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張激進的藍圖 揪團打造AI帝國
二○二二年底,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推出ChatGPT,引爆AI浪潮;今天,這位矽谷最會募資的創業高手,以激進的藍圖號召科技巨頭一起打造AI未來。剛滿四十歲的他,究竟有何魅力? 文/陳碧珠 
▲達志 ▲奧特曼(SamAltman) 出生/1985年 現職/OpenAI執行長、Worldcoin創辦人 經歷/Oklo董事長、YCombinator總裁 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輟學
十月十六日,為期一週的「Week」在舊金山落幕。這場矽谷新創圈2025Tech的年度盛事,超過一千五百場活動皆繞著「AI」展開,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OpenAI的年度開發者大會(Dev Day)。期間,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更預告,未來數月內,將再敲定更多的AI基礎建設合作。 當華爾街在爭論AI是否泡沫之際,舊金山的酒吧裡,人們談論的焦點則是這位ChatGPT掌舵手的性格與野心。奧特曼的生日是四月二十二日,與「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同日;這個巧合,彷彿賦予了他某種使命,在不少世界巡迴演講場合,他總愛拿奧本海默自比。二○二三年《紐約雜誌》也曾以「我們這個時代的奧本海默」作為封面標題。
八歲萌生念頭:電腦將會懂得思考 與奧本海默一樣,奧特曼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母親是皮膚科醫師,父親從事房地產業。身為四個孩子中的長子,他從小就展現對科技的強烈好奇;八歲生日收到第一台蘋果麥金塔電腦後,拆解過程讓他意識到:「電腦總有一天會懂得思考。」 雙親給予他極大的肯定,造就了他從創業到創投,每逢困境不但不怕失敗,甚至樂於「翻轉成功」。「父母對我做過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愛和信任。」奧特曼曾說。他的弟弟也曾回憶:「哥哥總是要贏,也喜歡贏,他認為自己應該要控制一切。」這種野心與掌控慾,成了他日後創業、決策及處理公司政爭的鮮明特質。 奧特曼最經典的創業代表作是Loopt。○五年,年僅十九歲的奧特曼從史丹佛大學輟學,與當時男友Nick Sivo設計了一款地理定位服務的App——Loopt。不僅成功獲得當時矽谷頂尖創投加速器Y Combinator(YC)首屆計畫的六千美元資金,也讓他結識了「矽谷創業教父」——YC創辦人保羅.葛拉漢(Paul Graham)。 然而,Loopt初期版本並不理想,在○八年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上,奧特曼甚至被他的偶像賈伯斯批評產品「很爛」;但他沒有放棄,反而不眠不休地優化。一二年,Loopt以四三四○萬美元賣給綠點公司,讓年僅二十七歲的他,成為YC最年輕的成功創業案例,一四年更被葛拉漢指名接下YC執行長。 對於這位得意門生,葛拉漢形容奧特曼是「過去三十年最有趣的創業家之一」,甚至透露第一次見到十九歲的奧特曼,就覺得他很像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天生具備領導能力」。 帶領YC期間,奧特曼看到不少熱血懷抱夢想的創業團隊,也因此萌生了透過AI造福人類的創業念頭。一五年,他觀察到AI當時的發展幾乎被谷歌等大型企業掌控,擔心可能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甚至危及人類社會福祉,於是與理念相近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了OpenAI。 一八年,馬斯克因特斯拉自駕技術的利益衝突及經營理念不合退出,主導性格強烈的奧特曼很快在一九年將OpenAI從非營利機構轉型為「有限營利」公司,並向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Nadella)尋求十億美元的資金。二二年底,ChatGPT上線,奧特曼一夕成名。 《時代》雜誌引述過一位與他共事多年的矽谷人士形容:「奧特曼是個迷人又矛盾的人,他真誠、關心人類,卻也在不知不覺間追求權力。」這種衝突性格使他在二三年底被OpenAI董事會「逼宮」下台,沒想到七十二小時內就強勢回歸。戲劇性的翻盤,被外界形容是「矽谷版的賈伯斯回歸」。對於奧特曼的韌性,恩師葛拉漢也說:「把他丟到食人島,他都能成為國王。」 ChatGPT問世三年來,OpenAI的估值從八六○億美元,暴增到五千億美元。然而,沒有任何股份的奧特曼,去年卻首度榮登《富比世》富豪榜,原因在於他龐大的個人投資版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投資從能源到生命科學,無一不是指向讓人類生活更美好的理想。

▲奧特曼基於利潤公平均分,創立了「世界幣」,以虹膜掃瞄作為辨識引起熱議。達志
為了理想 化身投資狂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核融合新創Oklo與Helion,奧特曼從一四年起就開始投資,並持續加碼。奧特曼目前更是Oklo第三大個人股東。Oklo去年五月上市,股價一度跌到五.三六美元,而今年在AI電力需求大增下,最高漲到一七六.三五美元。今年初,奧特曼宣布卸下Oklo董事長,希望讓公司能擴大與不同資料中心業者合作。 此外,他希望未來AI創造的利潤,能公平分享給世界每個人,於二一年創立世界幣(Worldcoin)。該計畫於二三年上線後暴紅,但因需掃描視網膜作為識別,引發爭議。公司去年已更名為World Network,今年五月產品已引進台灣。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奧特曼與旗下風險基金已投資超過四百多家公司,二四年他所控制的公司持股價值,至少達二十八億美元。儘管這些轉投資曾引發外界對影響OpenAI決策關聯等疑問,但更多人將其視為市場影響力的象徵。 「如果要遵循天賦,我更傾向做投資者,而非管理者。」這是奧特曼在舊金山開發者大會後的最新自白。他強調,正是過去創投領域的磨練,讓他形成獨特的決策思維,也促成了OpenAI從模型到系統的史詩級推進。 「他真的是一位不被教條限制,甚至打破框架的人。」曾獲走著瞧(Gogolook)投資、以AI商業媒合平台的Namecard.ai創辦人何建幟說。何建幟曾在二二年獲選加入YCombinator,是YC極少數的台灣創業團隊。他分享,已任OpenAI執行長的奧特曼,仍常與校友分享創業心法,「他沒有大家想的冰冷,非常願意和大家討論」。與奧特曼數次一對一互動的過程,何建幟發現,「沒有不可能的事」是奧特曼與矽谷許多創業家最大的特質差異。他更透露,奧特曼多次提及希望與台灣產業有更多的連結。
害怕AI 更害怕沒有AI 事實上,奧特曼對台灣並不陌生,OpenAI現任技術長陳信翰就來自台灣。曾就讀新竹科學實驗中學高中部的陳信翰,還與奧特曼在二三年接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邀請來台發表演講,奧特曼當時表示這是他第三次來台。 日前,奧特曼展開亞洲行,低調拜訪台積電與鴻海。他過去也曾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及董事長魏哲家有過接觸,儘管對他一度提出七兆美元的晶圓廠計畫保守以對,但奧特曼最近仍高喊:「若要選晶片代工,絕對不會選英特爾。」這樣的態度,已凸顯他與輝達、超微、博通、甲骨文等公司共建AI資料中心大計,台積電無疑是重要角色。 「我害怕AI,但更害怕沒有AI的世界。」對AI並非毫無疑慮的奧特曼,究竟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理想實現者,還是引爆未來風險的冒險玩家,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奧特曼矽谷最「敢玩」的冒險家
《財訊》
2025/10月 第74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