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與台幣升值不確定壓力下,哪些類股老神在在?目前當紅炸子雞會不會強者恒強?一旦利空出盡,下一輪哪些飆股升火待發?這些問題,本期封面故事有深入分析。 文.蔡武穆 圖片來源:freepik 川普說翻臉就翻臉,上周白宮才傳出對等關稅暫緩可能延期,周一(7/1)又改口不需要延期,加上新台幣一度升值到28.9元,周一台股承壓,大跌324點,所幸央行出手干預,終場台幣守在29.1元,美化企業第二季及半年財報,週二台股反應美股上揚,盤中一度大漲457點,感覺一片欣欣向榮,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大而美」恐再推升新台幣 首先,美元指數再度創新低,來到96.79元,亞幣同步升值,央行不可能在一天干預就扭轉台幣升值的趨勢,盡可能守在29元的價位。同時,近日川普強推「大而美」法案,將使債務赤字增加3.3兆美元,總體債務高達40兆美元,引發外界對美國償債能力的擔憂,可能導致美債賣壓及贖回潮,推升新台幣走強。 六月FOMC會議上,鮑爾宣布利率維持在4.25%~4.5%不變,在中東戰火解除之後,還有關稅的不確定性,市場一致認為九月降息的可能性最高,屆時美元指數會更加疲弱,台幣沒有走貶的條件。六月初美元指數還在99點遊走,大摩就預估,美元指數會再跌9%,到2026年6月下探到91點,原因是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及美國經濟放緩。
關稅大限延不延還很難說 其次,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不需要再延。日本及歐盟皆不滿川普所提的關稅條件,尤其在汽車及鋼鋁部分,7/9之前若沒達成協議,日本將重回對等關稅24%、歐盟50%。目前美方積極與印度、南韓、越南、台灣等四國談判,期盼在7/9前達成協議。綜合財長貝森特的說法,18個重要貿易夥伴還是可能延到9/1前談完,其餘的國家,美國將單方面通知課徵25%關稅。 目前關稅的談判都還是霧裡看花,只能邊走邊看。台灣關稅若能談到15%~20%,較符合市場期待,對台股多頭行情有助益,但若在20%以上,或超過日本的24%,不免有再一次失望性賣壓。
關稅及匯率陰霾揮之不去 當前,「大而美」減稅法案將於7/4闖關,激勵四大美股創高,按慣例,台股跟著美股創高才是,無奈關稅及匯率陰霾籠罩,壓抑台股碎步向前,是否大步邁進,還須等到7/9對等關稅揭曉。上週外資連續四天買超台股共1320億元,期貨空單卻增加至52000口,也是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增加避險操作,並非真的有心做多。 就產業面來看,AI的趨勢不變,美國四大CSP廠資本支出不減反增,中東及歐盟加強主權AI並建立AI工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股東會強調,未來三大核心助輝達成長,包括數十億個機器人、數億輛自駕車及數十萬AI資料中心,輝達提供的不僅是GPU,而是整套AI運算基礎建設:包括資料中心用晶片、雲端服務、軟體平台與網路互聯解決方案,形成AI加速的「一條龍」供應鏈。輝達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來到3.77兆美元,重返市值龍頭寶座。
這個AI供應鏈在豁免清單內 台灣是AI產業的兵工廠,有完整的供應鏈,一旦關稅不確定性解除,台股將重回產業及基本面的正常軌道,且無論對等關稅是否執行或延緩,AI伺服器及相關供應鏈都在豁免清單之內,有助於AI廠的營收及獲利。 台股自關稅低點17306點開始,AI類股就有輪動的現象,受惠於GB200的出貨強勁,首先是組裝廠,接著熱、PCB/CCL、機殼從低谷轉強,上週BBU攻高,本周PCB/CCL續強,第三季GB300出貨AI股組裝廠開始可望再有一輪新的攻勢。 從GB200開始,BBU電池備援模組已成為AI伺服器的標配,帶動AESKY(6781)第一季EPS9.7元,創下歷史新高,股價已回到關稅前的1100元平台,下半年GB300問世,營收股價有機會再創高。
BBU、CCL、PCB族群當紅 順達(3211)上半年營收不理想,下半年BBUT出貨,比重由15%提升至30%~40%,有助營收成長,股價已越過前高先行表態。 ASICAI伺服器及800G交換器需求火熱,高速高頻、低耗能的CCL出貨暢旺,台光電(2383)、金像電(2368)、台燿及玻纖布富喬(1815)、德宏(5475)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創下新高,休息後再攻,擴及到高階PCB板材,低位階的瀚宇博(5469)、精成科(6191)、欣興(3037)股價也開始發動,這些股票都有基本面的支撐,可望持續攻高。
AI眼鏡轉強航空旅遊旺季 另外,AI眼鏡快速成長,IDC指出,2025年全球出貨量將達1451.8萬台,年增42.5%,其中主打音訊與拍攝功能的產品年增率更高達225.6%。中國小米近日發布首款AI眼鏡,直接挑戰Meta的Ray-Ban合作款,成為市場矚目焦點。台廠聯發科(2454)攜手META研發下一代AI眼鏡晶片,其他如藍牙晶片的瑞昱(2379)、影像感測器的采鈺(6789)、砷化鎵的全新(2455)、透明PI的達邁(3645)等股價蠢蠢欲動。 值得一提的是,新台幣強勁升值來到29元,如一刀兩刃,有受害股,也有受惠股,受惠如航空、旅遊、食品等迎暑假旺季,營收有望在第三季大放異彩,容後篇章詳細討論。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第3季AI族群選股祕笈
理財周刊
2025/7月 第1297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