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也會用」的app,把時間解放給重要的事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82期
新冠疫情一度讓學生在線上課。眾人措手不及時,四季幼兒園早就「超前部署」了。創辦人唐富美在兩年前堅定數位轉型,為了讓家長、教師、學校三方,都能釋放更多的時間資源,兼顧事業與家庭,讓孩子快樂成長,她做了哪些努力?

學會放手、降低期待 獨生子女教養7大心法

【嬰兒與母親】2021年8月號/第538期
在房價、物價齊漲的社會,「兩個孩子恰恰好、三個孩子不嫌少」的口號早已過時,「只生一個」成為現代家庭的新趨勢。不少獨生子女的父母擔心孩子缺乏與兄弟姐妹相處的經驗,會變得任性自私、蠻橫不講理。只有一個小孩應該怎麼教?

認識自己,學習選擇與負責

張老師月刊第522期
如何尋找生涯興趣,發現想讀的科系?這是很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的困惑,而這是成長的階段之一,亦是認識自我的必經過程。剛開始,會很茫然,沒有頭緒,尤其看見身旁同學已經有清楚志向時,可能會讓你更焦慮,這都是正常的反應。

新冠大疫下,家庭工作兩頭燒的母親們

新新聞1787期
在5月疫情突然升高後,台灣首次進入了第三級全國疫情警戒。除了國民外出自肅、企業實施遠距上班、非必要營業場所關閉、購物需配合疫調的實聯制之外,對於有就學、托育需求的家庭來說,最有感的當數無法再將孩子交給學校後安心上班。

孩子成績不好時,這些話請別說…

爸媽不失控,孩子不暴走
你是否曾經不小心脫口而出:「你再說一句試試」、「你永遠都不會改」、「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小心!你已經說出了為人父母的經典NG句!親子教育是在二十世紀末興起的教育觀念。孩子是爸爸與媽媽之間愛的結晶、甜蜜的負荷、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是讓父母又期待又煩惱。

爸媽一定要學的「10 秒鐘罰站藝術」

媽媽寶寶 411期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請孩子去旁邊罰站到底要站多久?畢竟沒有明確的研究數據證明多久的時間才是最有效的,於是許多家長會以時間劃分的方式來做計算,2歲的孩子站2分鐘,3歲的孩子站3分鐘,5歲的孩子站5分鐘,以此類推。

快樂學習,還是要學習!

遠見雜誌418期
家長都為孩子選校困擾過。不管你讓孩子念什麼學校,都不可能完全沒問題。在我看來,現在的私校教育有兩個極端。一種叫做無謂的填鴨和比較,逼小孩在起跑線上多贏幾步也好,打著「精英教育」的名號,其實追求的就是…

孩子人際 陪他突圍

自由時報20210316
面對「人際情感」層面的輔導,一直以來多是棘手。父母遇到孩子人際出問題,往往直覺地詢求師長援助,希冀用老師的身分來「動之以情」,甚至「操之以威」地「命令」學生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