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7期
通訊軟體LINE近期被傳無預警刪除大量用戶帳號,但標準不明、無法補救,引發反彈。不透明的停權機制,不但有損用戶權益,更牴觸相關法規,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管。
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7期
在巴黎世家、Nike等國際品牌的廠區,都有台灣電動自行車生力軍的身影。成立僅四年的易快(EQUICK),緊抓減碳商機、與潮牌聯名,今年有望轉虧為盈。
商業周刊 2025/4月 第1952期
要說全球現在最不怕川普關稅重拳的國家,當屬美中貿易戰的頭號犧牲者——中國。中國在事發隔天就率先宣布會以同等稅率報復,將對美國商品也課徵34%關稅。中國為何還敢如此理直氣壯?
先探投資週刊 2025/4月 第 2347期
美國針對全球各國發動無差別關稅戰,全球經貿陸續按下暫停鍵,PIMCO、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全面示警降評美股,系統性風險正在快速上升中…
先探投資週刊 2025/4月 第 2347期
面對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大刀,全球股市慘遭重創,台灣已啟動第九次國安基金護盤,市場期待護盤常勝軍助力台股加速落底帶動反彈…
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7期
全球股市因對等關稅而大幅下挫,消費者對未來通膨的擔憂也快速加溫,更甚者,是一場大規模全球貿易戰的發生機率正在升高,而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也非過慮。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5/4月 第224期
如何運用績效評估來激勵員工,這是許多企業頭疼不已的問題。本文從員工視角來探討,他們如何看待敘述型、數字型、混合型的回饋意見,以及這種看法如何影響激勵效果、改進動力;最後提出4項實用的建議。
《經貿透視》 2025/4月 第665期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能科技發展。透過創新技術、政策引導、智慧能源管理與區域合作,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打造永續智慧城市,重塑全球能源版圖。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5/4月 第224期
生成式AI不僅可以參與文書工作,也能協助經理人思考與決策。若想要將AI真正變成有價值的「智囊」,關鍵在於善用「共同思考」方法,結合AI的分析優勢與人類的創意與判斷力,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經貿透視》 2025/4月 第665期
北卡羅來納州產業多元,金融、製造與科技領域蓬勃發展,電動車和清潔能源產業更展現強勁動能,推動經濟增長。儘管政策變革與勞動力短缺為當地經濟帶來挑戰,對臺灣企業而言,仍是拓展市場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