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冰淇淋店為自己的服務感到驕傲。在地知名冰店經營者史班努歐洛表示,該店就連提供「雙倍奶油」也免費,「這對羅馬人很重要,是我們的傳統」。 文、攝影/黃雅詩(中央社駐羅馬記者) 
▲在義大利吃冰淇淋,習慣要另外加上鮮奶油。

▲羅馬冰店牆上寫著「鮮奶油免費,因為我們不在米蘭」的標語。
義式冰淇淋Gelato聞名全球,許多遊客走進義大利冰淇淋店,站在動輒數十種口味的櫃台前,常會出現「抉擇障礙」。在義大利買Gelato通常流程如下:第一步先告知店員購買「尺寸」是小、中、大;再來決定要用「餅乾甜筒」(Cono)或「紙杯裝」(Coppetta);之後選擇口味,一般小份可選兩種口味,中、大份可選三至四種口味。
正宗吃法要添上鮮奶油 羅馬堅持免費米蘭要加價 拿到冰淇淋後,店員會問顧客是不是要再加上一坨「鮮奶油」(Panna)。因為台灣習慣吃的冰淇淋內多半已含奶製品,會覺得吃冰額外加鮮奶油很奇怪;但義式Gelato與一般冰淇淋製法不同,多數義大利人認為Gelato加上鮮奶油,不僅可以增加牛奶香味,也能讓口感更溫潤,尤其搭配巧克力、堅果非常對味。 在義大利引爆論戰的反而是「鮮奶油」要不要加價。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加鮮奶油通常免費;在北部商業大城米蘭,加鮮奶油則要收費0.5到0.8歐元(新台幣18至28元),這種地緣差異引爆了另類的「南北戰爭」。 在羅馬一些冰淇淋店內,大剌剌掛起了挑釁標語「加奶油免費,因為我們不在米蘭」。 這句話源自義大利知名漫畫家Zerocalcare的卡通劇集《這個世界無法打敗我》(Questo mondo non mi renderà cattivo))。該劇平常以嘲諷政治主題為主,但某次場景演到主角帶朋友去羅馬吃冰,說出這句「消遣米蘭」的玩笑話,意外爆紅成為話題。
成本增加影響文化 奶油是否免費引發爭議 俄烏戰爭爆發後,牛奶等原物料漲價,Gelato價格節節上升,一公斤大約要25歐元(新台幣889元)。一支小份Gelato從過去2歐元(新台幣71元),漲到3至4歐元,此時許多顧客開始感覺,若鮮奶油還要額外付費成了一種負擔。 但也有許多人跳出來捍衛「使用者付費」概念。研發義式冰淇淋桶的專家波尼尼(Simone Bonini)接受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採訪時表示,顧客認為在冰淇淋店要求額外加什麼都該免費,但是當人們光顧其他餐廳或商店,額外服務都是要收費的,「免費奶油引發爭議,象徵義大利冰淇淋業與公眾溝通技巧不良」。 波尼尼甚至認為,不同口味冰淇淋因為原料價格差別,也應該有差異化售價。 有些人認為這是商家「反映成本」的必須選項。米蘭冰淇淋名店Baunilla創辦人波嘉(Vittorio Borgia)向義媒表示,在2000年左右,米蘭有幾家冰淇淋店的鮮奶油仍是免費提供的,「但成本增加影響了文化,無論是原料或人工漲價都會提高商業成本,尤其是現在,這些都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波嘉認為,義大利各城市冰店會慢慢發展出自己的文化,例如在他的家鄉、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Palermo),水是免費提供的,但是是從水龍頭裡接出來的水;「而如今在米蘭,我覺得不付錢買奶油變得很奇怪」。

▲義大利冰淇淋店口味琳瑯滿目,許多外國遊客會有選擇障礙。
米蘭主張使用者付費 羅馬人:他們更像商人 羅馬冰淇淋店則為自己的服務感到驕傲。在地知名冰店FataMorgana經營者史班努歐洛(Maria Agnese Spagnuolo)向媒體表示,該店就連提供「雙倍奶油」也免費,「這對羅馬人很重要,是我們的傳統,雖然很難追溯起源,但現況就是如此」。雙倍是指不只在冰淇淋上方加奶油,在餅乾甜筒內部也先擠上奶油。 史班努歐洛認為,商家大可把這些額外成本計算在冰淇淋售價內,「在本店就算外帶一公斤冰淇淋,我也會另外贈送100克鮮奶油,或贈送額外的餅乾甜筒」。 羅馬知名冰店Otaleg創辦人拉帝瓊尼(Marco Radicioni)說,羅馬的冰淇淋業者會抱怨成本不斷上升,但因此取消免費鮮奶油簡直是「天方夜譚」;相較之下米蘭商家更懂得精打細算,「他們比我們更像商人」。 拉帝瓊尼的店家位在市中心觀光區,顧客很大部分是外國遊客,他也注意到這個巨大的消費習慣差異。「當我問外國遊客冰淇淋要不要加鮮奶油,他們通常會很困惑問我那是什麼東西,基本上多數外國人都不想加」…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義式冰淇淋就要加奶油 額外收費掀南北戰爭
全球中央
2025/11月 第203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