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訪問台北榮總陳威明院長,他心心念念小時候父親帶他進城吃的沙卡里巴台南點心;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也是台南人,從小住在赤崁樓附近,所以他生活圈的美食比較集中在石精臼附近,我這次去台南,也就很放心的以兩位院長的口袋名單來逛台南,吃美食。 撰文:裴偉 文字與資訊整理:林亦君、陳涵茵 攝影:何宗昇、鄭祺耀、彭仁義 編輯:李秀芬 設計:謝培蓮、林若嵐 裴社長 《鏡週刊》《鏡文學》董事長,因曾任《壹週刊》總編輯兼社長,自此被眾人稱為「社長」。平日吃遍美食,又常向餐廳名廚請教,在《裴社長廚房手記》出版後成為暢銷美食散文作家,目前正在籌備第三本書。
沙卡里巴最高峰曾聚集兩百多家小吃,現在只剩下正中央的美食鐵三角和赤崁樓棺材板仍保留老台南味。 台北榮總陳威明院長懷念的沙卡里巴,後來改稱康樂市場,最高峰曾聚集兩百多家小吃,現在只剩下正中央的美食鐵三角和赤崁樓棺材板仍保留老台南味,其中就有陳院長小時候吃的「榮盛點心」。他家的米糕粒粒分明,軟香不黏口,肉臊不鹹口,加上旗魚鬆,就完成了台南人走到哪裡都心心念念的米糕。 我口不停蹄地一面吃一面問。原來榮盛早在一九三六年就在康樂市場開張。第一代老闆郭老得、第二代郭天順,傳到現在是綽號「米糕」的郭漢章,和姐夫黃安基一起經營這家老店。每一家老店都有傳承的艱辛,郭漢章的爸爸是嚴父兼嚴師,當年只要一走進沙卡里巴,從市場頭到市場尾都可以聽到爸爸駡兒子的聲音,他笑稱:「我做米糕的功夫算是被罵出來的。」

▲刻意選用上一季舊糯米的「米糕」,蒸得粒粒分明,淋上香菇肉臊、放上魚鬆,再配一個滷蛋,就是最幸福的午餐。(米糕60元/小碗、滷鴨蛋15元/顆)
另一個陳威明院長小時候在沙卡里巴吃的點心是蝦仁肉圓。我在沙卡里巴已經找不到肉圓,最後在保安宮附近找到「茂雄蝦仁肉圓」,是從沙卡里巴搬遷岀來的。根據王浩一先生寫的《慢食府城》,王浩一說蝦仁肉圓起源於沙卡里巴葉華堂先生。而葉茂雄是葉華堂的兒子,這樣說起來,我找對了店。 雖然頂著府城蝦仁肉圓創始店的光環,但這家店並不起眼也沒有多少座位,就是路邊攤感覺,這樣也很好。現在是第三代的兄妹掌店,哥哥葉卜榮已經接手二十多年。他自嘲手感差,包的肉圓就是沒有媽媽跟妹妹漂亮。我吃了一口,蒸出來的肉圓粉皮軟糯粉彈,滿口蝦味爆漿,簡直鮮到爆。對了,這家店的老闆葉卜榮,在學校的綽號是「肉圓」,榮盛點心那位叫米糕。這可能是台南老店傳承者的宿命吧。
榮盛點心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271巷康樂市場106、107號(沙卡里巴) 電話:06-220-9545 營業時間:10:30~17:00,賣完為止,不定期公休,公休日會在FB公布。
茂雄蝦仁肉圓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47號 電話:06-228-3458 營業時間:09:30~20:30,賣完為止,週一、二公休。
我絕少承認別的地方會比基隆好吃,但石精臼蚵仔煎真的好,應該是這裡離產地近,蚵仔又大又新鮮。 大家都知道,每次米其林公布名單,台南人總是有話說,永遠有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最佳名單,而且絕對不告訴你。我是外地人,推薦台南小吃,沒有說服力。而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是在地人,他的口袋名單一定有說服力。余院長是台南一中畢業,考上台大醫學系時是當年的狀元。他的台南老家在赤崁樓、石精臼附近,過去是府城平民小吃的聚集地,余院長說他愛的小吃「府城黃家蝦捲」最早就是在石精臼起家。 府城黃家蝦捲經過數次搬遷,最後在西和路上安定下來,無論搬到哪兒,老客人依舊相挺,並在兩年前入選必比登。我先來拿了號碼牌,隔兩小時再回來,座位有了,又等了十五分鐘蝦捲才上桌,後桌的客人就有些不耐煩說等了很久,怎麼蝦捲還沒到?老闆娘回說,沒辦法,按號碼牌送。這可能就是台南人排斥米其林的原因。依照我的觀察,假日動不動要排隊一小時。當地人說,最好先打電話預訂,到時間再來拿。

▲用豬網油包裹蝦仁油炸的「蝦捲」,酥脆鮮美。外帶則用竹葉包裹,每包4到7條,蝦捲不切,用稻稈草繩橫中一綁,古意盎然。(65元/份、2條)

▲貌不驚人的「蚵仔煎」,有獨家肉臊添香,滋味令人驚豔。(70元/份)
那一天我可能是等太久又太波折了,蝦捲上桌,我幾乎泛著淚光用膜拜眼神看著蝦捲。這時候,如果這蝦捲是美名過譽的,很難想像我會說出什麼難聽的話。好在這事沒發生,漫長的等待是有意義的。黃家蝦捲的特色是內餡不含豬肉末,僅用整隻火燒蝦、切碎的高麗菜和青蔥,加入麵糊蝦泥攪拌成為蝦漿,包覆在豬網油中,下鍋炸到外脆裡嫩。豬網油炸過就融化了,功成身退,塑形而不牽拖,成就了全是蝦子的美味。 另外,余忠仁院長說他在石精臼吃過最美味的蚵仔煎,我著實找了一下。發現這家石精臼蚵仔煎現在搬到國華街了,店名仍叫「石精臼蚵仔煎」。我必須說,這家蚵仔煎非常好吃,甚至比基隆廟口的蚵仔煎都好吃,相信我,那麼護基隆的我,絕少承認別的地方會比基隆好吃,但石精臼蚵仔煎真的好,應該是蚵仔的問題,這裡離布袋或東石產地近,蚵仔又大又新鮮。老闆說他的醬汁會再加上肉臊添香,這是他的特色,別家店沒有,或許也是美味的原因之一。
府城黃家蝦捲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西和路268號 電話:0900-642-600 營業時間:14:30~19:00,售完為止,週五、六公休。 備註:電話訂餐14:00~18:30
石精臼蚵仔煎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82號 電話:06-223-5679 營業時間:07:00~18:00
一味品的碗粿是米漿混進肉臊滷汁才上蒸籠,難怪碗粿呈現漂亮的深琥珀色,是標準的黑碗粿。 
▲炒得非常乾爽、魚味十足且吃得到厚實口感的「鱔魚意麵乾炒」,大推。(110元/份)
榮總陳威明院長還提到了沙卡里巴鱔魚意麵。同樣的,我在沙卡里巴找不到,朋友要我去水仙宮附近的「黃家鱔魚意麵」試試。這家開在民權路與國華街三角窗處,算是永樂市場附近很有人氣的宵夜小吃,我點了「鱔魚意麵乾炒」和「炒焿鱔魚意麵」兩種,結果,乾炒的鱔魚意麵不錯,鱔魚很厚,吃來爽脆不甜膩,跟我原本的想像不同,下次來還會再點。 吃著鱔魚炒麵,我想起來一件往事。中信金控已故董事長辜濂松也是以前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他為台灣外交做了非常多的貢獻。他告訴我日本人喜歡吃鰻魚,有一次他招待日本官員吃多道鰻魚料理,其中一道他用鱔魚取代鰻魚,當日本人讚不絕口的時候,他就公布謎底,這是台南鱔魚。讓日本人對台灣的漁產品質驚豔。我以前聽他講的時候,心理上無法把鱔魚的味道和鰻魚的味道放在一起聯想。這次在台南吃到鱔魚,魚肉夠厚,完全沒有土味又鮮甜爽脆,確實可以取代鰻魚,辜濂松董事長沒騙我。

▲好料全部隱藏在底下的「碗粿」(前),一定要配一碗虱目魚做的「魚羹」(後)。(皆40元/份)
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的名單中還有碗粿,不過我遍尋石精臼找不到碗粿,只好跑到國華街上吃碗粿。這家「一味品碗粿」傳承自有名的富盛號,二房媳婦吳陳錦秀承接了爺爺吳水木的碗粿與奶奶方美錦的魚羹手藝,開張十二年,以當日準備多少食材就賣多少東西的態度來製作碗粿與魚羹,已經連續四年獲必比登推介。 和老闆娘聊天才知道為什麼台南碗粿叫做「黑碗粿」?原來在蒸碗粿之前已經先淋上肉臊滷汁,在蒸的過程中,滷汁滲進米粿當中,所以挖起來的碗粿有黑醬油色澤。而一味品的碗粿更是米漿混進肉臊滷汁才上蒸籠,難怪碗粿呈現漂亮的深琥珀色,是標準的黑碗粿。我現場吃來,碗粿的口感紮實綿密充滿米香,吃到中間的肉塊或蝦仁或蛋黃時又驚喜連連。吃碗粿還是來台南吃吧!
黃家鱔魚意麵/水仙宮粽葉米糕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44號 電話:06-220-2407 營業時間:16:00~凌晨00:30
一味品碗粿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77號 電話:06-228-8563 營業時間:05:00~17:00,週二公休。
謝家八寶冰的好料在碗底,冰山堆其上,每一匙都像挖寶,冰鄉的做法則是鋪在你面前,大氣坦白。 
▲雖名為「八寶冰」,謝家可以將所有配料all in,把紅豆、綠豆、花生、蓮子、杏仁凍、杏仁粿,全部加好加滿且不加價。(60元/份)
這次到台南,雖然在豔陽下不停吃小吃,但三天旅程,每一天都有一個亮點,就是吃冰。因為台南小吃多集中在宮廟附近,我在台南著實拜了許多廟。第一天我們去了大天后宮,不過拜拜和走路是有價值的,那天從大天后宮旁的巷弄走出來到民族路上,抬頭映入眼簾的就是石精臼點心城的「謝家八寶冰」。 得救了。我從來沒有走路那麼快的,三步做兩步到了冰店,老闆是一位看起來十分斯文的先生。我點了「八寶冰」,而且照美食記者的指示,提醒老闆要加蓮子。原本從事程式設計、從小在攤位幫忙的第二代老闆謝奇璋,也就是我剛剛說的斯文先生,科技男真的有潔癖,我點完冰之後,看老闆不疾不徐的舀料,每一個舀進碗中的食材,都像看藝術品般的端詳,然後在枱前東擦擦西擦擦,一定要窗明几淨。 雖名為「八寶冰」,實際上可選擇所有配料,把紅豆、綠豆、花豆、花生、蓮子、杏仁凍、杏仁粿、圓仔等加好加滿,這些料都是手工製作,蓮子是冰糖熬煮的,鬆軟好吃,必點;圓仔是每日手揉麵糰再切塊,呈現大小不一的四方形,遇冰後更加彈牙。老實說,我那天在謝家連吃兩大碗冰,拍照的時候,攝影記者說他在我臉上看到由心裡笑開到臉上最燦爛的笑容。 第二天,我去了全台首座保生大帝廟「六興境開基開山宮」,為的也是吃冰,因為有名的冰店「冰鄉」的內用座位就在廟前廣場。冰鄉創業於一九七八年,老闆堅持不使用果糖,自熬紅糖與白砂糖水。水果系列的剉冰會隨著產季更換,夏天西瓜、冬天草莓,大家只要上網搜尋就知道他冬天草莓冰的熱潮,快過季時網上一片哀號。

▲冰鄉的招牌是「八寶豆花」,配料有紅豆、綠豆、大豆、麥角、圓仔、芋圓、粉角、硬花生等,豆花是軟嫩滑香的傳統豆花。(60元/份)
我今天來冰鄉,還是吃他的招牌「八寶豆花」和「薑糖番茄」。八寶有紅豆、綠豆、大豆、麥角、圓仔、芋圓、粉角、硬花生等好料,豆花是從黃豆開始自製的傳統豆花。只見老闆在碗中先放豆花再疊上一層剉冰,把八寶配料排在冰上,最後在中間放一些冰屑然後淋上糖水,擺盤很漂亮。 這和謝家八寶冰不同,謝家的好料在碗底,冰山堆其上,每一匙都像挖寶,冰鄉的做法則是鋪在你面前,大氣坦白。當然,他的八寶也是好吃的,豆花上乘。另外我心心念念的是「薑糖番茄」,用醬油膏、糖、薑末、甘草特調的沾醬,讓黑柿番茄的美味升級。你很難想像,鹹甜辛甘的沾料能讓番茄入口後味道幾度翻身。 夜深了,廟前廣場來來往往的年輕人,坐在開山宮前吃冰嘻笑,活力十足,畫面卻一點也不違和。這就是老台南的魅力吧。
冰鄉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60號 電話:06-223-4427 營業時間:12:00~20:00,賣完為止,不定期公休,公休日會在FB上公布。
謝家八寶冰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38號 營業時間:19:00~凌晨00:30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醫界大佬口袋台南小吃
鏡週刊
2025/10月 第47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