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謝幕》股神最後一課:別和地緣政治作對

巴菲特謝幕》滿手現金不急進場


文●曹博凱

股神,謝幕。

已高齡九十四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第六十屆波克夏股東大會上,看起來仍神采奕奕,不如外界原本預期會縮短出席時間,他有說有笑全程參與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股東問答,從總經問題,到給年輕人人生建議,一如過去六十年一樣,侃侃而談。

結束之際,巴菲特突然宣布,「 我覺得, 時候已到, 格雷(編按:格雷.阿貝爾,Greg Abel,波克夏現任副董事長)該在年底前成為公司的執行長了。」他也重申,不會賣出手上任何一張波克夏的股票,會如預期將持股捐出。隨後,巴菲特在全場掌聲下步下舞台。

股神在數萬名股東前「開示」的畫面,將成為絕響。但他留給全球投資人一個未解的課題:波克夏持有三千四百多億美元鉅額現金,為何是現在?會有什麼布局?


▲巴菲特領導波克夏60年,預計將在年底前正式交棒,寫下總投報率5.5萬倍、年複合投報率20%的史詩紀錄。達志影像

買日股是看好「穩定之島」

出生於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菲特,始終認為地緣及政治動盪屬於短期風險,很少因政治左右他的核心投資策略。

但這一次很不同,我們看到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 對巴菲特投資策略已產生影響。畢竟巴菲特引領投資界的六十年裡,地緣政治的風險從沒像今天那麼高:中國的快速崛起,實力遠超蘇聯;美國正推動逆全球化,還得罪諸多二戰以來的盟友;俄烏、中東的戰事也難以平息。

最顯著的轉變,是他開始布局日本五大商社,首次以外國股票做為長期的主要持股。巴菲特自二○一九年開始注意日本的五大商社,當時美中競爭正逐漸白熱化,而後一路加碼至今。此次股東大會上,他也矢言「長時間內不會出售日本五大商社股票」。

巴菲特曾表明買入日股,是因為日圓相對便宜, 以及五大商社的特性符合他的投資原則。但他也在二三年賣出台積電時,承認「把資金配置在日本比配置在台灣」,讓他更安心,並解釋僅持有短短幾個月就放棄台積電,正是因為「地緣風險」。

巴菲特雖然錯過後來台積電因受惠AI的大漲, 但五大商社表現也不差,五年內的漲幅大約都在兩倍左右, 丸紅株式會社最驚人, 漲幅高達四三八%。

如果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雖然非巴菲特本意,押注日本的決策,再次凸顯股神的慧眼。除了日本相較台灣,更不受中國軍事威脅,如今面對川普關稅大錘,日本經濟體有足夠分量,展現出比台灣更強勢的談判態度。可以預期,最終談判結果,對日本經濟傷害應該不至於太大。

摩根大通今年初的一份報告也稱,「 在川普第一任時,日本就在動盪的美國外交關係中, 脫穎而出,堪稱『穩定之島』。」等於日本五大商社,同時對沖了中國的威脅,以及美國興起的保護主義。地緣避險效果,加上驚人的報酬,讓阿貝爾在股東大會上說,「 考慮持有日本股票至少五十年,甚至永久持有。」

巴菲特指標飆,非進場時機

這一次川普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股市,巴菲特手持的現金,不論金額或比例,都是史上最高的紀錄。巴菲特在大會上承認,現在現金部位確實相當高,而這不是為了給接班人阿貝爾留下子彈「做成績」,而是在尋找投資機會。

巴菲特判斷出手時機,一直很依賴股市是否估值過高。從著名的「巴菲特指標」來看,幾乎每次該指標快速攀升時,就是美股崩盤的前兆,而波克夏也會大幅增加現金比例(見三十八頁圖)。

網路泡沫時期,巴菲特因為估值過高,選擇不急著跟風,穩穩增加現金, 更在一九九九年的股東信中提出警告,「 投資者過度樂觀,標普很可能會進入失落十年」。結果泡沫破裂,巴菲特幾乎沒有受害, 標普五百在二○○○年代的回報率,扣除通膨後也趨近於零。

回顧近幾年,經歷過俄烏戰爭等接連地緣衝突的修正後,巴菲特指標又一路攀升,突破史上最高紀錄。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巴菲特從去年起,就大量出售股票,等待機會。

那麼,川普公布對等關稅造成的大跌,代表抄底時機到了嗎?在巴菲特眼裡,似乎時機尚早。

「從收購波克夏以來,我經歷過三次短時間內五○%以上的大跌。與歷史大崩盤相比,過去幾十天的下跌根本不算什麼,」巴菲特說。

若按現在經濟狀況,巴菲特指標超過一五九%就代表「嚴重高估」,而截至五月二日,哪怕經過關稅之亂的大跌,該指標仍高達一八九%。至少應跌至一一○%以下,才屬於低估區間適合進場。

不過,巴菲特指標終究有局限性, 不該只以單一指標,就誤解成巴菲特及波克夏將什麼都不做。當被問及會如何處置鉅額現金時,巴菲特表示,他一直在尋找投資機會,並希望減少手上現金——可能降至五百億美元。

這代表巴菲特其實有意願做出約三千億美元的投資,足夠把現在蘋果持股(編按:市值約七百多億美元)再提高三倍左右。但他也說,要大買特買,「明天就發生,是非常不可能的,但未來五年內,則並非不可能。」

五年這個數字,可能不是巴菲特隨口一提。回顧過去幾次巨大股災,巴菲特都花了好幾年準備,才讓他既避開風暴,又能在市場最恐慌時有貪婪的本錢。

例如巴菲特早在次貸危機出現約五年多前,就嗅到不對勁,神準的在○一年就完全清倉房地美;當時房地美表現不俗,但巴菲特已察覺房地美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隱藏著巨大風險。

清倉房地美後,巴菲特又一路囤積現金,當時市場也有跟現在一樣的質疑:「股市明明沒有不好,為何遲遲不出手?」

巴菲特當時的回答是,「我們準備好了獵象槍,只是找不到足夠大的大象。」最終,○八年金融海嘯席捲而來,滿手現金的巴菲特,大舉買入高盛、通用電氣,以及參與多起收購案,充分展現「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原則。


出脫蘋果對沖「川普風險」

從政治上看,五年也是很關鍵的時期——等於涵蓋川普整個任期。

巴菲特雖然在此次大會上,絕口不提川普,但他其實根本不信任川普。

一六年美國總統選舉,從來只在乎企業與投資的巴菲特,罕見為民主黨的希拉蕊站台,炮轟川普的經商和為人問題,特別是反對關稅政策,還曾挖苦川普,「讓猴子丟飛鏢選股,都會比買川普的股票賺更多。」

二四年川普捲土重來,巴菲特選擇守口如瓶,不為任何一邊站台。

但,不代表當年那個擔憂川普的巴菲特就不存在了。

去年中開始,巴菲特賣出超過一千億美元的蘋果股票,他宣稱是為了避稅,因為若賀錦麗勝選,資本稅負恐將提高,所以他提前售出。但巴菲特深層的考量,可能更全面:他售出蘋果同樣可以對沖川普上任的風險,因為如果關稅戰再起,供應鏈高度分散的蘋果會首當其衝。

股神的先知灼見,在今年完美驗證:蘋果今年以來已下跌近一六%(截至五月二日),表現還遜於標普五百。

反觀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其他主要持股,都是不太依賴中國市場,或是不太會受供應鏈亂流影響的企業,這些股票在巴菲特去年的大清倉中,也沒有任何變動。

阿貝爾在會上強調,未來波克夏在經營、收購公司或股票等方面,都將採用「與過去六十年來完全相同的理念」,顯示波克夏仍對自己的策略信心滿滿。

股神謝幕,時代翻頁。他留下的投資哲學,是穿越時代的智慧,在地緣政治風雲詭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增的當下,更顯彌足珍貴。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6期

本文摘錄自‎

巴菲特謝幕》股神最後一課:別和地緣政治作對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