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挺過家庭破產、中年喪夫、巨債風暴
46歲的「黑媽」王姵文,走過家庭破產、中年喪夫、5000萬債務危機,從自身經驗出發,設計出實用的理債工具與陪跑方案,幫助更多人重建財務秩序,重新掌握人生方向。 文/廖君雅 你不可能邊哭邊還債,你要能看得見什麼時候可以走出來,那就是時間感。」46歲的「黑媽」(本名王姵文),將自身經歷化為養分,為身陷債務泥沼的人們,提供一套獨特的「陪跑計畫」,協助他們重建財務秩序,找回人生主導權。
成立「研究所」,推廣「理財先理債」 黑媽的童年一度衣食無憂,父母經營外貿成衣生意,家中豪宅配有泳池與球場,生活富裕。然而,好景不常,家中一夕間債台高築,讓她在高中便開始打工,替父親跑銀行軋票的場景,至今仍是她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母親驟逝,名下13間不動產竟一間都沒能保住。 而後,她轉而投入保險業務。不料,父親過世數年後,一紙法院的強制扣薪單突如其來,高達5000萬的巨額債務讓她挺著孕肚自學法律,花了五年時間打贏簡易庭官司,才擺脫這場天價債務的噩夢。
豈料,以為人生從此步入正軌,丈夫卻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她擦乾眼淚、強忍悲慟,用保險理賠金作為買房頭期款。同時,她考取多張理財專業證照,並成立「黑媽家庭經濟研究所」,積極推廣「理財先理債」的觀念,更實際輔導許多面臨財務困境的家庭與弱勢族群。 黑媽觀察到,許多中產階級看似收支平衡,每月房貸、車貸、卡費勉強繳清,實則財務體質脆弱。一旦遭遇突發狀況,例如工作變動或家庭變故,便會瞬間崩盤。相較於有政府福利資源和補助的弱勢族群,中產階級往往不願求助,又或者是不熟悉可運用的資源,心理防線也隨之崩塌。 「沒人想一開始就借錢不還,只是債務纏身時會『腦霧』,感到窒息。」黑媽指出,陷入債務困境除突發變故外,也常因過度槓桿,如信貸、無卡分期。現代人常忽略行動支付、購物平台分期等小額債務,這些看似月繳不多,但利率可能高達15%以上,導致債務像滾雪球般擴大,信用受損,每月都在「流血」。 黑媽強調,節流核心在於「降低頻率」或「降低額度」。她建議檢視消費紀錄(發票、帳單、明細),找出高花費或高頻率項目,決定是減少消費次數,還是每次少花一點。省下的錢,能用於「未來」資產累積。

▲擁有多張理財證照的黑媽(王姵文)經歷過扛債風波,目前是陪跑許多人度過債務枷鎖的財務教練。陳之俊 攝
三條路、四原則,從容掌握還款節奏 她設計出一份「債務整理表」,詳記債權人、借款時間、利率、月繳金額與剩餘期數,讓債務人看清「債務結束的時間」,重拾還款信心。她認為,債務人常感到孤單,她的工作更像心理師,鼓勵與引導才是理債的起點。面對無力償還的困境,黑媽不建議常見的兩條路:找法扶申請破產,或是找民間機構借更多錢。她提倡第三條路:先調整收支、善用工具,理順債務,並設定明確還款時間。 有了債務整理表,還需搭配她獨創的四大原則:「高變低、大變小、先小再大、多筆變少筆」。這不僅能掌握還款節奏,更能重建與金錢的關係。
一、高變低:將高利率換成低利率。 「高利率像糖吃多會傷身,要先降下來才不會惡化。」黑媽以「減糖」比喻理債。她建議,若名下有多筆高利貸款,如無卡分期、信用貸款、循環利息,應考慮轉換為中長期、利率較低的貸款工具,例如房貸、政策貸款或長期信貸,務必優先減輕利息負擔。 當然,這也需要現金流的支撐。她建議,如果銀行願意提供七年期的信貸,不必勉強在三年內還清,將條件談寬鬆一點,有能力再提前清償。 她分享曾遇過一個案,想將保單借款700∼800萬轉成房貸以降低利率。理論上高利轉低利沒錯,但保單借款無需月月還款;改成房貸後,下個月就得開始按月攤還。此外,房子在父母名下,年紀大再貸款需要保人,風險反而提高。因此,仍需視個案狀況評估,不能一概而論。
二、大變小:將壓力平均分攤。 「能夠喘一口氣,才有力氣繼續往前。」黑媽強調,若單筆債務金額龐大、每月還款壓力沉重,可與銀行協商延長期數、重新攤還,或申請較長期的信貸方案,將大額壓力轉為小額長期分期,有助於穩定現金流,避免再次陷入資金危機。
三、先小再大:從小額開始,累積成就感。 「你不需要一次解決所有問題,你只要比昨天更清楚一點、比上個月更少一筆,那就叫進步。」黑媽認為,從金額小但利率高的債務開始清償,一方面能快速降低利息支出,一方面也能在心理上累積成就感,建立持續還款的動力,再一步步挑戰大額債務。
四、多筆變少筆:集中管理、減少混亂。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欠了幾筆債,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她強調,零碎的債務更危險。多頭管理不僅容易造成遺漏,更可能因利息重疊導致負擔加劇。透過整合,將債務簡化為一至兩筆,配合固定還款計畫,才能有效掌握財務全貌。
擺脫債務枷鎖,重獲時間自由 「沒有時間感的還債,就像永遠跑不完的馬拉松。只要能看到終點,就會知道自己不是一直卡在谷底。」 黑媽分享,實務上她建議從收入、支出、資產和負債等四大象限一一釐清問題和找出解方。 此外,將目前金流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段。過去代表債務、稅金等應付項目;現在是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開支;未來則是投資、退休、長照等資產布局。搭配收支九宮格,細分日常支出,包括食衣住行育樂,最下排三格則設定為「債務、稅務、保險」。 但第十格最重要,因為前面那些都是現金流的調整,看起來像在準備未來,但其實只是應付現在。第十格才是人生方向,要開始去想「我未來要的是什麼」,這筆錢是用來實現目標的,不是只拿來救急的。」
她再次強調,節流的關鍵在於「降低頻率」或「降低額度」。透過梳理歷史消費紀錄,找出高頻率或高支出的項目,然後決定是減少消費次數,還是每次少花一些。這些省下來的錢,將成為累積「未來」資產的基石。 「欠債不是壞事,反而是證明自己有條件借得到錢。」黑媽強調理財先理債,平常就要建立好的信用分數,養大信用卡總額度以作為緊急預備金之用。若陷入債務枷鎖,也要有信心是可以找回財務的掌控權,這樣一來就不是冰冷的數字管理,而是與金錢建立健康的關係。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九宮格「減糖」理債 黑媽四招找回人生掌控權
遠見雜誌
2025/8月 第47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