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又賣地瓜、一年電費估30億
文/管婺媛 攝影/駱裕隆 猜一猜,在全台超商龍頭統一超商的門市,有多少個電器得二十四小時同時運作? 答案是:平均至少二十種。 除了一般家庭需要的照明、冷藏與冷凍冰箱、冷氣之外,超商為了要提供消費者便利服務,電器種類越來越多:咖啡機、泡茶機、霜淇淋機、微波爐、茶葉蛋電鍋、關東煮鍋、地瓜烤箱、熱狗機、熱飲櫃、思樂冰機、影印機、ibon機台、生啤機、提款機、POS機、自動門、循環風扇、招牌燈等。
▲統一超從賣咖啡、生啤、地瓜到賣茶,處處都要用電!它導入AI、大數據節能,讓平均每平方公尺用電量持續下降。 統一超
• 成立:1987年 • 董事長:羅智先 • 總經理:黃瑞典 • 成績單:2023年營收新台幣3,170億元,年增9.16%、EPS 10.21元 • 碳競爭力: 碳生產力成長率2%、2024年唯一入選百強的貿易百貨業者 • 地位:台灣超商龍頭
拉加盟主們一起,省下超過3.5億電費 以前,超商店員得定時拿筆手抄冷藏櫃、常溫櫃溫度,將一連串數字記錄在本子上,以紀錄查核;現在,從冰箱、冷氣、到燈管照明,都有感測器隨時記錄用電資訊。店員、總部,只要透過一台平板螢幕,就可以看到各種數據。 統一超公共事務部部長李至和解釋,這個系統會告訴加盟主門市人流尖峰時,怎麼使用電器最省電; 哪些時候人流少, 可以調節空調溫度,最低不超過二十六度C;一天內何時電價最貴, 怎麼調度用電最省⋯⋯, 甚至,在設備出現異常前, 透過數據觀察, 可以提前通知你。 換言之, 透過AI,你可以「客製化」七千一百家超商的節能減碳與節水方法。 聽來不可思議嗎?目前,走入台南的康橋門市、首府門市、湖美門市及高雄的愿橋門市,你已經可以看到整家店的門市人流、天氣氣溫及舒適度、節水節電率、碳排放量、減碳量、空調分類用電比率等。 未來,他們想擴展到全台門市、集團品牌,都可以使用;甚至,更進一步,他們的野心是,將它在集團內部演練成熟後,變成商業服務,對外輸出。 「因為統一超商與關係企業旗下門市可能就上萬家,統一超先實作,這個模式可以利己,也可以利人,」李至和說。 以去年來說,統一超在當時近七千家店的情況下,節電超過一億一千六百萬度,若以最低每度電三元計算,等於省了逾三億五千萬元的電費。 目前統一超加盟店比率近九成,想要減碳,不可能只有直營店自己做,還得拉著大家一起。 對加盟主,最好的誘因,是節省電費。雖然加盟主得相對投資節能的機器設備,但每月省下的電費單,是立即可見的成果。 根據經濟部統計,超商每月電費約占營運成本的一成到兩成,隨著近年政府調漲電價,節電省錢的經濟誘因明確。「第一個,我們跟加盟主溝通方式,就是可以節電;第二,我們也會協助加盟主去申請政府相關的節電補助計畫。」李至和說。

▲統一超導入AI與大數據,連結設備的感測器,讓所有能源、水、溫度能即時回傳,並統整在一台螢幕上,讓顧客、店員都一目瞭然、方便管理。統一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