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背後的台灣盟友

雲端霸主AWS自研晶片 挑戰輝達地位

亞馬遜背後的台灣盟友


雲端霸主亞馬遜AWS,正默默築起自己的帝國,以自研晶片為核心的策略,逐步挑戰輝達龍頭地位。在全球AI競賽步入供應鏈主導的新時代,AWS首選台廠,共同搶食AI基礎建設商機。

文/劉志明


當輝達(Nvidia)市值衝破四兆美元、成為AI晶片王者的同時,另一端的AI巨擘也正默默築起自己的帝國。市值高達二.四兆美元的雲端霸主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從未停止擴張版圖,正與台商積極合作,共築AI龍頭霸業。

不同於輝達聚焦硬體晶片與CUDA軟體生態,AWS走的是「自研晶片+白牌伺服器+資料中心垂直整合」的路線,一條費用控制更嚴、靈活度更高、目標更明確的路線。

今年五月,AWS在台灣舉辦「創新戰略發布會」,正式對外宣示其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基礎建設戰略將全速前進。AWS為何選擇台灣?除了製造實力,還有「文化默契」與「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而這場全球AI競賽,最終將是供應鏈競賽,而台灣正悄悄站上最關鍵的位置。

AWS的AI戰略早在二○一五年就已布局,當年斥資三.五億美元收購以色列AnnapurnaLabs,開始發展自家晶片。短短幾年,Graviton、Inferentia、Trainium三大晶片系列成形,甚至在二四年底推出Trainium2,單顆晶片運算效能號稱媲美輝達H100,但成本只有四分之一。


AWS拚自研晶片蘋果罕見站台背書

AWS的野心不僅於資料中心,更延伸至邊緣AI與客戶神經網路處理器,預計二六年推出的終端晶片將導入智慧手機或物聯網與自動化場域,實現從雲端到邊緣的全面布局。這不只是為了AI伺服器的效能,更是要建立一個「不依賴Nvidia」的AI生態體系。

而蘋果也來助陣,二四年十二月AWS的雲端科技發表大會上,蘋果罕見地為AWS晶片背書,宣布「AppleIntelligence」的訓練作業採用Trainium2與Graviton4平台,訓練效率提升四○%,能耗降低三○%,被視為非輝達AI伺服器產業的重要拐點,更是AWS晶片實力的展現。

由於台灣具備全球頂尖製造實力與高度客製化彈性,擁有完整的供應鏈,也成為AWS伺服器擴張的核心基地。業界人士指出,AWS喜好與台廠合作,源於當初投資以色列的晶片研發公司;以色列AI技術能力延伸自國防工業基礎,然而中國與以色列周邊敵國友好,因此以色列先進技術與材料的工程師,在研發階段早就有去中化的意識,更願意找台商合作。

雖然在商言商,中國廠商報價比台商低,AWS也會找中國廠商合作;但有業者透露,原本AWS與全球第二大銅箔基板廠商生益科技合作生產PCB,但今年二、三月中國廠商產品不合規停止出貨一個月,相關訂單也立刻轉到台灣的金像電、高技生產,這也讓兩家公司近三個月的業績屢創歷史新高。

加速去中化 轉單效應催生台廠黑馬

近期,去中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日前,AWS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首席應用科學家王敏捷表示,「AWS亞馬遜雲科技上海AI研究院將正式解散。」這些訊息顯示出,在AI領域的發展,AWS與台商的合作將會更為密切。

AWS另一個受矚目的策略,是拒絕品牌伺服器商,選擇直接向ODM與零組件廠下單,自行整合成完整AI主機,實現效能最大化與成本控制,台灣的供應鏈正是這個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細數台廠的AWS供應鏈,從上游的晶片設計製造(台積電、世芯︱KY)、PCB產業(台光電、台燿、金像電、高技、金居)、連接器與電源供應器(台達電、貿聯︱KY、良維),到網通設備(智邦)、檢測設備(鴻勁、泓格),再到雲端服務(昕奇雲端、伊雲谷),一路串接,讓AWS依賴「可靠、速度快」的台灣供應鏈在AI浪潮中茁壯。

在自研晶片領域上,世芯︱KY堪稱台灣打入AWS核心晶片設計的傳奇代表,從沒沒無聞,變成台股股后,這家晶片設計服務公司,至今已參與Trainium、Inferentia至Trainium3的IP開發與設計服務,是AWS的AI晶片自研化的關鍵協力廠商。值得一提的是,AWS於二四年直接投資世芯︱KY私募,金額達到五.三五億元台幣,顯示雙方是長期策略合作。

伺服器性能提升,必然仰賴高頻、高速、高散熱能力的PCB材料。台光電長期與AWS合作,供應主機板基材,採用自家M8低損耗材料設計,與輝達H100等級主機板技術比肩。台光電第二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估Trainium2全年度出貨達百萬片,有助於台光電維持領先地位。

台燿則是後起之秀。雖起步較晚,但在M8與M9材料的研發上已取得關鍵突破,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逾三成,外資高盛預估,台燿有機會成為AWS第二供應商,市占約一○到二○%。


▲未來雲端中心省能源技術是重中之中,台達電與AWS合作將更密切。陳俊松/攝

世芯堪稱傳奇台光電技術比肩輝達

金像電也是Trainium2的PCB板主力供應商之一,今年每季出貨量從原本五萬片暴增至二十五萬片以上,已成AWS供應鏈重要支柱。目前金像電的AI伺服器與網通業務占營收超過八成,上半年營收成長近四成;富邦證券研究部預估,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上看十五到十七元。

長期與AWS合作的PCB廠高技,憑藉高良率與客製化設計能力,多次承接來自AWS緊急轉單,尤其是在中國PCB廠生益科技產品不合格、訂單轉單效應下,今年第二季營收暴增,市值半年內翻倍。高技今年資本支出超過十億元,是過去的三倍,未來持續大擴廠,今年下半年每月業績年成長都將超過二倍,是成長動能強勁的小型PCB公司。

若未來AWS的晶片再升級,必須在AI伺服器上導入ABF載板的運用,法人預估,欣興將正式打入供應鏈,進而擴大市占率,近期股價也是默默轉強。

而在PCB廠持續擴產下,生產PCB設備的大量,未來業績也持續增加。大量董事長王作京指出,大量科技在AI伺服器和半導體檢測設備的新應用上取得突破,主動研發結合相機與軟體功能的鑽孔設備,能將拍到的影像傳回電腦,並由電腦判斷鑽針應放置的位置及鑽孔深度。該技術已運用於PCB生產設備與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未來隨著AI伺服器的PCB層數增加,將持續擴增新設備,帶動業績成長力道持續強勁。

而AI伺服器功耗動輒上千瓦,傳統氣冷與UPS系統無法負荷。AWS推出液冷系統IRHX,與高效能源模組一體化設計,台達電正是此轉型的最大受益者。台達電提供完整的雲端資料中心整合方案,包括UPS、整合各類液冷、氣冷模組,以及邊緣運算電源整合等,已成AWS資料中心建設主力廠商。隨著AWS在美國、英國、台灣等地建設資料中心,法人估計台達電將迎來連續兩年好光景。

AI雲端運算帶動資料傳輸頻寬暴增,交換器與高速光模組需求飆升。智邦十年前就成功打入AWS白牌交換器供應鏈中,成為四百G以上高速產品的核心供應商;尤其以設計彈性高、產品可客製化而受AWS青睞,目前已合作多款交換器模組,並朝向更高速八百G到一.六T的高速網路傳輸交換器,未來還有望切入光電整合模組,發展省電與速度快的CPO關鍵零組件,拓展毛利率更高的AI伺服器利基市場。


台達電提供解決方案 未來兩年看俏

由於AWS持續自研晶片,晶片生產的品質就非常重要,興櫃股王鴻勁的IC測試分選機,也成為關鍵設備提供者。鴻勁是全球IC分選機前三大廠,由於AI等先進製程晶片堆疊的層數愈來愈多,當晶片進入測試站時,測試機大電流發送,就會導致IC元件發熱,若不能即時在IC表面做溫控,會造成晶片損傷;此時,就需要鴻勁的溫控系統來維持晶片品質。外資AletheiaCapital研究報告預估,鴻勁年底轉上市掛牌,市值有望入選台灣五十成分股,成為法人青睞的新秀。

除了鴻勁提供AWS晶片檢測設備外於AI機櫃的溫溼度及電力數據,必須即時呈現在中控中心,以協助客戶節約能源、預防保養及安全防災;同時監測機櫃、防止非法入侵。台灣工業電腦廠商泓格,有優良的溫度控制檢測設備,鴻勁是它的大客戶,而未來雲端中心都需要導入相關設備,業績也具備高成長的契機。

AI雲端新戰局供應鏈成勝負關鍵

AI伺服器對高速連接器與供電模組需求暴增,貿聯︱KY與良維承接對AWS主機高頻、高壓電線材訂單,今年全年營收都是高成長,也是AWS供應鏈的受惠股。

AWS追逐AI霸業,並不是一夜之間崛起,而是在資本密集、技術領先、供應鏈整合三大支柱下穩步向前,雖然輝達目前仍稱霸AI晶片,但AWS正在以性價比與平台整合能力,打造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而這場AI雲端新戰局,真正的輸贏,將不在單一公司身上,而在整條供應鏈。

當AWS選擇以台灣為其資料中心擴張、AI伺服器白牌組裝、先進PCB材料的首選之地,也宣告全球AI競賽進入「供應鏈主導」的新時代,而台商將是未來AI巨擘搶占商機最大戰略夥伴,也是最佳幕後功臣…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5/8月 第743期

本文摘錄自‎

亞馬遜背後的台灣盟友

《財訊》

2025/8月 第7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