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不到一個月,全世界已進入大談判時代。從川普多年前著作《交易的藝術》找靈感,談判過程虛實難料,結果必然優勝劣敗,推動金融及股票市場大波動。 文/郭庭昱 美國總統川普自二任至今,簽署超過八十項行政命令,創○二五年一月二十日就下史上最快、最多的紀錄;內容大多和美國利益優先、抽乾華盛頓沼澤等競選承諾相關。與第一任比較,這次川普對於官僚體系非常熟悉,談判節奏傾向極限施壓,打擊的範圍更大,手法則更加精準。 以關稅為例,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祭出二五%關稅,本來大家不相信來真的,直到行政命令都簽了,才在加、墨承諾力道更大的打擊毒品、阻止非法移民政策後,在實施前一天喊卡,延後一個月。除了讓大家見識到美國可以因為談判導致政策髮夾彎,股市因此大跌,企業恐慌、民眾提心吊膽;反作用力是逼出加、墨兩國的反擊,興起反川普熱潮,拒買美國貨,鼓勵愛用國貨。 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福特揚言切斷對密西根、威斯康辛、紐約州的供電,讓美國人在寒冬時又冷又黑;卑詩省省長埃比說,「美國使用的木材中,每五、六根就有一根來自加拿大,價格剛剛上漲了二五%」、「立刻停止從共和黨執政的『紅州』購買美國酒」;還有曾參與川普首任談判《美墨加貿易協定》的前加拿大官員建議,「對特斯拉汽車徵收一○○%的關稅」。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和川普的好交情,成了川普、美國貨的代表,先前馬斯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引來總理蕭茲不滿,結果最近德國公布一月分電動車銷量年成長五四%,特斯拉的市占率卻從一年前的一四%急降至四%,這當然和消費者觀感有關,也是當下政治經濟企業不分家的寫照。

▲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戰略地位重要,成美中角力新戰場。達志
課關稅:加墨關稅喊卡 帶動保護主義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國際談判猶如戰場遍地開花,國家壓力又傳遞到地方、企業、消費者,各國都在尋找自身的優勢,以此打擊對方的軟肋;企業想要雙贏更難;民眾最為弱勢,只剩下選票,有趣的是,加、墨領導人就因為反擊美國,得到更高的民意支持。川普上任不到一個月,全世界已進入大談判時代,從川普多年前著作《交易的藝術》找靈感,想在談判桌上少輸為贏,從關稅、移民到各類產品的訂價、供應鏈移轉,價格可以因各種理由漲跌,全部重新定價,談判過程虛實難料,結果必然優勝劣敗,推動金融及股票市場大波動。 看了川普上台起手式,世人逐漸認清談判的本質:關稅戰並不是單純要解決貿易赤字,其實是毒品戰、反移民戰的工具,但是在雙方來回拉扯的過程,就好比一場關稅戰的防空演習,激起各國的自保意識,在自我防衛的過程中,逐漸降低了關稅衝擊,並築起保護主義的城牆。

▲ 川普政策全線開火,金融市場在危機和轉機之間衝浪。達志
打中國:川普多方施壓 硬逼各國選邊 相對於美國對加、墨的關稅延後,但對中國產品加徵一○%的關稅已經生效,中國一年出口到美國約四千五百多億美元都受影響;中國的報復是對美國出口產品課徵一○%到一五%關稅,範圍僅占美國對中出口金額約一千兩百億美元中的一二%,因為中國是順差國,打關稅戰自然是吃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除了全面加關稅,也注意到中國電商如Temu、Shein利用價值八百美元以下的「小額豁免」,出口美國享受免關稅,每年高達四六○億美元,這項優惠原來要取消,但是川普臨時踩煞車,要等美國建立系統處理關稅後再來處理,顯示美國以關稅對中國施壓,也已深入到制度漏洞。 川普更站在制高點圍堵中國勢力,他說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總統穆里諾馬上回應,打算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川普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色列隨後跟進;川普退出世衛組織,阿根廷也跟進退群;川普揚言裁撤每年預算五百億美元的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讓許多新興、落後國家大跳腳,因為涉及大量的援助資金。 我們並不知道,川普退出這些組織,國際合作會有什麼改變?最後會返回哪些組織?以怎樣的條件回去?可以確定的是,這是美國對國際組織施壓,讓大家感受美國的影響力,講成白話就是在美中競爭各國要站隊選邊。正是因為中國是美國頭號對手,所以川普急事緩辦,從方方面面挖牆腳,累積足夠實力才會正面交鋒。
遇逆風:DeepSeek問世 震撼美股 美中之間是超限戰,從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甚至認知作戰全面展開,川普走馬上任,中國避險基金出身的幻方量化就推出DeepSeek席捲市場,即使美國禁止出售高階晶片給中國,中國仍然可以靠著降階晶片,以美國公司不到五%的成本,發展出效率類似的AI模型。一月二十七日就造成輝達股價崩跌一七%、市值蒸發六千億美元,那斯達克一百大企業單日市值蒸發一兆美元,撼動了全球金融市場。 統計川普上任後截至二月七日,重要指數以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五・七%最慘,其間的高低點振幅高達近一四・九%;科技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雖然下跌○・五%,但振幅也高達五%;台股蛇年開盤一度大跌千點,收盤重挫八三○點,創收盤第四大跌幅。 在各類金融指數中,在川普簽下關稅令之際,VIX波動率指數、比特幣都出現大幅的波動,比特幣一夜跌穿了九・二萬美元,逾七十二萬人爆倉;避險資產黃金走勢最為堅挺,在川普上台至今大漲五・八%,居各類投資之冠。 各大企業的股價在川普上台後,科技股遭遇DeepSeek血洗,先是大跌再慢慢回升,等待基本面的驗證。以台積電ADR(美國存託憑證)為例,一月二十四日還創下新高二二六美元,下一個交易日卻直接殺到一八七美元,走勢驚險,卻也充滿機會。能否危機入市的關鍵,在於AI市場會怎麼發展?在軍備競賽後會轉變成上瘦下肥的格局嗎?

▲台積電的美國投資策略將牽動美台關係及科技產業布局。
增需求:AI百花齊放 加速應用爆發 DeepSeek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型問世後,業界立即聯想未來是否不再需要搶購輝達的高階晶片,就能達到美國的AI效果,造成輝達股價崩盤。然而,包括微軟、Meta、亞馬遜、字母(谷歌母公司)在近期的法說會都沒有因此下調資本支出,四大科技公司宣布今年的資本支出合計高達三千兩百億美元,較二四年成長五○%。 對此,微軟執行長納德拉發文指出,這是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再現。傑文斯悖論是一八六五年提出,當時蒸汽機發明,提高了煤炭的使用效率,傑文斯卻觀察到英國的煤炭消耗量不減反增,這是因為煤炭的應用範圍更廣,需求帶動整體消耗增加。套用到AI上,納德拉認為因為AI技術更容易取得,進而推升需求用量,反而會帶動需求成長。
投資人可以自己判斷,AI百花齊放,對市場是限縮還是擴大?如果是限縮,當然不宜投資;但是大科技公司今年的資本支出還是成長五○%,主要就是AI,除非他們錯了,或者傑文斯悖論不成立。但回顧科技的發展史,從電腦、網路、無線通訊、智慧手機、雲端運算到現在的AI,科技應用是一直擴大,DeepSeek讓算力大降價,是會加速AI應用,擴大市場的可能性更大,只是從上游算力的軍備競賽,演變為上瘦下肥,AI應用大爆發。 如果AI的應用往下扎根,將刺激軟體應用、ASIC(特殊應用晶片);工業用的人形機器人、工業電腦、邊緣運算與小型伺服器發展,對於台股相當有利。首先是台積電的客戶分散,AI往應用端、邊緣裝置走,一樣吃得到商機,依照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的預測,長期毛利率仍可維持在五三%以上。至於川普揚言對台積電課徵一○○%關稅,因為台積電是代工,又掌握九成高階製程,議價能力強,客戶並沒有太多選擇,台積電要賺到飽還是讓利?也會是一種「交易的藝術」。結論是,川普談判過程若導致股價大跌,將是台積電危機入市的好機會。
添變數:川式談判衝擊 市場波動趨大 從投資的角度,川普極限施壓的談判方式,造成市場波動變大,但回到現實面,美國利益絕不可能靠著完全的孤立主義達成,一定程度的合作還是有必要。就如同春節期間的美股崩盤後回升,這樣的場景還是會一再重現,投資人保留較高的現金,進行波段操作,將有高出低進的機會,靠著「交易的藝術」來賺錢,重要的是心態無須過度恐慌。 鑑於美國債務高築,降低財政赤字、對企業降稅又不引起通膨,將是高難度政策,股票相對債券要好。至於台股,台積電是最重要指標,AI商機將擴散到邊緣端,相關題材值得留意。在下檔風險方面,除了川普因素,中國為救經濟還會使力,企業競爭會更激烈。投資人宜從基本面出發,如果基本面沒有成長性,利潤率無法維持,淨值又不夠扎實,股價下跌過程中、流動性還會變差,宜及早調整。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放話、課稅暗藏盤算 川普開啟全球大談判時代
《財訊》
2025/2月 第73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