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保健雙主軸前進海外市場
台灣的寵物食品有四成仰賴進口,但本土廠商如福壽實業、信元製藥等也具有實力。未來透過寵物食品專法與國際標準接軌,將是台廠在全球市場站穩腳步的關鍵。 撰文‧陳禹蓁 台灣寵物食品市場裡,乾糧、罐頭等主力產品有高達七成由國外進口,這讓已經進軍寵物食品超過四十年的老字號油脂大廠福壽顯得十分特別。 打從一九八三年,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就從日本寵物風潮崛起,看到台灣市場潛力,大舉採購引進寵物食品生產線,成為台灣最早生產寵物食品、現今最大的寵物食品廠,月產兩千噸飼料。不僅供應台灣本地、出口東南亞、未來還劍指中東市場。 「我們做寵物食品都是以人的規格在做!」洪堯昆自豪地說。福壽將生產食品經驗帶到寵物,從原料、製程、包裝到檢驗都複製食品廠模式管理。

▲福壽實業於2011年興建寵物食品專用廠房,該廠房也獲得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認證,從原料、加工製造到運送都把關。攝影·劉咸昌 Profile 福壽實業 成立時間:1920年 董事長:洪堯昆 資本額:34.1億元主要業務:食用油脂、動物飼料、穀物食品、寵物食品等 主要寵物產品:涵蓋乾糧、罐頭、零食、保健品、處方飼料等 寵物食品營收:約15億元
福壽靠食材新鮮優勢 打造產品差異化 寵物食品類型百花齊放,福壽陸續開出「葛莉思」、「博士巧思」等主食品牌,產品從乾糧、罐頭、保健品、零食等產品一應俱全。洪堯昆笑稱:「早年我們的口號是『連土狗也吃得起!』」比起國際品牌,台灣寵物品牌透過價格優勢來打市場;另外福壽善用國產玉米地瓜粉、紅藜等在地食材,主打新鮮,「今天做出來,明天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上。」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王素梅指出,「儘管國外品牌布局比台灣早,但台廠還是可以憑著加強風味與適口性、選用在地食材創造差異。」她也觀察到飼主愈來愈重視寵物健康,建議廠商可以增加相關產品規畫。 福壽今年與金色三麥的聯名零食,就是結合在地食材優勢和飼主重視醫療保健的差異化產品。 福壽寵物研發處經理歐建男表示,產品添加金色三麥發酵小麥膳食纖維,具促進腸道健康和體重控制功效,產品也經過適口性測試,確保寵物接受度。推出後成績良好,吸引不少金色三麥品牌愛用者購買,預計今年會再加碼推出其他口味。 「我們就像在賽跑一樣一直跑,不斷研發新品。」洪堯昆微笑表示。福壽預期今年寵物食品營收可成長一成,動能來自進入藥局通路販售,以及新增既有通路產品品項。今年七月的台北寵物展,福壽還推出可直接噴灑於乾糧或溼食上的魚油,持續耕耘保健市場。
台灣市場小,為了擴大規模,勢必尋找出海口,起初洪堯昆先透過經貿局牽線,將產品輸出東南亞,先從馬來西亞切入,作為拓展東南亞市場的起點。由於地理位置近,加上有文化相近的華人市場、對MIT品牌信任,成功進入東南亞,目前營收約為八千萬元。洪堯昆分析,當地除了貓犬飼料以外,鼠兔與觀賞鳥飼料也大受歡迎。 除了耕耘台灣和東南亞,福壽接著還要闖蕩中東市場。洪堯昆指出,東南亞國家中,有部分國家也和中東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福壽部分產品已經獲得伊斯蘭教徒可食用的「清真認證」,未來可規畫將這些產品輸往中東,開闢新市場。 除了福壽外,台灣還有不少企業出海也繳出一定成績。 例如和福壽同為食糧大廠的大成,使用自家雞肉和雞蛋製成寵物食品,輸出馬來西亞和越南;寵物食品廠耀月生技旗下的甲魚系列產品,不僅供給國內市場,也輸往對甲魚接受度高的日本,成為耀月最大海外市場;另一家台廠珍食堡實業,美國市場更占整體營收一半以上,旗下火雞肉零食產品打進Amazon犬零食銷售前十大品牌。 以雞、豬、牛動物用藥起家的信元製藥,則領先全球開發出「流質處方飼料」,並鎖定龍頭品牌皇家、希爾斯布局較淺的東南亞市場作為利基點,成功打下出口江山。
信元以藥起家 用製藥思惟做食品 信元創辦人施議煙本就專攻動物用藥,因為愛犬罹病,卻無藥可醫,施議煙決定投入寵物用藥與保健品開發,一九七九年推出寵物腸胃保健品「發育寶」,成為全台第一家寵物保健品製造商,迄今約有超過兩百項產品,涵蓋乾糧、零食、保健、藥品等。 一二年,信元領先他牌率先投入流質食品開發。「國際品牌主力多在處方乾糧、固體肉罐產品,我們從流質開始切入。」信元製藥第二代、總經理施柔安表示,過去獸醫院在照顧住院動物時,為了方便餵食,會將乾飼料用果汁機打碎、攪拌後餵食,但如此的營養比例未必符合需求,團隊發現痛點之後,決定直接開發流質處方糧,接著才慢慢開發半流質和乾糧,反其道而行的策略,成功卡位市場。 施柔安分享,流質產品確實存在需求。今年七月台北寵物展時,一位飼主向她反映,貓咪已經吃了信元流質食品超過十年。未來隨著犬貓高齡化、慢性疾病或動刀機會增加,預料未來「食用半流質或全流質食品的機會也會提升」。 除了台灣,信元在一九九八年也開始布局中國,一四年則進軍寵物飼養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公司在台灣、中國都有各自的研發中心和工廠,東南亞市場則由台灣與中國廠共同供給;去年起,信元再下一城,產品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可望展開美國市場。目前信元寵物食品營收約六億元,考量中國寵物市場年成長趨緩,信元除布局寵物食品市場年成長逾一成的東南亞,也希望透過美國進一步創造營收。 目前MIT產品逐漸透過特殊食材如甲魚、流質處方糧等利基市場出發,開拓國際市場。但要打國際盃,跟上國際食品準則、建立品牌實力是第一步。

▲藥師背景的信元製藥總經理施柔安,以流質處方糧切入市場,將MIT寵物食品推向東南亞與美國。攝影·唐紹航 Profile 信元製藥 成立時間:1970年董事長:施議煙 資本額:9,900萬元 主要業務:經濟動物起家,現主要生產寵物營養保健品、食品和藥品 主要產品:乾糧、藥品、保健品、處方飼料等 寵物食品營收:約6億元
專法上路 MIT品牌迎國際化契機 為加強寵物食品安全管理、接軌國際,目前農業部正全力推行首部寵物食品專法草案,未來上路後可望強化消費者對MIT品牌信任。專法參考美國「AAFCO」、歐盟「FEDIAF」等國際食品準則,加強原料追溯、生產作業管理、專業人員設立、產品追蹤管理,一舉納管全台寵物食品業者。 施柔安表示,「有規範才能促進投入更多資源在食品安全管理。」看齊國際,才有資格談國際盃,否則一旦淪為價格競爭,豈非打擊用心做品管的廠商。 隨著飼主對寵物福祉意識提升,如何取得消費者信任,成為國產品牌必須面對的課題。專法能否協助MIT品牌接軌國際,將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MIT寵物食品闖出美味航道
今周刊
2025/8月 第149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