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社交恐懼症?還是內向?

一想到要跟他人互動,內心就會擔憂,有人形容此為內向或害羞,也有人描述自己為社交恐懼,這有什麼不同呢?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最大的差別在於表現強度與功能影響。

撰文/廖泊喬


▲圖片/Pexels

在路上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反應呢?遠遠看見便大聲招呼?默默注視著對方等對方看見?或是低頭走過裝作沒發現?

內向害羞的人最不想遇到這種狀況了。有些人可能光是想到要打招呼,便會感到「社交恐懼」,更何況還要開啟話題閒聊,除了消耗能量外,還可能消耗情緒。若是實在有各種原因不想相見或無法相認,現今有手機可作為偽裝工具,又可以假裝忙碌打電話,又或是低頭側身滑手機,似乎都能有效避開相見招呼的場合。

而過去沒有手機的時代,古人們怎麼做呢?《清明上河圖》中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答案。

《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在其中一個路口,發現了其中兩人有趣的互動:一人騎著馬,由僕童隨侍向右前行,而他的臉卻似乎向左看望,跟著眼神的方位看過去,原來是另一位先生。這位先生似乎準備要往畫的左下方走去,只露出了不到半張臉,另一半卻被擋住了。仔細一看,原來遮住他的,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而是他用來擋臉,左手握著的是一把和臉差不多大的扇子!

《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是北宋繁華熱鬧的眾生相。這位先生以扇掩面,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是因為欠錢遇到了要打招呼,會尷尬?或是有其他原因不適合、不方便打招呼?有些人通常在他感覺要進行社交時有種恐懼害怕感,會不會是因為這樣才用扇子把臉遮住?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樣用扇子遮臉的動作便稱做「便面」,便於遮擋著面容的意思,宋代人們對此習慣文化感到稀鬆平常,《清明上河圖》便也把它呈現在畫中。

或許大家很羨慕當時「扇子」的作用,尤其對於社交感到恐懼的人,更是如獲至寶,如此一來,不需要裝作低頭滑手機,也可以避掉尷尬了。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便面」的由來

說到扇子作為「便面」,更早可以回溯到漢代的張敞。張敞是一位地方官員,做過幾個大大小小的官,政績不錯。他會是因為內向害羞或因社交恐懼而想要拿起扇子呢?在班固的《漢書張敞傳1 》中,將他描述成一個沒有良好儀態與威嚴舉止的人,說他幫太太畫眉毛「張敞畫眉」,也特別寫到了他的這個面向:

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

原來,張敞下班後所去的地方,是附近的妓院酒館,可能是為了不引人注目,他要馬伕駕著空車前行,自己騎在馬上用扇子來遮臉與駕馬。唐代的顏師古為這一段下了註解,他寫到:「便面,所以障面,蓋扇之類也。不欲見人,以此自障面則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由此可以猜想,張敞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去聲色場所,因此才這麼低調,用扇子遮住臉。

因此,張敞可能不是內向害羞,也不是社交恐懼,他只是不想讓人家發現自己即將前往的所在。然而,走在路上,我們是否也想如同張敞,期待一路走過沒有任何人認識自己?同樣地,我們也期待,聚餐時能不參加就儘量不去,開會時能不發言就不要發言,能不面對人群就不面對人群,當個透明人就很好。一想到要跟他人互動,內心就會擔憂,有人形容此為內向或害羞,也有人描述自己為社交恐懼,這有什麼不同呢?


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社交恐懼症在醫學上可能是精神疾病,屬於焦慮症的一種,主要原因在於若當這些症狀表現明顯,影響日常的生活功能時,便可能為疾病。若是「內向」(Introversion),則會被歸類為個性的一部分,兩者在程度與主要表現上,有許多不同。

社交恐懼症的主要表現是:擔心被其他人觀看、審視或評價。因此,害怕自己成為焦點、擔心出醜、感覺旁人發現自己在緊張、想像可能丟臉或尷尬的情境,這些都來自於擔心被其他人觀看與評價。

因為害怕被觀察,因此避免了許多社交活動;因為擔心被審視或被負面的評價,因此儘少表現、說出自己的想法。由於這些焦慮、不安、害怕等感覺,出現了一些身體不適(心跳加快、心悸、胸悶、想吐、胃痛、腹瀉、冒汗、肌肉緊繃等)的表現,也因此主動迴避了社交的情境。這些焦慮與實際狀況不成比例,不會隨著時間拉長而緩解,且影響到了日常生活,這便可能是「社交焦慮症」。

內向是個性與特質的一部分

內向與害羞是個性的一部分,面對陌生環境時,較為害羞的人會有所擔心而不敢開口說話,若是慢慢熟悉,便可逐漸適應環境。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也常較為沉默,在一些獨處的活動中反而會感到自在、有充電感,內向的人傾向於有更多的了解後才發表觀點,因而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人與環境。

內向的人仍有社交活動。在互動上,內向的人較偏愛與熟悉的友人相處,相對於一群人活動,更傾向一對一的對話;在內容上,內向的人更在意自己與對方的內心感受。因此,內向的人仍然享受社交活動帶來的樂趣,只是過多人或過於耗能,需要多一點的時間重新充電復原。而內向的人,他們的這些表現,是一個人的特質,不用特別評價是好或是壞。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最大的差別在於表現強度與功能影響。社交恐懼症會對自身產生許多負面的標籤與評價,這些來自於過往人際互動的負面經驗與挫敗感覺,因而影響到個人的自信與自我表達能力。內向的人則是安於現在自己的樣態的。另外,社交恐懼症常與憂鬱症同時出現而相互影響,

社交恐懼症的原因與治療

社交恐懼症與許多因素相關,基因遺傳只是其中之一,且僅能解釋一部份原因。其他還有過往的負面或創傷經驗、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異常、短期或長期的壓力等,都會影響社交互動時的情緒或症狀表現,或讓社交恐懼症狀的表現更為顯明。

大約十個人之中會有一人,曾經有過社交恐懼症,而有大約一半的人自認為內向。大部分是從青少年階段開始有相關表現,可能有些學生在面對同學或老師的時候會較容易閃躲,或是對於上台表現極度害怕,都可能需要多花時間陪伴理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社交恐懼症與內向的人有時會藉喝酒來幫助自己「壯膽」,因為對他們來說—喝酒後可讓自己說話更為流利、情緒放鬆外,也讓本來瞻前顧後的事情更能放膽去做。然而,喝酒僅有當下可能有的好處,長期飲酒對身體的影響,或是對腦部以至於情緒的負面影響,都是一開始無法預料的。

面對社交恐懼症,藥物治療調整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明顯的效果,非藥物治療中,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則被認 是可行性高、效果明顯的治療方式,認知行為治療的一切技巧包含暴露療法、認知重建、放鬆訓練與社交技巧訓練。其中的首要目標,便是把社交恐懼症中的想法一一爬梳整理起來。

認知重建,是檢驗自己對害怕情境的想法及其背後的信念,旨在找出其中較為不合理的信念與過度的思維過程。比如說,某一次要上台報告,事前就想著可能在台上會出糗、會發生錯誤,事後則不斷回想自認報告不完善或做錯的部分。但這些所謂的「做錯」,便需要繼續深思:其中佔有的比例有多少,影響又有多深?會不會其實不傷大雅、其他人不一定在意?這些主題值得盤點討論,在此過程中,便可發現自己最在意的點,試圖找出解方取代或提前避免。或許,下次再提到自己有社交恐懼症時,多問問自己這幾個主題!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4/10月 第562期

本文摘錄自‎

你是社交恐懼症?還是內向?

張老師月刊

2024/10月 第5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