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也懂經營顧客 「AI詐騙公司」全面來襲

詐團也懂經營顧客、給情緒價值


文●何佩珊 攝影●程思迪

詐騙產業正因AI而升級,而這傷害的不只是個人,也正影響整個商業世界。

當詐騙集團偽裝成投資公司、保健品牌或科技平台,他們綿密的產業鏈和越加精細的企業化經營,可能比你更能夠讓「客戶」埋單。

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通報統計,自去年八月至今年七月底,台灣累計詐騙財損將近一千二百億元,這個金額與台灣第一大線上零售商momo一年營收相當。且若計入未報案黑數,實際金額預估還遠高於此。


第一招》它像電商,「千人千面」
拚內容行銷、創造專屬體驗攻破你


全球反詐騙聯盟(GASA)報告指出,全球一年詐騙損失超過一兆美元;今年二月《經濟學人》更直接以「詐騙公司」(ScamInc.)為題,形容這是一個龐大且高度複雜的全球性產業。

這個「詐騙公司」不僅國際化,也善於輿情分析,掌握「客戶」動向,還深諳行銷漏斗與分眾經營等行銷獲客手段,知道如何一步步讓人上鉤(見右頁圖)。

AI工具的進化,更讓他們如虎添翼。舉例來說,有了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後,只要敲幾下鍵盤,就能快速產出大量文案和影音素材,可以快速測試,找出轉換率最高的廣告;同樣的事情,你做得到,詐騙集團也可以,而且效率極高,往往被檢舉的內容才下架,新素材又推出了。

不僅如此,詐團也懂私域經營。電商平台會透過所謂「千人千面」,以客製化頁面,創造出消費者願意一再回購的消費體驗;詐騙集團則是會運用廣告或貼文引起注意後,進一步將受害者引導至封閉社團、Line群組或私訊,然後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性和需求,創建不同的角色,開啟對談。

每一場對談背後,都是一套為受害者量身打造的劇本。初期好像只是聊興趣、談生活,看似無害,實則早已被步步誘導進陷阱。

在這個階段,AI可以幫助詐團分析使用者畫像,進而設計出專屬劇本。而且這種為單一客戶量身打造的溝通腳本,其細膩程度可能一般企業都未必能夠做到。


▲刑事警察局預 防科科長林書立在Meta舉辦的打詐論壇上,分享社群小編運用AI,很輕易就將他的照片變成反詐影片,提醒民眾不可大意。

第二招》它用AI當客服,隨時在線省下人力成本,也降低被逮風險

不只如此,詐團還可以運用AI,幫他們大量執行這些腳本,與受害者對話。

長期潛伏在詐騙社群的資安專家表示,只要蒐集群組內的詐團話術,就可以分析出哪些是真人、哪些是詐騙集團,又有哪些是AI。就他所知,詐團確實已經大量使用AI應答。

趨勢科技產品管理部協理沈政彥表示,過去那些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都可以被AI代理人取代。對詐團來說,有了AI當幫手,過往需要向仲介以一萬至兩萬美元,甚至付出更高價才能購買「豬仔」至詐騙園區填充詐騙人力的費用,未來就可以省下了,而且還能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與被逮風險。

第三招》它像電影特效,全都假的
偽裝成你的合夥人、警察與證件


AI深偽技術也成為提高詐團「獲客」成功率的工具。

當AI可以偽造成任何人的聲音跟面貌,眼見不再為憑。

近期台灣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就是要求被害者以視訊做筆錄的假檢警詐騙。畫面裡,從背景到警察、和警察秀出的證件,都是假的。

AI深偽功力的進化,已經不只有個人受害,也陸續傳出有企業遭詐。

例如今年新加坡警方破獲一起企業遭詐案,與去年英國公司Arup香港子公司遭遇的手法相似,都是詐團偽冒跨國企業高階主管召開視訊會議,指示匯款,但與會者卻未察覺到,整場會議中,只有自己是真的。

「AI在接近你,最麻煩的是,你根本就不知道那是AI。」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說。

而且就像你懂得用AI降本增效,這家「詐騙公司」也不遑多讓。趨勢科技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不同於過往製作AI深偽聲音和影像的門檻很高,現在詐團一個月只要不到十美元訂閱費,就可以用一張照片、幾秒鐘音檔,甚至是幾段文字,快速在幾分鐘內產製深偽內容。

過去黑市裡專門為AI深偽打造的那些客製化犯罪工具,如今已變得乏人問津。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發出警告,指AI已經可以破解包括聲紋辨識在內等多數身分認證方式。他並表示對於即將到來的「重大詐騙危機」感到非常擔心。


第四招》它比家人更像家人
提供溫暖關懷攻心,讓你掏出錢來


行銷學談的情感價值,他們也很懂。「你會在颱風天打電話問爸爸好不好嗎?」一名被詐騙者家屬從詐團對話紀錄中發現,這群人比親生兒女的關懷更周到。這也是許多人到最後一刻都無法醒悟的原因。

在銀行櫃檯前,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行員、警察勸阻受害者匯款的情節,甚至,受害者還經常會對勸阻者惡言相向。凱基人壽執行副總經理蘇錦隆表示,他們也曾遇過客戶在台南臨櫃想申請保險解約被勸阻,後來不死心轉往台中臨櫃去辦理的狀況。

「當被騙的人已經下定決心就是要投錢的時候,他把錢轉出去的決心比什麼都強。」林書立說。

更值得憂慮的是,詐團這套攻心術,未來不必仰賴高手傳承。因為就像企業會將獨有知識灌輸給AI,訓練企業的AI大腦;同理,餵入各種詐騙劇本後,AI就成了最強的詐騙老師。

在先前被破獲的詐團基地畫面中,可以看到辦公桌上貼滿各種話術筆記的畫面;但有了AI,對話過程中自動就會跳出提示詞,可以即時指導應答。

面對這樣一個企業化經營的大型情感詐騙集團,該如何應戰?

我們須比過去用更多資源跟心理準備去應戰,不要以為不貪,就能迴避它。

特別是,兩大不公平競爭優勢,正讓這家「詐騙公司」持續奮力成長。

第一,是高額報酬。


■詐騙案大量消耗檢警能量,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先前偵辦受害者超過5千人 的美樂集團詐欺案,文件多到一度放滿整間辦公室地板。

高報酬、不受限制成詐團最強優勢
共同提升它的詐騙成本,才能擊退它


以今年六月偵破的美樂集團詐欺案為例,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指出,該案主要手法是讓被害者初期可以成功出金,先建立信任,再誘騙被害者接續投入更大金額。

總計該案在八個月內,匯出的「誘餌金額」高達八億五千萬元,最終則是騙得一百五十七億元,等於是創造超過十七倍的報酬。他估計,若算入未報案的黑數,倍數還會更高。

第二,詐團不必遵守遊戲規則。

「從警二十幾年,抓了無數的詐騙,我不認為他們比我們聰明,但是我覺得他們的自由度比我們高太多。」刑事警察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執行秘書莊明雄說。這裡的自由度,指的是詐團使用的手段不受限制。

就像檢警若須使用GPS等科技偵查手段,須依法向檢察官及法官聲請搜索票,經核准後方得執行;詐團卻能透過非法購買或盜用個資,輕易掌握被害人行蹤與隱私。

他們有太多手段,可以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對此,能做的除了盡可能提升個人與企業的詐騙免疫力,另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是合力提升對方的詐騙成本。

詐欺既然是一個產業鏈,勢必會追求投資報酬率,「當你把這個成本墊很高的時候,這個(指詐騙集團)就不會存在。」

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指揮官馬士元說。個人要警覺,公部門與商業界也要一起連結,才能防堵這個大怪獸。

詐騙集團很善於製造「斷點」躲避查緝。何謂斷點?舉例來說,一個消費者可能因為點擊了行銷課程廣告,加入該課程粉絲頁,接著被告知,如果進入Line群組,可以得到課程折扣碼與專屬小禮。然後加入群組後發現,裡面的人不只討論行銷話題,也聊虛擬貨幣,就跟著下載了投資App。

上述情節中,每個單點事件都是發生在不同平台的一個斷點,分開來看,這些單點行為都很正常,但如果串聯起來,就是典型的詐騙套路。

在沒有跨界合作的情況下,任何單點都很難及早察覺出問題。實際上,目前幾次成果較顯著的打詐作戰,就是來自跨界聯手。如刑事局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潛在被害人查找計畫」就是一例。

馬士元表示,當檢警或金融端找到一個詐騙帳戶,就可以追蹤該帳戶相關金流往來,進而找出與該帳戶有連結,但還沒報案的其他受害者。

現在,這張防詐網,從法規限制、商業競爭、各機構權責等面向,都存在卡點,需要時間溝通協調。特別是遇到跨國公司如Meta,往往又會更耗時。

但唯有大家一起將這張防詐網織得更密一分,才有機會讓詐團再往後退一點。

這是目前在台灣,最需要被注目的一場世紀「商戰」,對手多變又狡猾,但眾人齊心,絕對有勝利的可能。


▲165堪稱台灣反詐百科全書,其系統可快速協助民眾確認是否進入詐騙網站或接到詐騙來電。

165專線導入AI當「反詐大腦」

力拚讓企業都有專屬165


當你接到不明郵件或電話,懷疑自己可能被詐騙時詐騙產業正因AI而升級,而這傷害的不只是個人,也正影響整個商業世界。,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可以幫助你找到解答。

1年接聽量逾50萬通,165是台灣重要的反詐資料庫,刑事警察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執行秘書莊明雄說:「今年我們稱為165的AI元年。」

詐騙集團正使用AI提升效率,他們也得升級。

第1階段:計畫導入語音轉文字功能。「讓我們同仁不要耳朵聽、眼睛看、嘴巴講、手還要再打。」刑事警察局165股長楊聿軒指出,165每通電話平均要講約220秒,AI可以讓團隊更專注在來電應答。

第2階段:運用AI做到資料庫快速查找,提供建議。刑事警察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秘書吳柏羲表示,接聽165專線很講求經驗,若有專家提示指引,就有機會加速每一通電話的受理速度。在AI協助下,他們可更快找出新的犯罪趨勢,通報給各機構。

第3階段:人機一體,意思是讓AI站在第一線。目前165專線每天接聽的電話量上限約2千至3千通。若AI能協助接聽,同時段可以服務的民眾數量就能夠增加。

最終,他們希望能運用這個AI大腦去輔導各單位建立反詐能力,讓每個企業、組織都有一個「165」。

如果能做到,「我們的打詐速度會很快。」莊明雄說。(文●何佩珊)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68期

本文摘錄自‎

詐團也懂經營顧客「AI詐騙公司」全面來襲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