分配胡椒餅、角餅、鹹酥餅和甜酥餅,產量有限,甜酥餅和鹹酥餅要烤兩次,產量更少,所以我每次想吃,都要拜託住基隆的同事預訂,才吃得到。現場不一定有,不過以前只有老阿嬤一個人做,現在兩個兒子接棒了,可能產量會多一些。

大家都知道,吃胡椒餅最精彩的部分,是吃剛出爐的餅,熱騰騰的很燙手,先小咬一口,吸吮肉汁,然後再大咬一口,感受餅皮的焦香及咬勁,最後才是肉餡的鹹香辣。但最討厭的也是這部分,你先小咬一口,結果噴汁燙到了嘴巴,又淋得滿身都是肉味,接著,你只得倉皇狼狽的把剩下的兩三口吃完,還吮指回味,收拾殘局。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不過射手座的我常常發生。如果你是吃酥皮的胡椒餅就沒這個問題,因為肉汁已被酥皮吸收,少了燙嘴的樂趣,卻也多了一點安全感,而且,冷了也好吃。買多一點,放烤箱回烤可以當早餐吃。正統胡椒餅不太適合早餐,這種酥皮的可以。

{基隆正興酥餅店的一口酥胡椒餅,個頭比正宗胡椒餅小很多,要兩個才能頂一餐。}

正興酥餅店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成功一路14巷11號
電話: 02-2431-6488
營業時間: 06:20~12:00,週一公休… 閱讀完整內容
鏡週刊2025/9月 第466期

本文摘錄自‎

熱燙炭香胡椒餅超欠吃

鏡週刊

2025/9月 第4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