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剝皮辣椒

畫龍點睛的台灣滋味


從花蓮農田到米其林餐桌,剝皮辣椒見證了台灣飲食文化的演變。它不只是醃漬辣椒,而是一種歷史的累積、一種職人的堅持、一種台灣味的延續。這抹翠綠,閃耀在台灣的飲食江湖中,讓人回味無窮。

文_ 李文娟/ 旅讀(前《非凡大探索》主持人、自媒體《文娟挑食中》創辦人) 圖_ 李文娟/ 旅讀、李智凱/ 旅讀、花岡山、視覺中國 設計_ 李雅婷/ 旅讀


▲©李智凱/ 旅讀

剝皮辣椒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平平無奇的雞湯、蒸肉、皮蛋、豆腐,但凡加了它,就像被仙女棒點過似地清新脫俗了起來,而且這微辣微甜、鹹香撲鼻的小東西,可是台灣獨有的特產,更是觀光客到訪必買的伴手禮。

到底這原本默默無聞的醃漬辣椒,如何從農家廚房的自製小菜,一路躍上高級餐桌,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傳奇,始於一場意外,也承載著職人的執著與創新。

從風災到經典,
剝皮辣椒的起源


三十多年前,花蓮鳳林鎮遭遇颱風,大片青辣椒來不及採收,農民憂心血本無歸。此時,第一家剝皮辣椒創始者──金品醬園的陳秋金先生,靈機一動,回想起當兵時外省同袍分享過的醃漬辣椒。他試驗將辣椒高溫油炸去皮,再浸入特調醬汁,終於研發出風味獨特的剝皮辣椒。

這項發明,不僅讓滯銷辣椒重獲價值,也意外促成了台灣味與異地技藝的融合,剝皮辣椒自此正式登場。金品醬園的老闆更自行研發了全台灣唯一一臺剝皮辣椒機器,加上乾淨的廠房以及嚴格的品管,使得他們家的品牌一度成為台灣剝皮辣椒的代名詞。¬


自迴瀾而生,
剝皮辣椒界的夢幻逸品


隨著剝皮辣椒名聲響亮,花蓮成為這項美味的重鎮,孕育出「百香辣椒」與「橙香辣椒」,肉質厚實,香氣濃郁,成為製作剝皮辣椒的絕佳原料。其中,最難買到的剝皮辣椒非「花崗山剝皮辣椒」莫屬。花崗山的創辦人林承安,原本是銀行員,卻毅然辭職回鄉,繼承阿姨的手藝。他選擇最繁瑣的方式製作──每一根辣椒皆手工剝皮去籽,油炸後不經清水沖洗,以完整保留椒香。這樣的堅持,造就了其獨特的層次風味,饕客形容:「脆中帶嫩,鹹香回甘,餘韻悠長。」

然而人工難請,辣椒只有半年產季,花崗山又堅持小量手工製作,導致剝皮辣椒供不應求,每人到店面限購一罐,還常常沒貨,網路上加價求購者大有人在,堪稱剝皮辣椒界的夢幻逸品,送禮極有面子。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最難訂奢華私廚的招牌菜「剝皮辣椒雞湯」,主廚也是指名用花崗山品牌,更有烹飪老師常備十餘罐在冷凍庫中,由於它不加防腐劑,花崗山剝皮辣椒是以冷凍方式儲存運送,高昂的運費又增加它的尊貴感。


▲每一根辣椒皆手工剝皮去籽, 油炸後不經清水沖洗,以完整保留椒香。


百變剝皮辣椒,
延續辛辣台灣味


剝皮辣椒既可以當醬菜下飯,又能給高級料理提香,進得了廚房、上得了廳堂的特色,也讓它早就飛進尋常百姓家,各大超商、超市架上就有好幾個品牌可供選擇,這次也都買了一起做評比(見表格)。

剝皮辣椒愈來愈受歡迎,市場上也出現各種相關即食料理,包括剝皮辣椒水餃、剝皮辣椒雞湯、剝皮辣椒拌醬等,讓忙碌的現代人能夠更輕鬆享用這道美味。剝皮辣椒的應用範圍近年來不斷持續擴展,從傳統雞湯、拌飯,到剝皮辣椒炒飯、剝皮辣椒義大利麵,甚至甜點店也將其入味,製作鹹甜交織的創意甜點。

這次我們也利用剝皮辣椒製作各種料理,特別是皮蛋最是絕配,試想前菜如果是皮蛋配甜薑片,滋味美則美矣,總予人千篇一律的遺憾。而台北的五星級飯店大師傅,用俐落刀工切細剝皮辣椒搭配松花皮蛋片,剝皮辣椒獨有的微甜鹹香,讓皮蛋醇厚口感更顯深邃,果然成就創意美味。


▲©視覺中國

閱讀完整內容
《旅讀》2025/4月 第158期

本文摘錄自‎

百變剝皮辣椒

《旅讀》

2025/4月 第1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