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無人機、輝達攻機器人都有它 正淩怎甩開紅鏈打壓翻身

文●侯良儒、張如嫻
攝影●郭涵羚


仲夏,黃沙遍野的美國亞利桑那,一台藍白相間的無人機,在空中飛行三分鐘半後,盤旋在一戶人家上空,忽然,艙門打開,一個印有「亞馬遜」(Amazon)的包裹,「趴」的一聲、落在前院草坪上,這是電商龍頭亞馬遜,用無人機送貨的真實景況。

你會更訝異的是,這台無人機裡裡外外、超過四十顆的連接器,都是由一家總部位於汐止、擅長利基型連接器的台灣公司——正淩所供應;截至目前,包括一家估值超過新台幣五百億元的美國無人機新創,也是正淩的客戶。


▲桌面一字排開的,就是正淩供應無人機,全部用鋁鎂合金打造、每個僅1個螺絲大小的連接器。

花兩年解決輕量化、防腐鏽挑戰
打進亞馬遜、美國無人機新創


「無人機用的連接器,最重要的,就是要『輕』,」手捏著一個螺絲釘大小的連接器,正淩總經理陳言成向商周解釋。一般連接器的材質,是使用成本相對低廉、加工容易的鋼材,但,在追求輕量化、否則零件太重將侵蝕續航力的無人機,其中的連接器材質,必須改採用只有鋼材重量不到四分之一的鋁鎂合金。

只是,當材質由鋼變鋁,難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加工,由於鋁鎂合金的重量輕、質地軟,因此無法用傳統的金屬沖壓設備加工,必須改用電腦數值控制的CNC機台、用刀具一刀、一刀切削。也因為加工的複雜,一顆無人機的連接器造價達五十美元,是一般連接器的十倍。

再來,是最難、也是正淩卡關最久的,那就是「防鏽」。要知道,無人機可能飛在水面或海邊這些鹽分高的地點,因此包括連接器在內的任何零件,絕對不能被空氣中的鹽份腐鏽,否則,一旦連接器生鏽,電流中斷,無人機就可能墜毀。

為了防「鹽害」,一般做法,就是在連接器表層,電鍍一層防鏽材質,但偏偏,無人機連接器的鋁鎂合金材質,質地太軟,不容易在表面做電鍍,「必須額外找電鍍材料,那時候我們試了超過幾十種配方,才終於鍍成功。」陳言成說。

挑戰還沒結束。他透露,為了證實自家的防鏽工藝,當時正淩的無人機連接器,還被送到美國的實驗室,進行防鹽害檢驗,讓一顆連接器被鹽水日夜噴灑四百個小時,「一般連接器也有這種測試,但測試的時間只要八小時。」

花了超過兩年研發、檢驗,這款連接器才真正交貨到亞馬遜手上。一家本土券商指出,儘管航太級的連接器,僅占正淩營收的三%,但因為該種連接器的毛利率動輒五○%起跳,因此對獲利的貢獻,極有可能超過五%。

據悉,亞馬遜是六年前找上正淩,該公司也因為當時打下的基礎,在一年前打入一家估值逾新台幣五百億元的美國無人機新創,「他們原本是用軍規連接器、交期超過半年,用了我們後,交期不到一個月,價格還低三成!」陳言成說。


▲正淩總經理陳言成笑著說,連接器看似是一種零件,但類型繁多,例如左右展示牆上的壓接式連接器,或是他手上的無人機連接器。

正淩
成立:1986年
董事長:徐季麟
總經理:陳言成(圖)
主要產品:連接器、散熱元件、壓接機台
成績單:2024年營收12.6億元創新高、EPS約2元,打進亞馬遜無人機供應鏈

十人團隊從零打造比指甲小的連接器
攻進人形機器人,毛利比同業多一倍


過去一年,除了無人機的新客戶,正淩在另一項夯科技,更在短時間內斬獲五個客戶,這項科技,就是「AI教父」黃仁勳力捧的上兆美元商機:人形機器人。

目前,包括一家在美國估值超過新台幣一兆元、輝達也注資的人形機器人新創,已委由正淩代工生產一百六十二種不同型號的連接器,由於客戶需求來得又快又急,正淩正在擴建其雲林廠,為該客戶生產一年總量上看三百萬顆的連接器。

如果說,之於連接器,無人機要求的是「輕」,那麼,人形機器人訴求的就是「小」。這點,也同樣讓正淩傷透腦筋。

因為,四肢不能過大的機器人,在搬重物時,必須加大電流、驅動馬達,藉此讓手臂「有力」。然而,傳統連接器的開發邏輯是,電流越大、連接器的體積越大,否則大電流帶來的高溫,將因為散熱面積不夠,最嚴重的情況,恐造成連接器的塑膠融化,最終導致整台人形機器人故障、無法動作。

為了打造又小、又能承受大電流的連接器,正淩的十人機器人團隊,從塑膠材質的選用開始、幾乎從零打造產品,花了超過一年、試了超過十種材質,才終於打造出,最小比一片指甲還要小、用於人形機器人的連接器。

攤開正淩財報,就是靠著這種高技術門檻的產品,為它帶來目前接近四○%、約比同業高出一倍的平均毛利率。

然而,若把時間回撥到二○○八年,它卻是一家毛利率僅一○%出頭、甚至在兩年內虧掉一個股本、情況可以說是風雨飄搖的公司。


▲美電商龍頭亞馬遜的無人機,說明了無人機不僅用在軍事,包括生活消費場景,都有這項科技產品。達志影像-

放棄消費性電子,甩中國低價廝殺
改賣解決方案,躋身輝達供應鏈


當年正淩的主力產品,與多數台灣同業譬如正崴一樣,聚焦需求量大、規格標準化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但,紅色供應鏈崛起後,不斷在成本優勢上超越台廠,導致該市場的連接器市占率,遭陸企蠶食,連蘋果供應鏈也不例外。

○八年接手總經理的陳言成,盤點公司體質後發現,正淩並非每個產品都不賺錢,其起家產品、用於資料中心的壓接式連接器,當時雖然量不大,但幾乎每筆訂單都獲利,於是,他下了一個大膽決策:「放棄消費性電子市場」。

他的策略,是聚焦壓接式連接器,為了擴大需求,他甚至決定產品線延伸到設備。因為他發現,當時客戶工廠裡的連接器插件設備,造價昂貴又難維修,正淩因此投入該項設備的開發,並祭出「買連接器、免費出借設備」的採購方案吸引客戶上門。

但,這個策略,卻引起當時員工反彈,「為什麼要做不是連接器的生意?我們又不懂設備!」加上同一時間,陳言成還要求工程團隊,必須自行設計連接器上的散熱零件、不再仰賴外購,導致正淩短短三年內,有半數員工離職。

「我的想法是,正淩不能限縮在單一個產業,而是客戶需要什麼,我們就要給他們要的『解決方案』,你才能真正跳脫原本的紅海。」陳言成說。

因為他的堅持,讓正淩在三年後拿下以色列交換器公司邁倫科技(Mellanox)的訂單,憑藉的就是其獨步亞洲同業的壓接式連接器,邁倫後來在二○年被輝達購併,正淩也因此躋身現在資本市場人人追捧的輝達供應鏈.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4期

本文摘錄自‎

亞馬遜無人機、輝達攻機器人都有它 正淩怎甩開紅鏈打壓翻身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