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父子怎靠玩賽車制霸
文●林洧楨 攝影●楊文財當無人車、智慧車、新能源車在全球掀起新一波汽車革命下,想在新舊造車勢力夾殺中,殺出重圍,成為車市霸主的致勝關鍵究竟是什麼? 答案,可能不在美國矽谷的創新技術,也不在中國車廠的低價紅海,而是藏在你我都意想不到的古老賽車跑道上。 三月二十一日,豐田汽車(Toyota)台灣總代理商和泰汽車與ROOKIE Racing車隊合作,砸下兩億元打造的GR Garage全球首店,在桃園市龜山區盛大開幕,在日本享有「汽車帝王」稱號的豐田集團會長豐田章男,與其子豐田大輔首次在台灣亮相。先由豐田大輔精彩賽車表演開場,壓軸則是豐田章男駕駛GR Yaris Rally2從車庫中疾馳而出,掀起現場高潮。 只見豐田章男滿場飛奔、甩尾炫技,在場中掀起陣陣白煙的同時,也如同作畫般,在地面上堆疊出毫無規則卻狂野感十足輪胎車痕,隨後他走下車,用一句「打給賀」(大家好)的親切台語問候,讓全場氣氛瞬間嗨到最高點。

▲史上第1次就在台灣!汽車帝王豐田章男(上圖右)與兒子豐田大輔(左)同台,駕駛GR Yaris Rally2拉力賽車甩尾炫技(下圖),就是為了幫豐田ROOKIE Racing車隊與GR Garage合作的海外首店開幕炒熱氣氛。


一度賣輸福斯、遭特斯拉搶走王座 賽車手CEO在賽道上找到情感連結 然而,二○一九年前,豐田不只一度車子賣不贏福斯、退至市場老二;隨後電動車熱潮崛起,豐田又被純電動車崛起論者唱衰,讓投資市場認定其背離時代潮流;二○二○年,豐田連全球汽車業市值冠軍寶座也被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搶走。 那麼這家當時不被看好的車廠,究竟憑什麼逆轉勝? 當多數國際車廠選擇財務或技術專家擔任執行長時,豐田卻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無論是前任社長豐田章男、現任社長佐藤恆治,還是未來社長的熱門人選豐田大輔,他們全都上場駕馭賽車,以實際行動展示了如何透過賽車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豐田大輔接受商周專訪時,闡述了豐田的賽道成功學——賽車不再只是單純的比賽,而是連結車款開發與銷售的關鍵環節。 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實踐者。豐田章男在二○○九年接任社長後,就是力推豐田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和各種耐力賽事的關鍵人物,即使二○二三年轉任會長後,他依然沒卸下首席試車手身分,至今仍堅持上賽道試車。 豐田章男自比總料理長,並強調豐田大輔及車隊車手都是料理長,會研發出菜,但最終由他拍板每輛車的「味道」。針對為何必須親自下賽道比賽,他的回應是:「理由很簡單,這樣他們就無法對我說謊。」因為豐田章男父子認為,只有在賽道上追求極限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檢驗車子設計與性能的優劣。 二三年接下社長棒子的佐藤恆治,也是豐田章男玩車的死黨與賽車手,兩人聯手創建Toyota Gazoo Racing品牌。「我們會繼續利用賽車來磨練技術,同時讓汽車帶給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這是豐田未來的方向。」佐藤恆治上任後曾說。 而豐田家第五代少主豐田大輔現在正是ROOKIE Racing車隊總經理兼賽車手。「賽車競賽的做法其實對販售的車款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豐田大輔說。但當無人車、智慧車時代來臨,未來的車輛就連需不需要人來開車,都是個大問號,那麼強調人車合一的賽車對車廠經營的價值在哪? 他年近七旬照樣甩尾馳騁 新品牌故事讓車款飆三倍價仍賣翻 答案是新品牌故事、產品持續優化、吸引新族群,讓人與車產生更多的情感連結。 首先是新品牌故事,一位豐田章男幕僚指出,就像是法拉利(Ferrari)、保時捷(Porsche)等超跑車廠,能有高人一等的品牌溢價,除了造車技術外,更重要的是有讓消費者埋單的品牌故事。 而豐田章男從最早在二○○七年,還未擔任社長時,就自掏腰包成立GAZOO Racing車隊,並化名車手Morizo,開改裝的中古車Altezza#109,參賽被譽為「綠色地獄」的德國紐柏林耐力賽並順利完賽,一路到今年,雖然才剛歷經嚴重翻車意外不久,他仍將在六月領軍ROOKIE Racing車隊,準備開著GR Yaris再戰德國紐柏林耐力賽,測試台灣俗稱暴力鴨的GR Yaris車款的實戰效能。 年近七旬的大叔不要命的在賽道上,追求造出好車夢想的熱情與堅持,正成為眾多消費者願意埋單GR車款的最佳品牌故事,這也是同屬Yaris系列,有GR頭銜的高性能車款,二○二五年的單價已達二百○五萬元,是傳統Yaris車款的三倍,卻照樣能吸引消費者上門搶買。 賽道上極限數據,讓性能持續優化 豐田章男:「工廠學不到的」製車秘訣 「如果(豐田)放棄了這樣的熱情,你造出來的車,客人絕對不會感受到它的精神、靈魂。」車美仕總經理劉傳宏說。 再看產品持續優化,「他(豐田章男)拚老命去賽車,不是要去拿第一名,而是要透過實際驗證的極限數據來改善,做出更好的車子,其實是自己在跟自己競爭。」豐田章男的幕僚說。 原來,對豐田而言,過去賽車就是賽車,與一般車輛的設計研發,沒有很明確的關聯,但現在是將賽車場當成最嚴苛的測試廠,然後進行PDCA(計畫、執行、查核、行動)的持續優化循環,相關經驗與數據不只用在優化賽車,也會使用在一般車款,甚至是開發出類似GR Yaris這種能通吃兩種市場的新產品線。 包含氫能車、油電混合車等,也都透過賽道上的實測,不斷改良精進,因此才能在全球電動車狂潮將豐田逼到牆角時,仍有機會靠著高效低碳的油電混合車逆勢竄出,成為該車廠近年能拿回、並守住全球銷售冠軍地位的一大動能。 此外,無論是氫能車或移動服務試驗場域等未來布局,也都因為賽車的極限突破經驗,讓這家老車廠學會探索未知世界的新模式,穩定前進。「在賽車場上,你能學到如何製造更好的車。極限條件下的測試讓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書本或工廠裡學不到的。」豐田章男說。 最後是吸引新族群,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觀察指出,以台灣市場為例,GR車系與傳統車款最大的不同處是,不只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購車目光,同時對於從來不買豐田汽車的高資產族群,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和泰砸2億元打造出的GRGarage門市內,不只有迷你賽車場可玩,還展出豐田章男2007年挑戰德國紐柏林拉力賽的戰損車,一開幕就成為全台車迷搶著朝聖的新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