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4期
電商龍頭亞馬遜,用來送貨的無人機,裡裡外外、超過四十顆的連接器,都是由一家總部位於汐止、擅長利基型連接器的台灣公司——正淩所供應。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3期
你或許不知道泡泡瑪特,但可能知道很熱門的角色Labubu。這家靠販售盲盒玩具起家的公司,市值早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超越玩具巨頭孩之寶(Hasbro)三倍多。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3期
六月中, 美國在台協會發文提醒民眾準備防災包,挑動大眾敏感神經。綜合七月五日的末日預言、俄烏戰爭,以及剛爆發的以伊與中東戰事,「防災包」一詞迅速登上熱門關鍵字榜,更實際轉化為銷量。
他不寫程式,卻創辦 OpenAI。 他被賈伯斯說「很差」,卻讓微軟願意砸下百億美元投資。 他不是天才工程師,而…
山姆.奧特曼並不知道,他把全部時間和心力在一款仰賴與無線通訊服務業者達成交易的產品時,史蒂夫.賈伯斯正在蘋果公…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2期
包小柏為早逝的愛女包容打造了AI分身,讓女兒以另一種形式,陪伴在自己和妻子身邊。然而這件事也讓他走出第二條人生曲線,將自己的傷痛轉化為全新的商業模式,陪伴更多痛失摯愛的人們,一起走出悲傷。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2期
論醫院,中醫大附醫連續九年蟬聯全台醫療本業最賺錢的醫院。論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在最新出爐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皆位居全球前五百大,台灣排名僅次於國立台灣大學。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1期
華為正成為中國突破美國科技封鎖、實現科技自主的代名詞。華為是怎麼辦到的?為何能成為黃仁勳口中「中國最可畏的科技公司」?我們需要先了解華為的本質:它不是為了賺錢而存在,而是為了勝過美國。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1期
對沖投資的核心是,透過相反或相關性低的投資來抵消風險,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六月初,韓國總統李在明的當選,再度證明,亞洲國家正大量展開對沖國際政治的布局。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0期
一個月內簽下四張新保單,對資深保險業務員來說,不算太難。但如果是連續達標361個月、也就是持續超過30年呢?這是今年63歲的新光人壽行銷副理吳玉秀,放眼台灣保險界,少有人能企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