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減脂10週健身攻略

身為一位健身教練,我在電影產業裡負責的工作,就是幫助演員演繹出電影中最具代表性、擁有敏捷身手的角色。一如湯姆‧ 希德斯頓在推薦序中所寫的,我為他們安排的這些訓練,是為了確保觀眾不會有出戲的感覺,還有為了賦予演員完成電影拍攝所需要的能力。

我除了當過湯姆的教練,幫助他拍攝《洛基》、《夜班經理》和其他電影作品外,也當過丹尼爾‧克雷格的教練,為他的五部龐德電影安排訓練(從《007 首部曲:皇家夜總會》到《007:生死交戰》)。我還訓練過《美國隊長》的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奇異博士》的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侏羅紀世界》的布萊絲‧達拉斯‧霍華(Bryce Dallas Howard)、《星際大戰》的約翰‧波耶加(John Boyega)等許多演員。直到現在,我仍持續透過我的「5-2 智能健身」方法,訓練與我合作的頂尖演員,幫助他們飾演需要擁有良好體能狀態的角色。

我這套「智能健身」的宗旨,純粹是為了提升客戶的體能表現,而非整體美感。我經常對與我合作的演員說,外貌升級是提升體能表現的附加價值。健身最重要的是感受和享受;如果你能樂在其中,持之以恆地去做你所需要進行的一切鍛鍊,這些付出就會由內而外的反映到你的外貌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和情緒層面的健康上,而非只聚焦在身體的變化上,可以讓你用更全面、更永續的方式健身。

「10」不僅是一個有圓滿之意的數字,我與演員合作時,在電影開拍前的訓練,通常也是以「10 週」為框架,針對他們所飾演的角色安排訓練。10 週通常足以讓演員的身體和心理,都蛻變成運動員的狀態。對你來說,10 週也足以讓你運用同樣的訓練方式,練出理想的體能狀態。我會告訴你,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見解和振奮人心的建議,訓練你在銀幕上看到的那些演員。


感覺得到,也看得到的成果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個人目標─可能是減脂或減重、增加肌肉量,或提升身、心的整體狀態─這本書都能幫助你在10 週內取得實際的進步。我發現,要改變你的習慣,並體會到健身帶來的整體成效,就是需要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做完這個計畫,你一定感覺得到,也看得到它所帶來的成果。

我們都喜歡來點挑戰。無論你是健身新手,或是中、高階好手,這本書都很適合你。也許你以前從未想過健身這件事,也許你想改變自己在健身房的鍛鍊方式,抑或是你想突破現有的健身狀態。歡迎大家一起挑戰這個計畫,我會告訴你這個計畫的架構,以及它簡單、好遵循的執行守則。

頂尖演員的激勵小語

在做這份計畫時,你不只會面對身體的挑戰,也會面對心理的挑戰。正因為如此,我才會在這10 週的計畫中,穿插許多鼓舞人心的激勵小語,因為我知道,走在這條路上,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多麼重要。我希望這些放在每一章的開頭,來自頂尖演員的背書,可以鼓勵你堅守這份挑戰,可以讓你知道,已經有其他人親身見證了這套計畫的驚人成效。

我也會把訓練演員時,對他們提到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全都告訴你,確保接下來的10 週內,你能得到最大的收穫。這當中會包括挺過惡名昭彰的6 週訓練,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沒什麼堅持下去的動力。另外,就跟我在訓練演員一樣,到了第10 週,我同樣會為你安排一個具有轉折性的鍛鍊菜單,我的許多客戶會對這樣的安排感到意外,但這樣的安排能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驚人的成長。

雖然你應該要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執行這份挑戰,但我鼓勵你不要把目標侷限在數字的變化上,請盡可能以廣義的方式定義你的目標。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減重,就不要規定自己非得要減到幾公斤,因為萬一你發現自己比那個數值重一點點,就會認定自己失敗了、沒有達成目標,不會對自己這一路上的進步給予肯定。更何況,說不定你的目標是改善心理健康,讓自己有更好的感受、活動和呼吸狀態,而它們都不是你能輕易用數值衡量的東西。

準備迎接閃閃發亮的自己

朋友和家人是你有力的援軍,能支持你度過某些艱難的時刻,所以讓他們知道你要進行這份健身挑戰會為你帶來很大的助力。在挑戰期間,能跟健友,或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健身,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結伴運動會是你堅持下去的一大動力。不過,你不一定要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正在做這份挑戰。這樣你在完成這份挑戰時,就有機會從10 週未見的人口中聽到最悅耳的讚美:「哇,你看起來就像是變了一個人。」而渴望聽見這個讚美的念頭,也會成為你的一大動力。你整個人會看起來閃閃發亮、煥然一新。就外表來看,你的體態或許會變得比較好,步伐也會因為成就感變得比較有力、充滿自信。除此之外,你的生理機能也會產生變化,即使這些變化無法用肉眼看見,但你體內的一切機能,一定都會因為這份挑戰更有效率地運轉。

「5-2 訓練法」

我在我的第一本書《好萊塢頂尖教練的5-2 鍛鍊計畫》中,就向大家介紹過「5-2 訓練法」,這套訓練法是我鍛鍊客戶的主要方式,因為我認為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客戶最好的成效。接下來的10 週,也會以這套訓練法安排鍛鍊的內容。每次的鍛鍊都會包含五個肌力訓練動作,以及幾段間歇性有氧運動(持續時間會落在2 到5 分鐘之間,視你在計畫的哪個階段而定)。

相較於一口氣做完有氧運動,把有氧運動拆成數個短暫的片段,穿插在肌力訓練動作之間,能讓你的鍛鍊內容更活潑、有趣,因為你會不斷變換活動的方式,根本沒有時間感到無趣。另一方面,你還必須思考接下來要做的動作,這也能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不會覺得那麼累。你會覺得短暫的有氧運動比較容易做到。我想任何人都會覺得自己可以做2 分鐘的有氧運動(到這份挑戰的尾聲,時間會拉長到5分鐘),但如果要你一口氣做20 分鐘,你大概就會覺得自己辦不到。

有些人會覺得他們是有氧人,不想碰重訓;有些人則會覺得他們是重訓人,不喜歡做有氧。可是,這套訓練方法把兩方整合在一起,能讓你做到均衡的鍛鍊。

請注意,在這10 週裡,我會逐步拉長穿插在肌力訓練動作之間的有氧運動時間─我認為你可以做到時,就會把時間再延長一分鐘(這部分請參見每週一開頭的「鍛鍊架構」)。以第一週為例,當週鍛鍊架構後方所寫的「5-2」,表示你在肌力訓練動作之間,要做2 分鐘的有氧運動。不過到了第九週,也就是這份計畫強度最高的階段,你的當週鍛鍊架構就會變成「5-5」,要做5分鐘的有氧運動。但,有氧時間的長短,還是可以視你的運動類型稍做調整。

我的客戶都很喜歡這些鍛鍊,因為它們快速又有效,每次的鍛鍊時間大概會落在30 到40 分鐘左右(我有增加有氧時間的話,時間會稍微長一些)。除此之外,鍛鍊前你還會用10 分鐘暖身,鍛鍊後也會花10到15 分鐘伸展,但整體來說,你還是能夠很輕鬆地把這整個健身的過程融入你的日常。

每週的訓練規律

每週的訓練規律都很相似。星期一練腿(我知道大家都討厭練腿,所以我把它安排在星期一,這樣練完,你這週就不用再去想它了),星期二練上半身,星期三做動態伸展,星期四練核心,星期五練全身,星期六自由活動,星期日是休養身心的日子。我會用這樣的規律安排每週的訓練─我也是用這樣的規律訓練我的客戶,因為它能讓你的肌群得到休息和修復,如此一來,你才能為下一次的鍛鍊做好準備,持續提升你的體能狀態。

歡樂星期五

星期五應該歡樂一些,我想讓你用大量的腦內啡迎接週末。因此,每個星期五,我都會從你當週的練腿和練上半身菜單中,各選出幾個動作,整合成一份練全身的鍛鍊菜單。我訓練演員的時候也是這樣做,這表示這一天他們要做的,都會是他們已經很熟悉的肌力訓練動作。也就是說,星期五的鍛鍊會讓你覺得很親切,因為你的身體已經知道每個動作該怎麼做,不必再去練習新的動作。你應該會覺得自己能更輕鬆、更快速和更有效率的完成這些動作,並因此感到快樂。你會與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連上線,這對你的健康和健身成效都有莫大的幫助。

做點小變化,增添新鮮感

我設計的這套鍛鍊,能讓你在健身這條路上穩健地持續進步。每一週,鍛鍊菜單都會根據前一週的鍛鍊內容稍做調整,讓你的身體在熟悉的訓練規律下,逐步提升鍛鍊的強度。隨著計畫的推進,你會感覺到自己愈變愈強大,這份感受對健身很重要,因為它多半會增加你健身的動力,讓你更願意持之以恆地貫徹這套計畫。

每週略有變化的鍛鍊菜單也能避免你感到無趣。有些人很喜歡每週都做相同的鍛鍊菜單,因為這能讓他們充分掌握自己的訓練進度,他們喜歡這種規律為身、心帶來的安定感。不過,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我們都喜歡有點變化,因為這能增添新鮮感,幫助我們保有興致和熱忱。有變化的鍛鍊菜單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即使你每週都會練到相同的肌群,但隨著鍛鍊動作的些許差異,你練到的肌肉還是會略有不同,這對你在健身上的進步很有幫助。

話雖如此,但你也不會想要每週訓練的變化過大,所以你會發現我在設計這份計畫時,動態伸展和練核心的動作不會週週變動。動態伸展和練核心的菜單會每三週變化一次,第1 ∼ 3 週做第一套動作、第4 ∼6 週做第二套動作,第7 ∼ 9 週則做第三套動作(至於第10 週的安排,我就賣個關子,等你自己去揭曉這個驚喜了)。這樣的安排應該能讓你獲得最好的成果。

起身行動、接受挑戰吧!看看在這10 週裡,你可以造就什麼樣的結果。就跟人生中的任何事一樣,想要有所收穫,就必須先有所付出。我設計的這份挑戰很有彈性,不論你處在什麼樣的狀態,只要你想要精進自己的體能,都可以反覆利用這本書所介紹的內容,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體能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怎麼使用這本書


訓練當下,知道自己即將進行哪些鍛鍊非常重要,所以我在訓練客戶時,都會把鍛鍊菜單寫在白板上。雖然我無法親自訓練你,但我仍希望對你而言,我設計的這套10 週挑戰「智能健身」計畫,會是一個淺顯易懂又好上手的訓練方式。請勇於把這本書帶到健身房,或是任何你健身的場所,把它當作你的「智能健身」行動白板。它能提醒你每天要做哪些鍛鍊,也能幫助你一目了然的掌握每週的訓練內容。每週的最後,我都有統整一份表格,把所有的訓練項目一一列出。

貫徹計畫和落實動作是關鍵

如果你想要在這個挑戰中,得到最大的收益,請務必按照整份計畫的安排,依序完成這10 週的鍛鍊,不要打亂它們的順序,也不要跳過任何一週的鍛鍊。我希望你在進行這項挑戰的過程中,能感覺到自己愈變愈強健,一旦你調換或跳過了其中幾週的鍛鍊內容,就無法體會到這種日益精進的過程。我也建議你,做每一個訓練動作時,都要詳閱其示範圖片和說明文字,盡可能落實該動作的每一個細節;這麼做不僅可以確保你練到正確的肌群,也可以降低你運動傷害的機會。

在這份挑戰的架構之下,其實還保有許多可依個人喜好和狀態調整的彈性。比方說,在「5-2 訓練法」中,你可以自行選擇要做哪一種有氧運動;或是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時候,你可以自行安排做哪一些活動,幫助你休養身心。等到你挑戰到第7 ∼ 9 週,我還會額外教你幾個練核心的動作,讓你在星期四練核心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提升訓練的多樣性和新鮮感。

如果你以前從未有過健身的習慣,或許會不太清楚自己該怎麼把這些訓練融入你的日常。我的建議是,晨訓是最好的選擇,一大早就完成訓練,你就不用擔心因為工作或生活中的各種事務,放掉某幾天的訓練(不過,就如我在第七章所寫的,假如你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放掉哪天的訓練,也千萬不要為此感到罪惡,因為這就是人生,總是會有些出其不意的事情找上我們)。

依照你的程度調整這份挑戰

這本書適合各種程度的人:無論你是剛接觸健身的人,或是已經有中、高階健身底子的人,這份挑戰都可以依照你的程度做調整。這份挑戰裡的每一套鍛鍊,甚至是每一個訓練動作,都可以藉由重複次數的多寡,分為三個不同的等級。你在每天鍛鍊菜單的一開頭,都會看到下面的這三個方框,提醒你,要讓訓練達到你需要的強度,你必須重複做這些動作幾次,或是必須在多少時間內完成特定的重複次數(相較於重複次數,有些人比較喜歡用完成動作的時間來控制鍛鍊的強度)。

你進行這份挑戰幾週後,或許就會想要把鍛鍊的強度,從初階推升到中階,或是從中階推升到高階。這三個不同的等級,也能讓你在再度挑戰這套計畫時,以不同的鍛鍊強度,持續提升自己的體能狀態。

選擇你的負重量

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的負重能力。在選擇你的負重量時,請想想你認為自己在做這個訓練動作時,可以承受的最大負重量是多重,然後,把這個重量減輕25%,可能才是你真正的最大負重量。永遠都要用你能力所及的負重量進行訓練。如果你用某個負重量做幾次動作後,發現自己可能無法用這個負重量完成整組動作,就先把負重量減輕到可以完成整組動作的重量,這樣做並不會減損你這次訓練的成效。爾後,如果你又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挑戰這份計畫,一定會發現,你在做相同的動作時,能承受比第一次還重的負重量。

每週訓練的每日鍛鍊訣竅

因為每週訓練的架構和規律都一樣─星期一練腿,星期二練上半身,以此類推─所以接下來我針對每日鍛鍊的重點,整理了一些能幫助你完成這份挑戰的訣竅… 閱讀完整內容
增肌減脂10週健身攻略:超過400張示範照片,10週完整訓練菜單

本文摘錄自‎

增肌減脂10週健身攻略:超過400張示範照片,10週完整訓練菜單

西門.瓦特森Simon Waterson

由 采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