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就像剝洋蔥
對每個人而言,這都是一段特別的旅程。我經常在課堂上講,我們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次的訓練營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來說,都是不可複製的一次相聚。當課程結束時,我們回到自己的生活,這段短暫的緣分就此結束。
在課程開始前,我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希望能夠更好地解決大家關心的問題。在問卷調查中,我們把收集的問題歸類後,發現了大家關心的問題排序。
大家最關心的是親密關係問題,也就是情侶關係和夫妻關係。其次是親子關係和父母關係。
親子關係指的是我們作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父母關係指的是我們作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互動。
此外,是同事、朋友這樣周邊的社交關係。最後,大家比較關心的是自我關係。也就是我們和自己的關係,涉及很多關於自我成長方面的困惑和煩惱。
日常生活中,對我們影響最深的往往是身邊的人,跟我們最貼近的是親密關係;然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父母和親子關係;其次是朋友、同事關係。我注意到,在問卷回饋中,絕大多數同學反映:自己與外圍互動的關係對自己影響最深,只有少部分人會把邊界問題歸為自我關係(即自我成長、自己內在深層次情緒),這讓我比較意外。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我成長就像剝洋蔥一樣,從外界一層一層剝下去,剝到核心我們會看到,所有跟他人互動關係出現的問題,根源都來自我們自己。接下來,我會帶領大家一起慢慢體會這句話。當生活中出現了越界的問題—無論你越了別人的界限,還是別人越了你的界限;無論你干涉別人還是別人干涉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沒有跟自己處理好關係。
我在課堂上做過一個比喻,我們在生活中的界限,就好像家門口的草坪邊界。它是家的前院,我們有沒有在草坪上豎起圍欄,保護界限不容侵犯?有沒有宣示主權,去表明「這塊地是我的,只有得到我的允許,別人才可以踏進來,每個人都必須尊重我的所屬權?」
我特別能理解,為什麼大家認為絕大多數問題出在親密關係、父母關係或親子關係上,而不是出在自我關係上。我們和自己的內在衝突往往不明顯察覺到。特別明顯、容易讓我們感知到的,往往是外在的互動關係,一些天天和我們見面、產生交集的人,比如我們的老公、孩子、爸爸、媽媽和朋友。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會慢慢把每一種關係都理清楚,釋放掉外界的干擾,回到和自己的關係建設中。
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成長
我們無論學習任何理論想要成長,花時間、花精力、花心思聽課、消化,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我們希望學到的東西,能夠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對面臨的煩惱、問題有所幫助;能夠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課程中,很多例子來自同學們自己的問題。
在案例分析中,可能不會很快出現你最想了解的部分,但也不要心急。有時候,我們從別人的問題中,也可以學到非常多東西。別人提出的問題,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或者生活中沒有,但是從在別人問題的分析中學習。
大家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自己的生活被別人過度干涉和踐踏邊界;第二類是我們干涉、控制別人的生活,我們成為邊界的踐踏者、破壞者。
這些狀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收到的回饋也比較集中。有同學坦誠描述了自己侵犯伴侶邊界的事情:「在婚姻中,我經常沒有安全感,總想看對方的手機,對方也很介意,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一點小事就容易發脾氣。對方說了,我也不願意改變,這讓對方更生氣。我覺得自己一直處於不放鬆、很緊張的狀態。我已經三十四歲,還沒有生孩子。」
對於第一類問題,很多同學在課程上提問:究竟怎麼判斷別人侵犯了界限?很多人對這些的標準非常模糊。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判別方法,那就是看別人是否侵犯了我們,問問自己的感受就知道:
你感覺舒不舒服?
你的身體有沒有變化?
你的情緒有沒有變化?
當你有身體和情緒上的變化時,就代表可能對方越界了,至少對方的態度讓你很難受了。
有同學提到,他在公司忘了帶鑰匙,同事跟他說了好幾個「應該」:應該去辦公室拿一下鑰匙;應該把東西拿到辦公室,走的時候就不用再回來;應該怎樣、怎樣,發表了很多類似教導性的「應該」言論。
這位同學留言問:「老師,這算不算是侵犯界限呢?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其實,這位同學報名來聽課,他在提交問題的時候,特地把這件事情交上來,顯然這件事已經讓他不舒服了。所以,大家要明白:當你意識到你很介意這件事情,這件事情讓你不舒服了,雖然從時間維度來看,已經是過去式了,但你仍然感到難受,就可以非常肯定,這是你感覺到被侵犯邊界的事。
這是我們判斷自己是否被侵犯的方法。
有人會隨意評判別人的外貌,見一面,不是說你胖了,就是說你黑了,要麼就說你的衣服搭配不好看。
當我們有任何情緒上的不舒服、不自在,都代表我們的內在感受到被別人侵犯界限。我們無形的氣場被別人破壞了,他走到了我們安全感的範圍之內,這是非常容易判斷的標準。
對於第二類問題,如何判斷我們的言論是不是侵犯到別人了呢?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侵犯別人界限的事情,卻以為自己在做好事。
很多父母給孩子做飯,做的根本就不是孩子愛吃的。孩子可能說了很多遍不愛吃,父母還是端到孩子面前,因為父母認為這樣的飯有營養,這就是侵犯界限,但是父母自己不覺得。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清楚何時侵犯了別人的界限,也有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標準。你要去察覺和觀察對方的反應,看一下對方是欣然歡喜、舒服的狀態,還是有點遲疑,或者不高興已經寫在臉上了。
像我們判斷自己一樣,當你感覺不舒服的時候,你被侵犯了界限;當別人感覺不舒服時,我們就已經侵犯了別人的界限。
剛剛提到的總是侵犯伴侶邊界的那位同學,她說在婚姻中沒有安全感,總看對方手機,對方都已經明確地表達自己很介意、很生,他已經感覺到被侵犯,甚至用憤怒、很強烈的情緒反應來表達不滿了。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別人在向你示威,在告訴你,「你侵犯到我了」。我們需要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扮演了令人討厭的角色,我們成為侵犯別人界限的人,這樣的覺知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學在各種場合問過同樣的問題:「老師,我知道,我也懂,我完全明白你講的是什麼,可是我做不到。」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是因為我們以為自己足夠意識到問題,實際上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對問題的認識比較膚淺、不到位,才會在真正行動時執行不起來。
有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多麼糟糕;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行為模式,對自己、對別人的傷害有多大。
認知是所有改變的第一步
我們一起學習,如何透過更好地溝通、更好地拒絕、更好地設立底線、更好地自我成長,一步一步建立起邊界,讓自己活在安全當中。
在這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大家需要去做覺知和觀察的工作。
如何去判斷自己是否被侵犯了界限,如何去判斷自己是否侵犯了別人的界限,這是大家需要學習的第一點。觀察的過程當中,請大家越細緻越好。
有同學提到:「在婚姻中,老公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總以他的父母、姐姐為先。為了幫助他姐姐,不惜犧牲我和孩子的利益,這讓我很不能接受。」一個空泛的問題很難讓人看到問題核心。你說你的先生總是以父母、姐姐為先,其實我並不知道,什麼叫「他總是以父母、姐姐為先」。這是你的看法和評論,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不知道。「他為了幫助姐姐,不惜犧牲你和孩子的利益」,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時候,我們的認知會欺騙我們。跟伴侶吵架的時候,我們都容易把話說得很絕對、說得很極端。也許吵架的源頭是對方盛湯的時候,放了你不愛吃的蔥,然後你從「你怎麼放蔥,我說了很多次你都不記得」,一直吵、吵、吵,到最後變成「你永遠都不愛我,你從來都不在乎我的感受」。
這中間有非常多的細節,如果只把最後的結論丟出來,讓它持續地徘徊在腦海中,我們會出現一種錯覺,會非常容易陷入受害者情結中,我們的大腦只記住了最後一句話:「他永遠都不愛我,永遠都不在乎我。」
剛才的問題中提到,「他不惜犧牲我和孩子的利益,只是為了幫助他姐姐」。也許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實的,但是你仍然需要覺察,把導致這種感受的細節找出來、寫下來。整理的過程非常重要,它可以讓我們覺察到,邊界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另外一位同學的例子比較具體,她提到「我看別人的手機」,這是非常明確的侵犯別人邊界的事情。你需要把感受細化成清楚的、具體的事件。在這種狀況下,再來聽課學習原則和練習,就會容易得多。
覺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們泛泛地表達問題,會出現一種幻想,以為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不斷被別人侵犯界限,可能意識不到自己也在侵犯別人的界限。很多人認為,我們的邊界問題是存在外面的:
我的親密關係被踐踏了,在夫妻關係中,我的另一半不尊重我;在父母關係當中,父母不尊重我們、干涉我們;在婆媳關係當中,對方的父母不尊重我們;下一輩兒子、媳婦不尊重我們。
我們經常會陷入迷思中,覺得自己好可憐,為什麼受傷害的總是我?為什麼他們會不懂邊界來侵犯我?
有一位同學提交了一個問題,他的問題很典型,他說:「老師,如果我學習了邊界的問題,可是我周圍的人沒有學,我的另一半沒有學習,我的父母沒有學。我改變了,他們依然用過去的方式來對待我,依然會侵犯我的邊界,我該怎麼辦?我豈不是白學了嗎?我怎麼透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個問題在所有的自我成長中都會遇到。我改變了,對方卻沒有改變,最終的事情會有改變嗎?聽起來有點拗口,但是真的很多人有這個困擾。我們經常會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我們被侵犯了邊界,我們被忽視了、被輕視了,我們沒有被對方尊重,我們沉浸在被傷害的感覺中。
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無論是否沉浸在上述過程中,是否能夠理解這種關係,請大家試著用一種更開放的心態,先放下自己受傷害的感覺,試著在陳述的問題中思考:我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分子?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越親近,越傷害
生活中,跟我們關係很近的人,打擾我們的邊界最多。
我們在跟陌生人交往的時候,更容易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你是一個溫文爾雅、很有禮貌的人,生活中從來不罵人,也很尊敬別人,常被人稱讚「教養好、有道德、有內涵、有品味」。在跟陌生人的相處中,我們有很大的機率,會碰到別人用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觀、方式來對待我們。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很可能被一個流氓破口大罵。
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離我們很近的生活圈,代表的意義就不同了。一個修養非常好,待人處事溫柔優雅、尊重他人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在他的親密關係、父母關係或者朋友關係中,頻繁被對方用極度粗魯的狀態,和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致的狀態對待,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有一句古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和人在一起,其實深層次是頻率的匹配。
講兩性關係時,不同的老師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但是大家都會有一個共識—夫妻在一起,如果能夠長久,那麼兩個人內在能量頻率一定非常匹配,至少差距不大。從根本上來說,他們是相配的,才能長久生活在一起,否則是不可能的。父母關係也如此。有人說,「父母不能選啊」。父母是沒辦法選,但是是否和父母長期處在比較親近的狀態,是有得選的。
我們發現,邊界問題在很親密的關係中,往往反覆出現且持續很久,而不是一兩次偶然的行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它提醒你,在這件事情上,你絕不可能是純粹的受害者,這是大家需要覺察的功課。我們要去看一看,在陳述的問題當中,我們到底是不是純粹的受害者。
什麼是純粹的受害者?偶然發生的事件往往出現在陌生人中,你沒有辦法控制和選擇,它就發生了,它跟你沒有任何關係。這時,你是純粹的受害者…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