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嘉義正由一群群在地與返鄉青年創業者,主導一段溫柔而深刻的風格革新。他們或許彼此並不相識,卻為家鄉做著相似的事,從民宿、早午餐、冰果室、無國界料理、港式風味到豆花店,藉由老空間與新靈魂的結合,為嘉義貢獻新舊融合的美好日常。 撰文:童心怡 攝影:鄭祺耀 編輯:呂柏融 設計:林若嵐 謝培蓮 捨不得出門 舒爽耍廢 嘉義市北榮街一角有棟單層木造老宅「弎秋」,外觀靜謐卻自帶氣場。很難想像,它曾是一棟廢墟。民宿主人李素珍與設計師出身的先生陳寶全,原本只是為了替另一間民宿「有春枟宅」尋覓停車場,卻因老屋太過危險,最終決定承租整塊地並砸下逾四百萬元展開幾乎由零開始的徹底改造。重建完工後,原屋主踏入時驚呼:「鬼屋怎麼變成美宅了?」 弎秋的迷人之處,在於細節的堅持,比如牆上刻意保留一小塊無法修復的竹編土牆或老式棉線礙子,讓人貼近九十年前的生活痕跡。老屋格局也同樣被保留,但整體皆以舒適為優先考量,抬高地板以減少濕氣,鋪上榻榻米與懶骨頭營造「躺平」氛圍,壁櫃內還藏有收納行李的空間,讓房間隨時保持整潔。主人還回收老屋拆下的檜木與舊木料,用於窗花與踏墊,讓老物件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鋪上榻榻米的客廳,散發著藺草的香氣,在這裡不論是發呆放空、打開筆電工作,或聽著音樂小酌,都無比享受。
浴室也是一大亮點,半露天設計在白天可引入自然光卻保有隱私。民宿鄰近馬路卻安靜自在,靠的是雙層玻璃窗與百公斤重的電動大門;冰箱也選用靜音款並移到主空間外;這裡沒有電視,取而代之的是黑膠唱片機與藍牙喇叭。李素珍希望旅人能透過音樂回歸古早年代的單純生活,但為了體貼家庭客,她貼心準備投影機,讓孩子看卡通,大人也能放鬆,還意外成為攝影課與古董拍攝的場域,甚至有住客因空間過於舒適,想整天窩在屋裡而取消原定行程。 對我而言,弎秋讓人能在懷舊與現代間自由切換:在窗邊看書、客廳喝咖啡、浴室泡澡,不知不覺就消磨一整天。我建議至少住上兩晚,因為弎秋本身就是嘉義值得停留的「景點」之一。
Achu 弎秋 地址:嘉義市西區北榮街102號 電話:0978-857-610 房價:採包棟制,可住4人,每晚8,000元起。
精緻早午餐 喚醒日常 
▲叉里包的「燻鮭酪梨酸奶醬」(右,385元/份)的炒彩椒與時蔬,吃得到新鮮和美味;「芒果美式」(左,150元/杯)帶有濃郁夏季水果香氣,完美融合芒果的酸甜與咖啡的醇厚。
嘉義市西區有間早午餐店「叉里包」,雖然餐點價格高於在地日常水準,依舊經常座無虛席。無論觀光客或公司行號都想把會議桌搬進來,心甘情願地在咖啡香氣與精緻餐盤中展開新的一天。 店主莊欣茹曾在台北「教父牛排」擔任內場廚師,每天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她身心俱疲,疫情使得餐飲業慢下腳步,她也趁機休息。返鄉嘉義後,她發現當地早午餐市場缺乏精緻選擇,先以餐車起家,靠著炙燒豬五花與特製麵包累積人氣,隨著事業成長,又邀請在雲林工作的妹妹莊欣瑜加入,兩人各自負責內外場。 「每樣都要好吃」是叉里包的核心精神,「招牌叉里包」使用的軟法,以法國麵粉製作,卻保有越南麵包的輕盈口感,搭配蒜頭與香料醃漬的豬五花,經高溫炙燒後逼出油脂香氣,帶點煙燻風味,咬下去蒜香與肉汁同時在口中交融。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餐盤裡的主角與配角沒有一個是冗餘,就連常被遺留的蔬菜,都吃得出脆度與甜味,雞翅也美味到讓人想單點。妹妹莊欣瑜的主場則是飲品,她曾在「湛盧咖啡」工作,專業基礎十分紮實。「芒果美式」加入極微量酒精,使熱帶水果的酸香與咖啡的醇厚完美契合;「黑糖拿鐵」則以綿密奶泡與黑糖香氣,讓人細細啜飲,不願太快結束美好時光,也讓我感受到姐妹分工合作,為嘉義打造出獨特又美好的早午餐體驗。

▲位於噴水圓環旁的「七彩冰果室」,以復古瓷磚牆、玻璃冰櫃、老派招牌字體,散發出獨有的懷舊氣息。
走到中山路噴水圓環附近,開業超過七十年的「七彩冰果室」,則是嘉義的另一種味覺記憶。招牌的台式「焦糖布丁冰」,布丁香甜軟滑,搭配碎冰清涼順口;各種水果牛奶用料實在,不論酪梨、木瓜或綠豆沙牛奶,全都濃稠到吸管插進去能直立不倒。 「冷凍蓮子湯」更是一絕,蓮子入口綿密卻不散化,清涼甜美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若在冬季到訪,別錯過番茄切盤,搭配店家以多種糖混合醬油、薑泥與甘草粉調製的獨門醬料,鹹甜交織,完整詮釋南部獨特的古早味。
叉里包Charlie’s 地址:嘉義市西區新榮路75-3號 電話:05-227-7599 營業時間:09:00~17:00,週三、四公休。
七彩冰果室 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329號 電話:05-227-1953 營業時間:10:00~21:00
實驗性精神 翻玩味蕾 如果想要跳脫雞肉飯與砂鍋魚頭的嘉義日常,店名像是理工科研究室的「好食實驗所」,絕對能帶來全新味覺體驗。主廚簡群祐大學時便投入餐飲業,從飯店西餐學起,也涉獵中餐與亞洲料理;後來他到台東開餐廳,卻因風災毀於一旦, 現實與思鄉的拉扯下,他回到嘉義創業。 「我從小就喜歡玩火。」簡群祐笑說,兒時烤肉的記憶,搭上國際餐飲回歸炭火的趨勢,讓他確信直火才是料理的原始浪漫。他認為台灣料理本身就是融合,他的「實驗所」精神,便是將不同風味與技巧重新組合,不設限、不拘泥,唯一準則就是「好吃」。 好食實驗所的菜單,就像是主廚對外展現的個性名片。豪邁的「成功漁港 鮪魚戰斧」將少見的鮪魚下巴完整上桌,經過長達三十分鐘的煙燻火烤,吃起來外酥內嫩,充滿粗獷的野性滋味, 絕對是招待朋友最有面子的選擇。

▲「成功漁港 鮪魚戰斧」將整塊鮪魚下巴以直火燻烤30分鐘,豪邁中藏著細膩滋味。(399元/份)
對比之下,「坦都里風味鴨胸」則展現主廚細膩一面。以坦都里香料醃漬鴨胸,先煎脆鴨皮,再直火燻烤, 搭配白花椰菜泥與羅旺子醬汁,以及微苦的烤羽衣甘藍,讓熟悉的鴨胸有了異國驚喜。 向童年回憶溫柔致敬的「嘉義特調 燻烤雞胸」,靈感來自主廚的外公外婆曾在市場賣烤雞,他捨棄傳統台式烤雞的酥脆,轉而追求舒肥的軟嫩,撒上馬告增添柑橘香,放涼也一樣美味;最接地氣的「保力達豬上蓋」,發想自勞工朋友愛喝的提神飲料,將保力達作為豬肉醃料,利用高糖分在火烤中產生類似麥芽糖的焦香,搭配黃金泡菜醬汁,吃起來像台式叉燒與烤山豬肉的變奏。 顛覆傳統生魚片吃法的「柑橘冰鑽魚生」,將柑橘冰沙鋪在生魚片上,既保持低溫又帶來爽口滋味,讓魚肉變得更鮮甜;最具挑戰性的「麻藥腦髓」, 借鑑韓式麻藥蛋的醃漬手法,為豬腦去除腥味,讓口感介於豆腐與奶油之間, 嘗起來宛如鵝肝般精緻。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害人害己
好食實驗所 地址:嘉義市東區公明路330號 電話:0926-286-637 營業時間:12:00~14:30、17:30~21:30,週一公休。
講究好食材 連結風土 
▲「 黯然銷魂飯」的叉燒選用究好豬梅花肉,口感滑嫩多汁,刷上獨門醬汁,讓人一口接一口。(168元/份)
在嘉義為數不多的港式餐廳裡,「給給茶記」是獨特的存在,老闆張瑜珊從建設公司轉身,返鄉投入餐飲,她不追求琳瑯滿目的品項,而是用「菠蘿油」與「叉燒飯」兩大主角吸引顧客。菠蘿油的麵包與在地烘焙坊合作,特製出吃起來像脆皮泡芙的口感;內餡奶油也是獨家配方,除了經典鹹奶油,還延伸出靜岡抹茶、玫瑰、阿華田等多元口味。 叉燒飯與雙拼同樣講究,選用究好豬梅花肉及御正童仔雞,經真空按摩與急速冷凍鎖住肉汁,連港、澳朋友都讚不絕口;淋上白飯的醬汁加入八角與茴香提味,讓香氣更有層次;配菜則有白蘿蔔、青江菜與金針菇,在地又親切。對張瑜珊而言,這裡不只是餐廳,更是她與故鄉重新連結的方式,用誠懇食材將台灣與香港的味道揉合出新的模樣。 說起嘉義小吃,除了鹹食,還有最具代表性的甜點豆漿豆花。以手沖吃法打響名號的「嘉義壺豆花」,創辦人游宜恩原本經營露營區,卻因哥哥一句「太安逸」而踏上創業路。他鎖定嘉義獨有的豆漿豆花,用更講究的方式重現家鄉味。豆花選用台南四號與高雄十號黃豆,豆漿以七比一的比例調製,濃度比早餐店厚實,卻又不會過於濃稠。

▲帶有濃郁茶香,結合滑嫩豆花與Q彈芋圓、地瓜圓、粉圓的「經典三圓泰奶豆花」,創造出既熟悉又新穎的甜品體驗。(100元/碗)
游宜恩喜歡的豆花口感介於入口即化與布丁Q彈之間,以二砂與黑糖炒香製作糖水;上桌時會將豆花與湯底分開呈現,客人可先單吃豆花,感受綿密豆香,再依喜好淋上豆漿、糖水或泰奶。 近來意外暴紅的「經典三圓泰奶豆花」,原是游宜恩過去研發的飲品,沒想到與豆花結合後,成為人氣品項。在競爭激烈的嘉義,游宜恩希望讓家鄉獨有的豆漿豆花被更多人知道,一碗小小的甜品,也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給給茶記 地址:嘉義市西區新榮路319、321號1樓 電話:05-227-0300 營業時間:09:00~19:00,週六、日公休。
嘉義壺豆花 地址:嘉義市西區垂楊路402號 電話:05-227-0200 營業時間:13:00~21:30,週二公休…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美好生活座標,定位嘉義
鏡週刊
2025/10月 第47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