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碗好吃的陽春麵,通常都在自家巷口。我心目中最好吃的麵,當然是基隆的「暖暖麵店」。以前我口袋有點閒錢,就會去吃一碗麵。因為有閒錢的機會不多,因此特別珍惜每一口滋味。 撰文:裴偉 文字與資訊整理:林亦君、陳涵茵 攝影:何宗昇 編輯:周彥甫 設計:張達偉 Profile 裴社長 《鏡週刊》《鏡文學》董事長,因曾任《壹週刊》總編輯兼社長,自此被眾人稱為「社長」。平日吃遍美食,又常向餐廳名廚請教,在《裴社長廚房手記》出版後成為暢銷美食散文作家,目前正在籌備以小吃為主題的第三本書。

▲老客人到阿田麵一定點全套,把滷鴨蛋和好吃的肉片一網打盡。(七〇元/全套)
把麵放進深漏勺中,然後放進滾水中煮,他專心地看麵熟了,做出「切切切」。 記憶中基隆暖暖這家陽春麵, 麵上頭會有兩片豬肉,我每次都會請老闆多放點油蔥, 然後儀式般先吃掉那兩片肉,再把油蔥和韭菜、豆芽拌開,趁熱把麵吃下。老闆說那個湯頭是用每天一早搶到的豬頭熬煮出來的,那個香味真是無法形容。 同樣的陽春麵滋味,我後來搬到台北, 一直沒有找到。直到我在《壹週刊》擔任總編輯的時候,有一次同事找我去大橋頭附近吃麵,一吃,就是這個味道。老闆叫阿田,店不大,暗暗的,可是東西好吃又單純,只有湯麵、乾麵兩種選擇,麵上放了一、兩片肉,比基隆暖暖的肉片厚,但同樣好吃。印象中沒有店名,也沒有全套、半套的說法,這家店就是「阿田麵」。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的時候要排隊,現在還是要排隊,而且已經是名店了。不過,老闆阿田不在了,後代接手,但是東西一樣好吃。我那天去排隊的時候,看到煮麵檯前的年輕人,熟練地把麵放進深漏勺中,然後放進滾水中煮,他專心地看麵熟了,做出「切切切」的涮掉水分動作,才把麵倒扣入碗如小山丘,然後再把另一勺豆芽倒扣在麵上,淋上油蔥料、祕製醬料,加上肉片、滷鴨蛋,澆上高湯,一碗全套陽春麵完成。這種切仔麵的做法我從小看到大,每次都會莫名的感動。 阿田麵排到了才能點餐,所謂全套就是乾麵或湯麵加瘦肉和滷鴨蛋,半套則是瘦肉鴨蛋擇一。我為了喝餛飩湯,那天吃全套乾麵,加一碗燙青菜,所謂燙青菜,其實就是綠豆芽拌油葱,我深愛此味,這家的油葱太好吃了,滿滿的古早味。
阿田麵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4巷20號 電話:02-2556-0927 營業時間:10:00~15: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公休。
賣麵炎仔以麵為店名,他的湯麵是好吃的,聽說他的湯頭以雞肉、豬肉與內臟煮成,十分清甜。 另一家好吃的麵店是「賣麵炎仔」,它也在大橋頭附近。台北的老市區真的有許多好東西。很多古早味的筒仔米糕、燒麻糬、碗粿都在這一區。這是小麵店,和阿田麵一樣也是老店,還得到米其林必比登推薦。 它除了麵之外,白斬雞、紅燒肉、花枝、沙魚煙、豬肝、生腸、腰子都有人愛,下水湯也好。比較像小有規模的黑白切小吃店了,不像阿田麵更為簡單、味道一致。

▲「花枝與豬肝」的火候正好,鮮嫩中帶著甜味。(100元/份)

▲我最愛的「紅燒肉」,皮脆肉嫩,還是老店做得夠味。(100元/份)
不過賣麵炎仔,以麵為店名,他的湯麵是好吃的,聽說他的湯頭以雞肉、豬肉與內臟煮成,十分清甜。不過我因為愛喝以雞肝、雞胗、雞心組合的下水湯,後來都點乾麵。我一個人來都是一碗乾麵、一碗下水湯,小菜則永遠是一盤紅燒肉,一盤燙豆芽、韭菜,分量已足。除非很多人來才會加點白斬雞和花枝、豬肝等。 不管是阿田麵或賣麵炎仔,現在都是排隊名店。想吃都要花點時間排隊。大家可能愛的就是這些店堅持的古早的味道吧。
賣麵炎仔金泉小吃店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安西街106號 電話:02-2557-7087 營業時間:07:00~14:30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陽春麵盛滿感動,趁熱吃
鏡週刊
2025/11月 第47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