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讀懂熊彼得:賈伯斯、馬斯克、松下幸之助皆追隨奉行的創新之父
本章首先要介紹熊彼得的思想與本質,主要包含創新、創造性破壞、新組合、企業家、景氣循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社會民主主義這些概念…
新新聞 2025/6月 第1997期
面對川普關稅政策回鍋,台積電以「技術領先、全球產能整合、客戶依賴度高」三大底氣從容應對。2奈米製程與CoWoS等封裝技術全球領先;核心研發仍留台灣,全球布局展現政治風險對沖能力。
理財周刊 2025/6月 第1294期
台股清明節後開盤連3日重摔3900點,經過國安基金進場救援拉抬,總算是填補台股4月股災缺口,本季法人作帳行情力度將更甚於以往,投資人搶搭投信季底作帳的行情列車。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1期
華為正成為中國突破美國科技封鎖、實現科技自主的代名詞。華為是怎麼辦到的?為何能成為黃仁勳口中「中國最可畏的科技公司」?我們需要先了解華為的本質:它不是為了賺錢而存在,而是為了勝過美國。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6期
繼谷歌、微軟之後,亞馬遜也正式宣布落地台灣,雲端服務龍頭將如何拓展業務,又能否如願將軟體思惟與台灣擅長的硬體製造有效整合?
天下雜誌 2025/6月 第825期
30多年來,「寶哥」是每場演唱會、電影首映背後最不起眼的身影,像無聲運轉的齒輪,撐起無數星光閃耀的時刻,照顧明星與所有人。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1期
對沖投資的核心是,透過相反或相關性低的投資來抵消風險,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六月初,韓國總統李在明的當選,再度證明,亞洲國家正大量展開對沖國際政治的布局。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6期
疫情後,台灣的餐飲業面臨嚴峻缺工挑戰,擴大徵人之外,政府定調「留才」為業者首要任務。擁有多品牌的「乾杯」餐飲集團,積極落實培訓、改善待遇與升遷管道,獲得人才市場青睞。
天下雜誌 2025/6月 第825期
在亞洲,談「職人精神」的第一人選是日本經濟大學特聘教授後藤俊夫。但其實,他研究的主題是「長壽企業」。
全球中央 2025/6月 第198期
洛杉磯港是全美最繁忙的港口⋯⋯加州聯邦眾議員賈西亞說,這不是一天的事,幾個月後就可見真章。這會掀起經濟連鎖效應,每個進港的空置貨櫃代表更少工作機會、倉儲與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