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4億人泡在ChatGPT!AI始祖巨人能笑到最後?

對話機器人ChatGPT的橫空出世,無疑是AI發展史上的一大分水嶺。

自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推出以來,ChatGPT迅速掀起全球熱潮,短短5天內註冊用戶就突破百萬,對比Instagram所需的2個半月,足足還要快了93%。也正式宣告著AI走出實驗室,邁向大眾生活。

2年後的今天,當與AI聊天機器人對話已經成為日常,OpenAI的下一步打算如何定義未來?技術或許已經不是OpenAI的唯一指標。緊追在後的Anthropic、Google,甚至是中國崛起的新秀DeepSeek,各自都有超越OpenAI之處。


▲奧特曼(右)1月在推特PO出與微軟執行長納德拉的自拍,並透露「微軟與OpenAI合作的下一階段將比任何人想像的還要好得多!」

「搶頭香」穩坐市占王!
被好模型耽誤的產品公司


OpenAI的大股東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3月提出最新的觀察,就認為OpenAI並非一家AI模型公司,而是一家產品公司,「只是恰好擁有了夠好的模型」。

納德拉強調,「AI模型」正在商品化。優良的模型已經是基礎,未來市場將聚焦在系統整合和產品開發,如何讓基礎算力設備、模型、資料與使用者體驗有效結合,才將是成功的真正關鍵。

不過,OpenAI仍具有2項極大的優勢——市占率和心占率。

2025年2月底,OpenAI營運長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表示,ChatGPT每周的活躍用戶已經突破4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5%,不到3個月成長就超過3成。

作為世界第一個免費提供普羅大眾使用的AI機器人,ChatGPT率先實現了「人人都可以用AI」的理想,一舉成為最具知名度的產品。

攤開矽谷創投a16z最新發布的「100大AI應用程式」榜單,分別依據每月網頁瀏覽人次,以及手機App活躍用戶進行排名,ChatGPT就雙雙拿下冠軍。

ChatGPT的高知名度和媒體曝光度,不但讓OpenAI擁有吸引用戶的先發優勢,更使得產品在推動訂閱服務與企業應用時,成為優先選擇,或者是至少先被看見。更簡單一點來說,「ChatGPT等於AI」就是OpenAI現在面向市場最大的王牌。


左練比奧特曼聰明的GPT-5、
右蓋「星際之門」備戰算力


在大型語言模型排行榜Chatbot Arena上,2023年風光亮相的GPT-4曾經獨占鰲頭將近一整年的時間。如今,卻出現18家模型開發機構,推出了性能更勝的產品,顯示OpenAI並不是唯一的技術領頭羊。

OpenAI未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預計在2025年5月推出的GPT-5。這將是OpenAI能否重返技術之巔的關鍵。

目前市場傳出GPT-5將結合語音、視覺創作、搜尋、深度研究等,甚至可能引入AI代理,並將全面提供免費用戶使用。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直言,「我不認為我會比GPT-5更聰明。」

在那之前,OpenAI也買了更多的「保險」,在更多不同的面向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第2天宣布,與OpenAI成立一家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 Project)的合資企業,號稱史上最大規模AI計畫。未來4年,計畫將投入5,0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一系列新的AI基礎設施。

星際之門計畫直接瞄準通用型人工智慧(AGI)的發展與應用,共同發起人還包括軟銀(SoftBank)、甲骨文(Oracle)和MGX基金等。其中,軟銀、OpenAI將分別負責星際之門的財務與營運業務,並將由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將擔任星際之門主席。

《金融時報》指出,星際之門正是為了解決OpenAI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而生,預計在美國打造5到10個資料中心園區,位在德州的首座資料中心正在建設中。

此外,根據路透社2月報導,OpenAI計畫於2026年開始生產自主研發的AI用晶片,並註冊智慧手錶、人形機器人和VR/AR裝置等商標,正準備從軟體領域跨足消費硬體市場。

OpenAI新布局能否掀起下一波AI革命,重塑未來AI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方向,拭目以待。 閱讀完整內容
數位時代2025/4月 第364期

本文摘錄自‎

每周4億人泡在ChatGPT!AI始祖巨人能笑到最後?

數位時代

2025/4月 第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