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盈螢 當影音串流平台網飛(Netflix)經歷漲價,用戶數仍成長到三億人時,你可能沒注意到,電商亞馬遜(Amazon)正靠著一群螞蟻雄兵,占據美國第一串流平台的地位。 專攻動漫的Crunchyroll、驚悚片的Shudder、收錄九○年代已停播節目的RetroCrush,總共超過一百家利基型影音串流平台,都在這裡齊聚。 這些利基型影音串流平台,正在成為產業裡的第三勢力。 根據研究機構Evalueserve預測,二○二四至三二年,全球影音串流平台產業年複合成長率超過二四%。並預估二○二八年有市占率四二%來自其他影音串流平台業者,多是利基平台。 這些利基平台,主要滿足小眾族群的特殊需求,關照的細節,小到根據用戶的年齡、偏好,甚至是性向,提供與用戶最合拍的內容以及服務。 例如,Mubi為滿足熱愛關注國際影展的影迷需求,不僅每天新增一部Netflix不一定找得到的得獎電影,創辦人還成立電影發行公司,發行其他公司都不想要的冷門電影。就像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五項提名的《懼裂》,其實是導演不甩投資人要他重新剪輯的電影,但是Mubi尊重導演決定,去年用一千二百五十萬美元買全球版權,如今換回八千多萬美元。
觀眾「不一定全要」成機會 可是,經營小眾市場真能讓平台存活嗎? 其實,Netflix今日能成為霸主,背後是他們曾經歷連續五年本業現金流出現赤字,需要透過貸款和增資約九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一百億元),才有辦法繼續運作下去。「這是他們的護城河,」KKTV總經理黃國瑜說。 當大家競爭片源跟導演,版權費用會越來越貴,而且,消費者同樣花一筆錢訂閱,當然希望看的片源選擇越多越好,這都讓大平台有相對優勢。 利基平台最初能夠在縫隙崛起,其實是因為有些人:不想吃「自助餐」。 黃國瑜形容,國際主流的影音串流平台,就像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什麼菜色都有,但是消費者不一定什麼都想要。 像是動漫迷,或許更常使用巴哈姆特動畫瘋這個平台,因為他們的動漫片數更多,每季新番(最新動畫)會在第一時間與日本同步播出,但是訂閱費用連Netflix的一半都不到。
它為動漫迷辦社群、演唱會 目前,全球表現最出色的應屬美國的動漫影音串流平台Crunchyroll。 剛開始,這是熱愛動畫的大學同學一起架設的「盜版動漫網站」,曾有網友炮轟他們:「正在摧毀日本動漫產業!」 但一年過去,頁面瀏覽量將近一億,天使投資人開始找上門。這讓平台開始向日本東京電視台等,取得影片的合法授權。於是,有更多動畫在日本播出一小時後,最快半小時內,就會上架到Crunchyroll。 如今,他們擁有超過三萬集動漫,如《進擊的巨人》、《咒術迴戰》、《間諜家家酒》,還有原創動漫,其在動漫影音串流平台的市占率,僅次於Netflix。 二一年,索尼以約新台幣三百九十億元的高價,收購Crunchyroll,目標是建立動漫生態圈。 但,Netflix這些平台也不可能坐視他們壯大。 就在同一年,Netflix宣布與日本動漫公司合作推出原創動漫電影,甚至與動畫製作公司共同成立「動畫師學院」,由Netflix全額補助學員的學費與生活費,當他們表現優異,還有機會與合作的製作公司簽約,未來參與Netflix的動漫電影製作。 Crunchyroll知道,要生存下去,就得清楚定位自己:經營的不是動漫平台,而是一群聚集動漫迷的「動漫社群」。 一七年開始,他們每年舉辦動漫大獎,邀請像是日本天團YOASOBI獻唱,也邀請業界人士與粉絲一起票選各個類別的最佳獎,讓團隊更了解他們的需求。之後,團隊不僅推出動漫遊戲、動漫短影音,用戶還能在他們的手機App上面,觀看這些為動漫電影獻唱的歌手演唱會,讓他們可以更沉浸在二次元世界裡。 Crunchyroll新事業部副總裁泰瑞(Terry Li)表示:「這是我們想要獎勵用戶的一種方式,讓你獲得過去不曾獲得的體驗,而不是想從你身上榨取另一枚硬幣。」

▲動漫影音串流平台Crunchyroll在索尼收購後,提供更多新功能,刺激用戶數從2011年約500萬成長到2024年1,500萬。法新社
它優化翻譯服務好日劇迷 做小生意,真的不簡單。 如台灣的KKTV,其身處在台灣電信三雄各自擁有串流平台的主戰場,市占率很難敵過大打電信用戶補貼戰的競爭對手。因此,即便背後有KKCulture母公司助攻,KKTV約成立兩、三年後,決定逐步改走利基型影音串流平台:專精於Netflix當時忽視的日劇。 但要讓日劇迷信任,就要玩真的。 比方說,KKTV為了優化服務,滿足日文學習者的需求,所以他們的翻譯流程和同業不同,不是用日文劇本直接翻譯成中文,而是請台灣的翻譯人員,先逐字逐句聽打出日文、再翻譯成繁體中文。 這樣一來,演員即便臨場調整,翻譯出來的台詞也不會失真。因此,有用戶通過日文檢定後,都會寄信或是到社群媒體上留言感謝。

■網飛近幾年也投入動漫市場,擴大觀眾群,如改編自手塚治虫漫畫的動畫《PLUTO冥王》就在該平台上架。法新社
不斷找尋差異化才能活下去 但精緻,也不代表就能夠活得好。 台灣原生影音串流平台巧克科技新媒體創辦人暨董事劉于遜強調,想要經營利基市場,就需要綜合考量需求與成本。 比方說,當時巧克以BL(男性間的戀愛)內容切進市場,是因為經調查,他們的目標受眾十八至三十歲熱中追劇的小資女,其實對宮廷劇、BL劇等,很感興趣。 前者,是愛奇藝和台灣電視台主戰場;後者,當時在台灣還不盛行。但台灣卻有相關粉絲社團,以及一群導演、編劇、演員願意提供平台優於市場行情價格參與,增加競爭優勢。 但是,就當巧克迅速崛起,很快的,Netflix等業者,也隨後購入了更多的BL劇集,掀起另一波小眾影音內容的產業大戰。 這也是之後巧克選擇併入Line TV,與大集團聯手,希望平台可以擴大投資規模,產製以及授權更多元、更大量的劇集,刺激用戶和營收可以成長。 劉于遜不諱言,利基影音串流平台必須一直找尋「再差異化」的空間才能走下去。 例如,Line TV現在也出現更多有別於Netflix格式的直屏短劇,未來是否擴大投資,內部持續觀察。 這些利基品牌都是因分眾需求而起,好消息是,越多的小勢力出現,會讓我們看到更多、更精、更好的內容,但他們要能夠穩定獲利,或讓大集團想與其合作,對服務細緻要求之深,其實比我們想得還多。
做電商的為何跑來做影音串流? 亞馬遜:它幫助我賣出更多鞋子
文●陳盈螢 拍片不如Netflix有原創性的電商亞馬遜,為何能在美國得到串流平台第一? 「當我們贏得一座金球獎時,它幫助我們賣出更多的鞋子。」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美國新聞評論網站VOX舉辦的論壇裡分享他的邏輯。 他們的影音串流服務,是寄生在亞馬遜集團的會員Prime方案裡,用戶每月支付十四.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元),即可享有會員待遇和優惠。像是購買食品雜貨免運費、兩小時到貨,以及線上看影片、聽音樂時,不會有廣告插播。 當Netflix認為,拍出更多、更好的原創片,是驅動成長的關鍵時,亞馬遜沒有追求要拍這麼多自己的原創片,他們比較關心的是,
看片人數的人流,可不可以為自己導入金流,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賣出更多商品和廣告版位。甚至也可透過理解大家的視聽習慣,掌握更多興趣標籤,做其他生意。 做生意的出發點不一樣,會讓大家的戰術截然不同。 當Netflix忙著自己拍片,亞馬遜則忙著集結上百家串流平台讓他們上架,也可以跟這些平台分潤,因此全球亞馬遜PrimeVideo的總片量約是Netflix的一.五倍,但實際數字會因地區版權不同略有差異。 你可能會好奇,為何Netflix不這樣做?其實,後者一直專心在內容的差異化上,因此,讓更多平台進入、分潤,並不是他們的商業邏輯,且可能稀釋自家特色,他們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接下來我們要觀察的是,這些第三勢力會不會繼續壯大,當你專注的主戰場,只是對手擴大生態圈的手段之一時,對手計算成本的邏輯,一定跟你想的不同。這場巨頭對巨頭的戰爭,對Netflix而言,其實也不是這麼好打。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亞馬遜奪美國串流第一 播動漫、BL劇成影音平台新勢力
商業周刊
2025/4月 第195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