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該買?該賣?關鍵5問

關稅戰持續壓力測試 股市巨震危機未除

反彈該買?該賣?關鍵5問


美國針對全球各國發動無差別關稅戰,全球經貿陸續按下暫停鍵,PIMCO、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全面示警降評美股,系統性風險正在快速上升中,和企業一樣,投資人此刻也該穩住現金流。

文 ● 林麗雪


美國川普政府全球發動無差別關稅戰,威力等同於世界大戰,全球股市出現史詩級的崩跌,投資人都措手不及,在連續數個交易日的自由落體式下跌後,投資或擁有股票資產這件事,相信變成多數投資人心理一個很大的負擔,要解除及卸下這項心理負擔,恐怕解鈴人還需繫鈴人,還是得從美國發動關稅戰這個源頭了解,個人資產該如何配置,也方能有個定見。

企業停工、砍單將陸續浮現

首先,必須正視的是,美國川普政府發動的全球關稅戰,已讓過往全球信賴穩定的經貿體系出現前所未有的裂解,在各個國家及經濟體均有歧見及盤算下,期待重組在短時間看來仍是遙不可及,問題高度複雜,如若美國川普政府針對關稅戰遲遲不鬆手,恐怕全球經濟情勢的慘烈將不僅僅是關稅戰而已。

局勢仍在演變中,按照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說法,對各國的關稅已是美國計畫施加的最高稅率,而這個前提是相關國家不採取反制措施,如果通過談判,關稅還有調降的可能,也就是關稅稅率天花板已經高懸,最壞不過如此,但中國、歐盟、加拿大陸續都有反制措施,川普甚至揚言將中國關稅額外再增加五○%,並與日本持續升高對立,大國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往來折衝,短期看不到曙光,情勢更往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最差的情境演變,並已逐漸成為系統性風險。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說,這是一場人造的股災及熊市,既是人造,只要川普的手不鬆開,熊市就很難逆轉,而也由於川普的出拳有太多的矛盾及不合理,股市價格自然往下快速反應,然一旦傷害造成,實體經濟及企業的調整又是一條漫漫長路,這個影響將深且廣,尤其全球供應鏈與產業移轉在關稅問題未底定前,企業無所遵循,當企業投資、決策都陷入觀望時,全球經貿陸續按下暫停鍵,實體經濟的螺旋式下跌衝擊可能才剛開始而已。

跨國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在對等關稅宣布後,隨即宣布暫停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廠的汽車生產,英國汽車製造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三天後也宣布,將暫停向美國出口所有汽車一個月,汽車是全球產業最大的移動資產,成為關稅戰的衝擊核心,也勢必波及相關供應鏈,全球各企業現階段都在滾動式的因應關稅調整當中,而只要談判一天不底定,企業就一天無法做出相對應的決策,不意外的,企業砍單、停工的消息將陸續浮現,營運也將陷入僵局。

外資降評美股 資金出走

關稅造成的直接衝擊顯而易見,出口商的成本直接推高、利潤被嚴重侵蝕,短期內企業將會出現庫存積壓的問題,接下來將間接導致全球貿易量縮減,出現貿易負成長,而當許多國家積極尋找替代市場出口時,市場也將陷入惡性競爭,有產業界老闆私下坦言,關稅提高後,多生產多賠錢,客戶也會陸續停止拉貨,需求驟降下,營收勢必萎縮,對於未來挺悲觀的,不知道混亂何時能過去。

專業總經研究機構財經M平方模擬,後續有可能發生幾種情境,首先是美國內部出現分歧並迫使鬧劇結束,那麼這波下跌可視為技術性熊市,中長期回歸上升;二是川普在反對聲浪中,在三到六個月內與各國達成有效關稅降至十~十五%的協議(中國除外),股市將低位盤整直到談判明朗才有機會回歸上升;三是川普與美國維持當前作法,持續干擾市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並陷入空頭格局,這情境預料機率最差,也不排除一定不發生。

全球固定收益投資管理公司龍頭PIMCO已罕見地示警,若川普所提的關稅政策持續推行,美國短期內實質GDP恐陷入停滯甚至負成長,通膨率則可能升至四.五%或更高,進一步拉高經濟衰退風險,儘管川普對市場下行風險的容忍度仍不明朗,但美國經濟著實已面臨成長與通膨的雙重風險。

而繼匯豐資產管理在連假前宣布調降美股評等後,法國巴黎銀行鑑於對等關稅對全球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建議短期內對所有的資產配置策略都應轉趨謹慎,該機構除了修正長期對股票市場正面的看法外,並將美國股市評價從中性下調至減碼,認為關稅政策導致消費力下降和企業成本上升,對企業利潤產生雙重壓力,這些風險尚未被充分反映,再加上美股過度集中大型股,評價過高,都將使得資金持續出走美股。

這應是數十年來全球重量級資產管理機構罕見大動作調整美股的動作,而台股與美股向來高度連動,趨勢上自然亦不利,據觀察,外資大型機構的評等調整往往有一定的方向性,且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美股這次面臨的資金出走壓力,是前所未見,即便目前股價已跌深,仍有不容樂觀的理由。

提高現金並減少槓桿操作

高度不確定性持續盤旋,對股市投資就是凌遲,對於投資人來說,在下跌過程中,不僅不該輕易接刀,當台股開始不再出現六點鐘式下跌、並開始有流動性時,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汰弱留強,並持續靜觀其變及持盈保泰,畢竟,關稅戰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才剛開始而已。

短線上來看,日圓及美國十年期公債二個資金避險指標,對於股市的走向有領先的方向性,股市自由落體式的恐慌過後,若日圓由升轉貶、美國十年期公債漲勢也告段落,股市的震盪可望暫告尾聲,甚至出現反彈,但危機是否解除,恐怕仍言之過早。

外資直言,過往每次股災,政府一直是華爾街仰賴的安全網,如今,這個安全網破了,不再可以仰賴,華爾街已無從憑藉,當市場不知道該如何定價時,這恐需要一段時間方能修復。

因此,在股市跌累了出現反彈及關稅戰落幕的過渡期中,對投資人來說,應是積極檢視基本面、並大刀闊斧調整持股的時候,出口比重高度依賴美國、且低毛利率、低現金流的個股,將會是關稅大刀下的受災戶,投資人應果斷地逢高減碼,並提高現金及低風險性資產比重,同時降低槓桿部位操作,持盈保泰度過第二季的陣痛期,對於擁有高毛利率(超過五成)、高營益率(超過二成)、高現金流及技術護城河的績優企業,若在這次的關稅戰中被大舉拋售,就長線來說,或是撿便宜的好時機,台股這樣的好公司不少,也無須過度悲觀才是,下周台積電(2330)法說會可以是信心指標,惟在資金退潮下,部位建立亦不宜躁進。 閱讀完整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2025/4月 第 2347期

本文摘錄自‎

反彈該買?該賣?關鍵5問

先探投資週刊

2025/4月 第 2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