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AI並非最佳解! 台灣新創常犯的3迷思

調查2:台灣新創的挑戰與解方


今時今日,台灣新創圈依然存在許多長期未解的挑戰。

根據《數位時代》創業大調查的結果顯示,創業家目前最關注的經營課題,前3名依序為:「開拓市場與獲取新客」(67.7%)、「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37.3%)、「找資金,維持健康的財務管理」(29.7%)。這與10年前的調查結果(即2015年創業大調查)幾乎相同。

迷思1〉拚出海
資金、人才扛得住?先摸透需求再揚帆


「往海外走這件事情,對我們是高度不利的。」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觀察,過去20年是素人創業的黃金時代,可惜台灣並未出現太多成功的大型創業案例,與台灣深受語言限制、海島生活、國際化程度不高的環境相關,以及強大的製造業供應鏈竟也成為一個阻礙,「網路無國界,但我們的生活有國界,在新創市場就失去了主導性。」

創業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顏漏有也指出,目前更多的台灣新創企業選擇開拓海外市場,相對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建議新創除了研擬市場的進入策略外,應評估是否有適合的人才及足夠的資金。

「在資金取得方面,鼓勵新創企業積極考慮如何吸引適合的國際投資者,特別是在目標海外市場有一定連結及資源的投資者,透過此方式能降低開拓海外巿場的風險,並有助於加速新創企業成長。」顏漏有表示。

關於進軍國際市場的時機與策略,每家台灣新創的答案也應該視情況而定。


「每個團隊的題目屬性、商業模式與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都不同,很難用一套標準來說台灣新創適合怎樣的出海計畫。」AVA天使投資平台創辦人方俊傑表示。理論上,市場飽和度在創業初期是可以預估的,「假設創業家評估台灣市場最多只能達到新台幣3億元的規模,那麼在最一開始就要考慮拓展海外第二市場;但如果國內市場規模達1,000億元,這時候談海外市場就顯得過早,可能會資源錯置。」

此外,新創選擇海外市場時,需要考慮該市場是否具備足夠的需求,以及是否有合適的夥伴協助推動業務成長,而非盲目跟隨潮流。

「近期一家智慧製造新創公司,協助客戶建立 AI 模型使用情境,可觀察到其策略是跟著台廠製造商走。」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負責人、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舉例,該新創公司逐步往越南、泰國、日本等地拓展,透過無程式碼(no-code)平台幫助客戶快速部署AI應用,針對垂直市場(vertical market)進行數位轉型並與硬體大廠合作,為自己在海外找到成長動能,是近期值得關注的動向。

簡立峰也點名一家新創團隊犀動智能(Aiello),專為旅宿業打造AI智能助理,在今年10月完成最新一輪500萬美元募資,主要用於日本與東南亞市場的海外擴張,「犀動智能現在走日本旅宿業是滿有機會的,專攻勞力密集的產業,用AI解決當地嚴重缺工的根本問題;而且日本有幾萬家飯店,市場量體就擺在那裡,有很多事可以做。」

迷思2〉追AI
不盲從主流,專注自身核心競爭力


開拓市場之餘,創業家們也普遍擔心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是否跟上市場需求。

「現在,沒有一家公司不是AI公司。」達盈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林桂光直言。比起AI技術應用,新創團隊更應該專注於「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及「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林桂光認為,「AI在近期確實很流行,人人都在討論,但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有些新創的核心競爭力根本不是AI,那就不必一直提到AI。」站在創投的立場,關心的是一家新創公司是否能幫客戶解決核心痛點,而且採用適當方法來達成目標。

「重點不是跟風AI,而是你的商業價值有沒有展現出來,避免利用這些技術進行誇大不實的宣傳,這是每一位創業者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溫紹群指出。

創業家對自身定位不夠清晰,也體現在其他方面。「台灣能夠真正開發出產品的(product)公司很少,大多數只是在做專案(project)而已。」林桂光分享看法,達盈每年平均審查600多個新創案件,經常發現一些看似表現不錯的新創公司,有技術、有服務、有業績,卻缺乏實際的產品,「專案與產品在本質上有區別,產品才有規模化的可能,可是很多台灣創業家沒辦法分清楚。這種認知盲點,對創業者來說很危險。」

迷思3〉錢好找
失誤零容忍,備戰IPO最少3年起跳


除了拓展市場與獲客、產品敏捷迭代,向外尋找資金銀彈、確保公司營運穩健,也是每位創業家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在今年的創業大調查結果,47.8%的新創表示,由於公司財報或現金流狀況不理想,從而影響了募資進度;同時,41.3%的新創與投資人之間未能談到滿意的估值,其中不乏一些進入成長後期、近期有IPO計畫的新創公司。

「台灣新創在過去1年的獲投金額分布,100萬美元以下的成交案件大概占30%,200萬美元以下的占比接近50%,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投資案件約占13%。雖然大型投資案的數量較少,但對於整體投資金額的貢獻近7成(68%)。」台經院研究六所副所長范秉航指出,這樣的情況合理,「能夠成功募資的新創,本來就是鳳毛麟角。」

林桂光也提出,募資本來就困難,每一個估值背後都代表投資人對新創公司的未來想像,「當你的公司規模達到一定階段,而市場或投資人認為你的成長空間有限,或者你的海外故事其實做不出來實際成果,自然就無法給出高估值。」

如果遇到現金流不足的狀況,募資過程就會更加殘酷。因此,建議新創團隊時刻注意現金流與公司治理,盡可能提前6個月以上準備募資,以免落入青黃不接的窘境。

尤其是即將「轉大人」的新創公司,更需要謹慎管理財務。「中、後期新創,我們都會把它當成是一般公司看待。」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新創事業服務團隊負責人陳薔旬表示,新創公司在準備上市時出現延遲,通常不外乎是幾個原因,例如營收和獲利不如預期、內控制度未達標準,以及推測這些新創公司在設立股權架構時,原先的計畫是到海外上市,後來改變策略希望回台上市,而調整股權架構需要時間。

「新創往往低估了上市前的準備工作。」陳薔旬指出,上市(櫃)前需要經過一段內部控制制度專案審查,必須遵守台灣的相關法令,再加上新經濟的收入模式與傳統會計認列有很大不同,必須及早討論,「所以原則上,假設要在台灣IPO,應該提前3年的時間來準備,3年已經是很緊繃的時程,中間的每一步都不太能失誤。」


閱讀完整內容
數位時代2024/12月 第362期

本文摘錄自‎

跟風AI並非最佳解! 台灣新創常犯的3迷思

數位時代

2024/12月 第3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