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宜蘭林間秘境

小滿將至,五月的台北已微微冒汗,讓人想在週末找個涼快又滿眼綠綠的森林住住,消消暑。離台北最近的森林在哪裡呢?可能就在宜蘭。

文 _ 胡可文 圖 _ 胡可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photo AC 、Cheerimages 設計 _ 陳巧廷 / 旅讀


從台北坐火車,抵達羅東站後搭上排班計程車,上車後即報地名,要去三富休閒農場。親切老實的司機回說知道後,自述是在地人,語氣緩緩說著羅東舊歷史,並建議:「車站附近有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可以去看看。」

在市區轉了一下後,經過綠油油的稻田與仁山植物園的路標,便駛入農場外的停車場。停車場側有堵石牆,牆內的樹向外伸出枝枒,向內望去,有條空橋廊道,像通往另一個世界。

回歸自然,啟動都市逃離計畫

或許是聽到車聲,一隻虎斑犬從空橋迎客而來,人犬照面後,彷彿獲得通行許可,虎斑犬在空橋閃邊讓客先行。不過一牆之隔,在懸空的廊道便聽到蟲鳴鳥聲,進到大廳櫃檯,裡面還有隻大白狗懶懶躺著,原來剛剛在門口守候的是來探聽的前哨犬啊。

說到幾隻駐店犬,櫃檯表示,本著回歸自然的經營理念,休閒農場內還有其他自由散步的昆蟲動物,也歡迎旅人帶寵物犬一同入住。並叮囑我們,盡量不要邊走邊吃,否則易引來動物搶食;又餐廳外的清澈湖泊與石板路叮囑,遇到猴子的話不要驚慌、不要靠近,牠們會自然離開。

「猴子?」我們不禁露出驚訝的神情,這裡的樹林這麼野啊?

「好像有個家族住附近,但不是每個人都遇得到,看運氣啦。」

大廳其實在二樓,樓下有供應早晚餐和下午茶的餐廳。午茶的甜點不錯,坐在窗邊或廳外,靜看湖邊樹影都好。餐廳外有清澈的湖,可見到紅白金肥的魚兒悠游,見到遊人便攏聚過來,三兩鴨鵝在湖面漂著、岸邊逛著,人與天與地與動物,在同一空間相遇而不違和。

住宿區的紫屋館跟欒樹館,房外有一兩公尺高的樹植形成自然圍籬,從房內向外看一片綠,從房外看又保有隱私。室內樓高較一般建物來得高,像進入山洞,灰色模板的牆面有些濕冷。穿過幽暗的長廊,透著天光找到房間,一開門便見到落地窗外整片綠油油,陽光微微照入室內,即使在人造建築內仍有自然森林中的快意。走到落地窗向外望,室外有小院,還有清澈的小水池,那水池不僅隔開遊人,也隔開了在樹間飛躍的動物。室內水源來自山泉,甘甜柔潤、涼而不冰。洗臉洗手、沖澡時都像被甘露觸撫,很溫柔。


猴王現身! 森林奇幻冒險

若要前往林間生態步道,可走到湖對岸,順著路標一路前行。原以為需要走一段距離才會進入森林,沒想到才三兩步路,便置身於樹林中,既有濕地的野生蕨類,亦有高壯筆直的大樹,樹叢間有三五顏色繽紛的蝴蝶飛舞,妙的是幾乎沒有蚊子來叮咬。沿路還有幾個大溝沼澤水塘,有棉繩架起的木樁欄杆,樁上坐著帶點微綠像玉石的小蛙、有布滿浮萍的小池,也有清澈見底可讓小朋友抓蝦的淺水池,細看水邊濕岩上,還有很小很小的不知名蛙和小蟹。

走回湖區樹林時,有陣不尋常的樹枝擾動聲,心想可能是松鼠吧,定睛一看,竟然是灰灰毛茸茸的猴子,抬頭往更高的枝葉望去,三五猴子各據枝枒,從這樹飛躍至那樹,陣仗以待,欲將我們圍住。再往遠一點的低樹叢處望去,似乎有一家族,大大小小聚在那樹叢之後—運氣真好呀, 竟然遇到整群猴子!

這時,有隻貌似猴王的大猴,不知從何方越過密林,跳到我們面前幾步遠,躬身舉頭張牙呼喊示警,似要擋住來客去路。見我們保持距離不敢向前,牠便靜下來在欄杆上搔頭,與我們對望幾分鐘後,才往原來躲著猴群的樹叢竄去,這時各據枝枒的眾猴早已撤離,原來猴王也懂使緩兵之計啊。

螢光微微,尋覓夏夜之夢

晚餐後,重頭戲是賞螢。白天幾乎沒見到其他住客,遇到的動物比人還多,正好奇會遇到哪些人,便在集合點見到幾房帶小孩續住的旅客。原來他們昨天已在農場內逛過了,今早沒退房,白天到附近的仁山植物園、新寮瀑布步道健走。真是太神奇了,是什麼魔力讓這幾家人再續住一晚呢?廿四小時的等待,外加一夜住宿,這代價不小呢。

「小孩子很開心,說還要再來一次。」「難得剛好時間對得上,要不然就要再等一年了。」

這時,一位自稱大象先生、穿著兩棲動物協會上衣的大叔登場,在大象先生的紅光帶領下,大人和小孩都進入了一趟難忘的夏夜之旅——沒有光害,沒有路燈,一路只有微弱的紅光,伴隨人聲的蛙鳴蟲語。


白天見到那些木樁上像是玉石的小蛙,原來夜裡會發出螢光指引路徑。到了螢火蟲的沼澤棲地,蟲兒像發光的小白點,靜靜地一群群從沼澤飛起又沉下,沉下後又再飛起,假如夜色不夠深,還看不見它們的蹤跡。

除了這一大群飛舞的螢火蟲,大象先生還帶著大夥兒一步步搜尋各樣昆蟲小蛙,細細解說,那已入夢鄉的鳥兒、求偶的蛙、蜥蜴、淺水裡的蝦、藏在不同樹枝葉子背面的昆蟲,都像揭秘藏寶圖似的讓人無比興奮,怪不得小朋友會那麼開心吵著要再來一次啊。

隔天早上,回羅東車站之前,我惦記來時司機的建議,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逛逛。園區占地遼闊,既可鳥瞰舊時林業歷史,又可管窺羅東發展軌跡。園區內有松羅埤,當時通稱檜木等高級木材為「松羅」,便稱此貯木池為「松羅埤」,除了松羅埤之外,園區內尚有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及舊火車站、鐵路、儲木場等歷史現場,既讓大眾體驗當時羅東林場的運作盛況,也可接觸當今所處的自然環境。

百年後的今天,太平山的經濟林業已結束,轉為森林遊樂事業。在宜蘭的這兩天,那滿眼綠意的森林、林間清新的空氣、四周的蟲獸叫聲、沿途所遇的動物昆蟲,以及令人大開眼界的夜晚—這留在休閒農場的初夏之夢,讓人回味再三啊,隔年就再去一次吧。

賞螢須知

1 蟲獸動物易受驚嚇, 相遇時盡量不要驚擾牠們。

2 用手電筒照路時須罩紅色玻璃紙,避免光害干擾螢火蟲求偶。

3 此處螢火蟲並非坊間照片所見的黃光,而是白光點,手機攝影不易,建議以錄影方式拍攝。

4 濕地或沼澤區步道濕滑,入夜行走需格外留意腳步。
閱讀完整內容
《旅讀》2025/5月 第159期

本文摘錄自‎

發現心臺灣_探索宜蘭林間秘境

《旅讀》

2025/5月 第1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