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謝幕》滿手現金不急進場
文●曹博凱 股神,謝幕。 已高齡九十四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第六十屆波克夏股東大會上,看起來仍神采奕奕,不如外界原本預期會縮短出席時間,他有說有笑全程參與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股東問答,從總經問題,到給年輕人人生建議,一如過去六十年一樣,侃侃而談。 結束之際,巴菲特突然宣布,「 我覺得, 時候已到, 格雷(編按:格雷.阿貝爾,Greg Abel,波克夏現任副董事長)該在年底前成為公司的執行長了。」他也重申,不會賣出手上任何一張波克夏的股票,會如預期將持股捐出。隨後,巴菲特在全場掌聲下步下舞台。 股神在數萬名股東前「開示」的畫面,將成為絕響。但他留給全球投資人一個未解的課題:波克夏持有三千四百多億美元鉅額現金,為何是現在?會有什麼布局?
▲巴菲特領導波克夏60年,預計將在年底前正式交棒,寫下總投報率5.5萬倍、年複合投報率20%的史詩紀錄。達志影像
巴菲特指標飆,非進場時機 這一次川普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股市,巴菲特手持的現金,不論金額或比例,都是史上最高的紀錄。巴菲特在大會上承認,現在現金部位確實相當高,而這不是為了給接班人阿貝爾留下子彈「做成績」,而是在尋找投資機會。 巴菲特判斷出手時機,一直很依賴股市是否估值過高。從著名的「巴菲特指標」來看,幾乎每次該指標快速攀升時,就是美股崩盤的前兆,而波克夏也會大幅增加現金比例(見三十八頁圖)。 網路泡沫時期,巴菲特因為估值過高,選擇不急著跟風,穩穩增加現金, 更在一九九九年的股東信中提出警告,「 投資者過度樂觀,標普很可能會進入失落十年」。結果泡沫破裂,巴菲特幾乎沒有受害, 標普五百在二○○○年代的回報率,扣除通膨後也趨近於零。 回顧近幾年,經歷過俄烏戰爭等接連地緣衝突的修正後,巴菲特指標又一路攀升,突破史上最高紀錄。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巴菲特從去年起,就大量出售股票,等待機會。 那麼,川普公布對等關稅造成的大跌,代表抄底時機到了嗎?在巴菲特眼裡,似乎時機尚早。 「從收購波克夏以來,我經歷過三次短時間內五○%以上的大跌。與歷史大崩盤相比,過去幾十天的下跌根本不算什麼,」巴菲特說。 若按現在經濟狀況,巴菲特指標超過一五九%就代表「嚴重高估」,而截至五月二日,哪怕經過關稅之亂的大跌,該指標仍高達一八九%。至少應跌至一一○%以下,才屬於低估區間適合進場。 不過,巴菲特指標終究有局限性, 不該只以單一指標,就誤解成巴菲特及波克夏將什麼都不做。當被問及會如何處置鉅額現金時,巴菲特表示,他一直在尋找投資機會,並希望減少手上現金——可能降至五百億美元。 這代表巴菲特其實有意願做出約三千億美元的投資,足夠把現在蘋果持股(編按:市值約七百多億美元)再提高三倍左右。但他也說,要大買特買,「明天就發生,是非常不可能的,但未來五年內,則並非不可能。」 五年這個數字,可能不是巴菲特隨口一提。回顧過去幾次巨大股災,巴菲特都花了好幾年準備,才讓他既避開風暴,又能在市場最恐慌時有貪婪的本錢。 例如巴菲特早在次貸危機出現約五年多前,就嗅到不對勁,神準的在○一年就完全清倉房地美;當時房地美表現不俗,但巴菲特已察覺房地美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隱藏著巨大風險。 清倉房地美後,巴菲特又一路囤積現金,當時市場也有跟現在一樣的質疑:「股市明明沒有不好,為何遲遲不出手?」 巴菲特當時的回答是,「我們準備好了獵象槍,只是找不到足夠大的大象。」最終,○八年金融海嘯席捲而來,滿手現金的巴菲特,大舉買入高盛、通用電氣,以及參與多起收購案,充分展現「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