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浙大軍團憑什麼造出AI之城?

中國矽谷〉不只孕育DeepSeek 「杭州七龍珠」崛起


撰文‧黃煒軒

今年一月二十日,川普正式上任美國總統,同一天,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了AI大模型DeepSeek R1。隨後,川普的「對等關稅」席捲全球,而DeepSeek異常「高效」的AI開源模型,則在華爾街和矽谷掀起了滔天巨浪,它在資本市場投下的「AI典範轉移」震撼彈,效應仍持續至今。

就在DeepSeek轟動全球的差不多時間點,今年農曆過年期間,在中國央視春晚,一段由機器人跳著中國北方民俗舞蹈「扭秧歌」節目,引起了市場關注。這名扭腰擺臀樣樣來,動作宛如真人舞者一般靈動的人形機器人,出自中國知名新創「宇樹科技」。

兩個看似無關聯的事件,卻意外將一座近年相對低調的城市,帶到鎂光燈前。

這座城市,不僅孕育了DeepSeek,孵化了宇樹,也在過去幾年間,陸續「長出」許多中國具代表性、乃至全球知名的AI與機器人新創公司,例如以研究腦機介面著稱的新創「強腦科技」,以及專攻機器人研發的「雲深處科技」等。

這座城市,名叫杭州。

曾經,杭州在十多年前中國電商迅猛發展的年代,因阿里巴巴集團落腳在此,而被稱為中國的「電商之城」。十年過後,它已悄然改頭換面,甚至在DeepSeek暴紅後,被英國《經濟學人》盛讚是「中國矽谷」,匯聚了「杭州七小龍」等亮眼的AI新創公司。它,做對了什麼?


浙大扮人才庫

密度超越北京科研論文產量全球居冠

首先,是人才的供給。

根據有「中國版LinkedIn」之稱的脈脈,於二○二二年發布一份針對「人工智慧人才」的統計顯示,全中國最頂尖的AI人才,約有二四%集中在北京,杭州以十六.五三%緊隨其後,而一向被認為是「硬科技」之都的深圳,僅有六.一八%,連杭州的一半都不到。

北京雖仍小幅領先杭州,但若將人口數考慮進來,杭州常住人口約一千兩百萬,北京則高達二二○○萬,幾乎是杭州的兩倍。換句話說,若考量頂尖AI人才「密度」,杭州則反超北京,躍居全中國之首。

何以AI頂尖人才紛紛聚集杭州?坐落在西湖畔的老牌學府——浙江大學扮演了關鍵角色。

一八九七年成立的浙大,被譽為「中國的史丹佛」,也是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的母校。儘管在QS等世界大學排名中,浙大的整體聲譽並不若清華、北大兩大傳統名校,但在某些指標上,浙大近年已超越許多世界頂尖大學。

例如,根據國際權威機構Leiden的最新排名,浙大的科研論文產量位居全球大學之首,在高影響力論文的產量方面,更是僅次於美國哈佛大學。

浙大在中國AI發展史上,更具有特殊地位。據中國知名媒體《財經》指出,早在一九七八年,多數中國人對AI概念都還八字沒一撇時,浙大就已設立人工智慧的碩士班,並在二○一九年再度領先全中國,於大學部成立人工智慧的相關應用系所。

歷史的積澱自有其「 分量」。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年初對二四年AI三大國際頂級學會的被採納論文統計顯示,浙大被採納的作者人數達九○六人,排名高居全球第六,與北大齊名,在中國僅落後清大。而四十年的厚積薄發,讓浙大的「AI幫」在中國新創圈,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浙大軍團』在創業過程中相互幫襯,形成一張縱橫交錯的資源網路。」《財經》如此形容。

社群文化幫襯

務實風氣濃杭州招商官員也懂技術

除了浙江大學扮演人才庫,不少中國產業人士指出,杭州孕育AI新創的另一優勢,在於其相對開放與包容的「社群文化」。

對此,杭州七小龍之一、專攻AI室內設計的群核科技創辦人黃曉煌回憶,他十五年前從美國矽谷回來時,曾對比過杭州、上海、北京,乃至廈門、蘇州等地的創業環境,他發現,杭州政府對新創企業的支援力度更大,年輕人看待新創的態度也更加積極。

至於同樣號稱創業風氣濃郁的深圳,一名杭州創業家的觀察是,深圳雖然新創企業很多,但是整體社會氛圍並不具備「進窄門走遠路」的基因,「深圳的氛圍是『搞快錢』。」相較之下,多數中國媒體對杭州新創圈的評價,更多不脫兩個字:務實。

積極擁抱新創,且「務實不務虛」的態度,也反映在杭州政府的招商引才策略上。一段被不少中國媒體津津樂道的案例,是強腦科技創辦人兼CEO韓璧丞,當年被杭州政府「感召」的歷程。

韓璧丞曾在一場公開座談回憶,一八年,他人還在美國波士頓工作時,杭州政府派了一群人來找他,希望他能回杭州發展。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政府派來的人非常懂技術,「在我們交談的幾個小時裡,杭州官員沒怎麼聊杭州有多好,而是聊腦機介面技術,連講了好幾個該領域的最新研究。」他如此感嘆。

務實和高度專業之外,不少杭州創業家都指出,相較於其他省市,浙江和杭州政府也是出了名的「服務和效率導向」。一名杭州軟體新創業者就提到,杭州市政府有一項「同城工作不吃飯」的規定,「他們來開會,開完就走,但是事情都能有所推進。」


▲AI新創強腦科技創辦人韓璧丞觀察,不同於其他中國城市,杭州招募海外人才態度積極,方法更是專業且務實。取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網站

阿里資金奧援

資本、方向夠力孵AR眼鏡獨角獸

擁有人才、政府和社群文化的「加持」之外,推動杭州邁向「中國矽谷」的核心關鍵,也不能不提到阿里巴巴。

一五年時,中國正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彼時的浙江,也孵化出創業的四大勢力,被外界稱之為「創業新四軍」,分別是浙大幫、阿里幫、海歸幫及浙商幫。其中,阿里幫給創業者的奧援最具體,「他們有經歷、有資本,方向也比較明確。」《財經》這麼解釋。

譬如,最近中國新創圈點名的杭州「第七小龍」——AR眼鏡獨角獸靈伴科技(Rokid),由阿里前員工祝銘明創立,背後就獲得阿里的資金支持。

一位杭州雲端新創業者這麼觀察,相比製造業發達的深圳,阿里崛起的杭州,在以其為軸心的日積月累下,醞釀強大能量,畢竟「阿里巴巴彙集了一大批軟體、演算法與模型的人才。」正好說明了,杭州能在AI領域高歌猛進,阿里確實功不可沒。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5/5月 第1481期

本文摘錄自‎

中國浙大軍團憑什麼造出AI之城?

今周刊

2025/5月 第14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