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軸帶躍升計畫再奔百年

復建工程歷疫情、戰爭挑戰 千日工期終抵盡頭


阿里山林業鐵路歷史悠久,是臺灣重要觀光景點,近25年卻因地震、颱風屢受重創,導致部分路線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下,先前重新開鑿的42號隧道已完工,預計今(2024)年7月1日可恢復全線通車。未來林業保育署將陸續翻新阿里山林鐵沿線車站、規劃阿里山林鐵支線「眠月線」局部復駛等,將阿里山林鐵百年底蘊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動力。

撰文、攝影╱游昇俯


▲臺灣最高火車站祝山車站去年重新啟用,歷經15年的重建,阿里山林鐵也即將在暑假全線通車。

從日治時期開通、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林業鐵路,是臺灣重要的觀光資源,近年因為九二一地震、莫拉克風災、杜鵑颱風等自然災害,屢遭重創而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規劃復建下,採取環境友善工法、兼顧文資保存與部落諮商,重新開鑿42號隧道。期間經歷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延宕工期,終在去(2023)年底完工,可望今年7月1日全線通車。


▲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影響42號隧道復建工程的人力與施工原料,讓原本就困難的工程更具挑戰。圖為施工人員鋪設枕木。(圖片提供╱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


地震、颱風重創致多次中斷
阿里山林鐵改道再出發


阿里山林鐵開通於1912年,是日治時期為經營阿里山林場而建,今日已轉為客運、遊憩用途。阿里山林鐵主線自嘉義火車站出發至終點站阿里山站,總長71.6公里。除了主線,另有祝山線以及目前停駛的眠月線、規劃為登山步道的水山線等支線。

阿里山林鐵從平地一路攀升,海拔落差超過2,000公尺,沿途歷經熱、暖、溫帶氣候型態,擁有相當豐富林相與生物多樣性,是臺灣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在國內指定、登錄的古蹟、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中,至少11項與阿里山鐵道有關,文化部因此在2019年將其指定為臺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2018年3月10日,是阿里山林鐵滿106歲生日,Google在臺灣、日本及香港的首頁放上紀念動畫祝賀,足見阿里山林鐵在國際的知名度。

然而,近25年來,阿里山林鐵屢次受到天災衝擊,陷入「壞了又修、修了又壞」的迴圈。1999年九二一震災中,阿里山車站嚴重受損,直至2007年才完成重建,眠月線更因此停駛至今;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阿里山林鐵421處災害而停駛,歷經6年修復,原定2015年底全線通車,當年卻遇到強烈颱風杜鵑侵襲,導致十字路站與屏遮那站間的42號隧道發生兩處總長55公尺的大型崩塌,中斷至今。目前阿里山林鐵主線僅行駛嘉義站至十字路站段。

為了避免邊坡過度開發衝擊生態環境,42號隧道復建工程選擇從崩毀的原隧道往山側內縮100公尺,重新開鑿一條新隧道,加上銜接、沿用部分43號隧道,復建總長1,206公尺。從2021年1月起動工,至2023年12月20日完成主體工程,工程耗時近1,100個日曆天。

山區低溫、濃霧成復建挑戰
疫情、烏俄戰爭拉長工期


工程人員在海拔1,600餘公尺的二萬平山區施工,得克服山區低溫及濃霧導致能見度差等惡劣環境,工程中又常遇到湧水、抽坍事件,人員24小時日以繼夜趕工,復建過程備極艱辛。

「隧道側壁整個都是水湧出來,像水簾洞,不是流出來的,是噴出來!」復建工程施作廠商、利德工程公司工地主任李致寬說,水積在開挖面,得動力排水、抽乾才可以繼續施作。

負責42號隧道設計、監造的黎明工程顧問公司監造主任林世芳也指出,隧道地質是砂頁岩互層,節理裂隙多,開挖過程曾遇到大量滲水,必須止水灌漿;裂隙也會造成崩塌,土石崩落抽坍,得清完、做好支撐補強,才能繼續往前開挖。


▲為避免邊坡過度開發衝擊生態環境,42號隧道復建工程從原路線往山側內縮100公尺,開鑿一條新隧道。(圖片提供╱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

李致寬指出,阿里山地屬偏遠、氣候寒冷,願意上工的人不多,本就有缺工現象,工程期間又遇到COVID-19疫情,出工率不佳影響進度;開挖隧道採「鑽炸法」,要使用炸藥預炸再開挖,卻又遇到烏俄戰爭影響,使國內炸藥欠缺,需要的乳膠炸藥買不到,只能用效能較差的水膠炸藥,使得挖修時間又更長,工期比原本預計的900個日曆天多出近200天。

工址地勢陡峭、腹地狹小,機具運輸、動線受限,許多工作仰賴人力。以枕木、鋼軌搬運為例,一根10公尺長鋼軌重達220公斤,至少要4個人共同合作搬運。但2023年底接手軌道鋪設工作的阿里山林鐵道班、奮起湖監工區監工長吳瑋仁仍欣慰地說,許多30歲左右的同仁,就讀國中時就知道阿里山鐵路中斷,對於參與林鐵接通深具使命感且與有榮焉。


▲阿里山林鐵全線海拔落差超過2,000公尺,沿線林相豐富,是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選擇環境友善方案復建隧道
經環評、文資審議及部落諮商動工


42號隧道復建工程設計之初,曾考慮搭橋橫跨崩塌區、於崩塌區域重建明隧道,以及內縮新建隧道3種復建方式,前兩種方案可以讓遊客欣賞到阿里山區壯麗峽谷景觀,但對邊坡地質擾動太大,且容易受天候影響再次中斷,因此決定以內縮新建隧道方式復建。

林業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技正連祥益說,42號隧道沒有通達道路,為了工程再開一個施工便道對環境衝擊很大,工程因此拆除既有1.3公里軌道,讓廠商可以運輸材料機具進入;起初環評要求將開挖土方運下山,因會增加台18線交通、空汙壓力,也改以莫拉克風災崩塌區域堆置土方,將3.8萬立方公尺土方就地回填,再作水保、植生,如此有助邊坡穩定,更友善環境。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指出,42號隧道是國內少見經過環評程序的交通設施復建工程,且因阿里山林鐵全線均屬國家重要文化景觀,還經過文化資產審議,阿里山區是原住民鄒族傳統領域,即使隧道復建不需要依《原住民族基本法》與部落諮商,但林業保育署為了尊重部落,仍善盡溝通取得同意。他說,隧道工程耗時近3年,但林業保育署早從2018年起、先用3年時間完成這三項程序,前後總計6年。

竣工的42號隧道西洞口牆面邀請鄒族來吉部落藝術家不舞‧阿古亞那(Pu-u Akuyana)彩繪創作,不舞以鮮明的橘、紅、黃色描繪部落吉祥物山豬、象徵家園的孤挺花與熱情的向日葵,還有藍色的雙手在捏陶,陶中有年輕夫婦與新生兒形象。

不舞的創作發想自多年前紐西蘭青年魯本(Reuben Tchernegovski)獨自到阿里山旅行失蹤,陶藝家父親費爾(Phil Tchernegovski)數度來臺尋子的故事。

林鐵及文資處處長黃妙修說,費爾尋子認識很多鄒族朋友,有對夫妻邀費爾將手放在孕妻肚子上感受胎兒跳動,讓他感受到許多的愛,不舞藉此創作,詮釋跨越族群、國籍的愛,撫慰喪子的傷痛,獲得新生,也象徵隧道復建獲得重生。


▲新建的42隧道西洞口牆面邀請鄒族來吉部落藝術家不舞‧阿古亞那(Pu-u Akuyana)彩繪創作,以鮮豔色彩及新生兒形象,象徵隧道復建獲得重生。(圖片提供╱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

閱讀完整內容
豐年2024/6月 第7405期

本文摘錄自‎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軸帶躍升計畫再奔百年

豐年

2024/6月 第74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