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美債難崩黃金可能見頂


「午夜重錘」振聾發聵,壓下唱衰美元美債的聲浪。這次不是大砲一響,黃金萬兩,而是戰爭開打日,利空出盡時。央行指未來全球金融巿場仍將高度倚賴美元資產。

美國軍方於周日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議會通過關閉荷莫茲海峽,市場擔心,國際油價衝破每桶100美元,市場準備迎接恐慌情緒,照理說當下是避險需求最熱烈之際,比特幣不漲反跌-1.4%,黃金下跌-0.55%。美軍襲擊伊朗之後,6月22日中東股市全線開高,以色列TA-125指數上漲1%,創歷史新高,沙烏地阿拉伯股市上漲1%,科威特股市上漲0.7%,卡塔爾股市上漲0.7%。這次不是大砲一響,黃金萬兩,而是戰爭開打日,利空出盡時。

市場共識就看油價能漲多少

根據歷史經驗與模型推估,油價每上漲10%,會對美國CPI造成約0.15%至0.4%的短期增幅,且如果油價漲幅大、持續時間長,對CPI的推升效果會更加明顯。聯準會主席鮑爾曾表示,油價每上漲一桶10美元,CPI年增率大約會增加0.2%,六月份NYMEX原油截至6月23日盤中已累積23.72%漲幅,所以六月的FOMC按兵不動不是沒有道理的,估計七月美國CPI年增率才會反應最近油價上漲的影響。所以油價看多應該是多數的市場共識,現在就看能漲到多少。

美國在空襲伊朗之後,釋出沒有進一步的空襲計畫,等伊朗的電話,6月23日金融市場沒有出現恐慌性殺盤,於是COMEX黃金出現高位狹幅震盪的利多不漲訊號,4月22日是這波金價見到最高點的3509.9美元,3500美元似乎是整數關卡的壓力。之前金價突破3000美元之後,華爾街投行繼續加碼上調目標價,一度喊到4000美元,四月是川普對等關稅的發動點,後來六月美債違約議題搶鏡,再到伊朗的核議題成為地緣政治風險的焦點,但是金價沒有再創新高,處在3180美元到3441美元之間震盪,是盤頭?還是中期整理?

避險需求重回美元與美債

回顧這波金價從2022年10月的1636.4美元起漲,歷經31個月累積超過一倍的漲幅,應該是有資金逢高調節,但還沒有明確的訊號正式進入波段轉折,所以應該會有一段時間進入高位的多空反覆測試期,類似2020年8月到2022年10月的中期整理。

如果黃金如推測進入到高位、長時間的震盪期,那麼市場避險商品剩下比特幣、美元與美債,而比特幣在6月20日盤中也曾一度從平盤附近快速下跌,情況類似金價對於美軍空襲伊朗的利多不漲,所以比特幣可能跟隨金價一同進入中期整理,那麼避險需求將重新回到美元與美債。

美元與美債難以被替代,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經濟實力、法治與資本自由、金融市場深度、信用穩定性和強大的全球網絡效應。即使面臨美國債務問題、政治爭議或競爭貨幣的崛起,全球仍有超過60%的外匯儲備為美元資產,其中美債是最主要的載體。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金融巿場仍高度倚賴美元資產

各國持有美債,不僅為了資產安全,也方便國際支付與資本流動,台灣央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只有美元資產才能胃納全球超額儲蓄,去美元化不容易,基於五大理由認為在可預見未來,全球金融巿場仍將高度倚賴美元資產,分別是「優異的債信與流動性」、「穩健的外國投資者持有比重」、「穩定的再融資規劃」、「監管與金融創新助益」、「全球金融資產的定價基石」。

美國近期通過的穩定幣監管法案(如GENIUSAct),對美國國債(美債)市場產生了深遠且多層次的影響,以美元或美國國庫券為擔保的穩定幣市場快速成長,部分短期國庫券需求已由穩定幣市場吸收,有機構預估到2030年,為發行穩定幣對短期公債的需求可能成長至1.2兆到2兆美元,進一步增強美元的支配地位… 閱讀完整內容
理財周刊2025/6月 第1296期

本文摘錄自‎

美元美債難崩黃金可能見頂

理財周刊

2025/6月 第12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