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股市已收復對等關稅宣布過後跌幅,台股表現相對落後,仍在等待半導體關稅出爐後的壓力測試,短線盤面觀望氣氛濃厚,不過可留意基本面相對明朗個股,搭配技術與籌碼面操作。 文 ● 黃俊超 川普總統重返白宮執政屆滿百日,縱然CNN民調支持度僅四一%,為近七○年來新低,不過政府團隊依舊堅定推動新關稅協議與和平談判等施政方向,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碰面後表示,希望兩周以內能敲定俄烏停戰,並將於五月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旨為強化與中東國家關係,並鞏固對美國的軍購與經濟投資協議。

▲全球金融市場與政經貿易仍隨川普起舞 達志
川普態度微軟化 股市反彈 而在關稅方面,川普在自家社群網站上發文,稱關稅政策有利於減輕民眾所得稅負擔,還能促使企業在美國設立更多工廠,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甚至若年收入低於二○萬美元,將可能完全免除所得稅。而在另一方面,繼美國對中國關稅釋出態度軟化的善意後,網路上流傳一份列出一三一項中國可能對美國進口產品免徵一二五%關稅清單。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美中高關稅狀態實際上是一種雙向貿易封鎖,並強調這樣的局面不可持續,尤其指出中國向美國出口商品量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五倍,美國市場對中國經濟模式至關重要,向美國銷售低價、補貼商品,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撐,中國若希望保護自身經濟,就必須主動尋求降溫。另外也表示,印度有望成為首批簽訂協議的國家。 網路上流傳曾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說過一句話,中國人就算吃草也能活,不論是一年或是更誇張的三年,對照疫情發生時,中國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滯,似乎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重點在於與美國鮮明的對比,專制獨裁的共產制度,人民再苦都遠遠比不上政府的目標甚至面子,而自由民主的生活模式搭配選舉,人民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日子,相對之下中國面對貿易持久戰,將更有底氣可度過;換句話說,美國政府在時間上面臨著沉重壓力。 關稅對於川普政府來說,應該是一種手段而非是目的,從近期的狀況來看,美國政府對於美債殖利率變化的關注度高於股市表現。美元指數於一月中旬的一一○.一,至近期的九七.九,目前約在一○○附近,美元的相對弱勢,對比與歐元從約一比一,回到一歐元兌一.一五七美元,日圓則由一六○附近下滑至目前約一四三,而新台幣也自三三.二元升值至三二.五元。 從與美國關稅的角度,約可概分為三類,一是如印度、新加坡,相互貿易度仍低,因此相對容易各自取得所需要的成果,甚至還有機會受惠,印度市場是最早收復四月初下跌的股市之一;第二是台灣、日本這類,基本上是相當明顯的朝美國靠攏,也是美國科技演進與輸出的重要夥伴,重點在於技術含量,擁有美國沒有的才能有足夠談判的底氣,台積電(2330)在美國擴大投資合情合理,但是最重要的技術仍需根留台灣,才能長期擁有談判的空間。 第三類則是最難解決的,例如越南與歐盟,越南並非本身很重要,更要在乎的是代替中國洗產地的轉口貿易,形成利用關稅獲得利益的一種破口,過去的左右逢源兩邊賺,在美國硬起來之後,被迫選邊就必須有所取捨,不過預估紡織相關傳統產業不在此限,美國並不需要這類高勞力密集度的產業,更何況會打到的是自己國家企業的品牌,歐盟則是過去與中國綁太緊,如德國的汽車產業就自食其果,而歐盟與美國間的千絲萬縷,當屬時間上的耗費較多。

台灣等待半導體關稅出爐 川普在政策態度上反覆,造成市場對於美元資產信任度的降低,過去數十年,強勢美元降低美國舉債成本,而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高度流向購買美國公債或美元資產,挹注美國政府龐大預算赤字所需資金,等同強化美元地位,與川普弱勢美元政策實有相互矛盾之處。然而換個角度來看,雖然推升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其他能做的選擇卻其實相當有限,畢竟美元不僅只是美國一國的貨幣,同時也是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在匯率與兌換率等方面被視為是國際市場基準,因此必定會成為全世界的共同問題。 美股近期在川普態度似乎有所緩和之下,開啟反彈走勢,三大指數都已回到二○日均線之上,道瓊指數重返四萬點整數關卡,自低點起算反彈九.五六%,S&P500指數則回到五五○○點之上、十四.八六%,N a s d a q則逼近一七五○○點、十八.一五%,與台灣加權指數關聯度最高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在修正四二.八七%過後,已自低檔反彈超過二六%。
加權指數隨美國股市彈升,也跟著站回到二○日均線之上,自低檔反彈近十七%,不過近期成交量能相對偏低,至四月二十九日已連續十個交易日低於三○○○億元,波段跌幅更高的櫃檯指數,反彈幅度則達二○.九五%,然已連續十四個交易日成交量低於一○○○億元,甚至整個四月僅有一個交易日量能高於一○○○億元,雖然盤面上暫時無流動性風險疑慮,不過卻也顯示市場投資信心仍屬脆弱。 上期談到用N字型簡單計算,指數將有機會挑戰二一七八○點,即完全回補缺口、劍指持續下彎的六○日均線,若改以採用黃金切割率搭配半對數計算,取歷史高點與本波低點跌幅,反彈○.六一八倍約在二一四○○點附近;換句話說,指數短線上應仍有反彈空間可期。目前正是美股的財報季,基本上這次的財報不會太差,畢竟是在對等關稅尚未公告之前,但是財測比較難說,六、七月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變化。 對應現實,回補對等關稅所造成的跳空缺口,很大一部分可能架構在當前仍懸而未決的半導體關稅之上,倘若川普延續過往習慣先來個漫天喊價,而後再透過協商折衷,則將有機會朝向利空出盡的方向前進。本階段僅能暫時定位為反彈,可預期在反彈過程中,走勢將可能會出現許多曲折,且也還可能會有單日內高振幅狀況,然台股成交量能偏低,市場信心不足在現階段屬正常現象,畢竟對展望相當分歧,有獲利與配息的個股會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安控擁題材加持 具想像空間 雖然仍卡著半導體關稅,不過近期盤面上權值股仍具有穩盤效果,次產業中以台積電設備與耗材供應鏈相對整齊,用自己人不僅比較安心且順手,挾龐大資本支出優勢,養得起且還有助未來降低成本,另外的重點則包含系統整合、BBU、安控等,不過有趣的是,二線甚至三線個股股價表現優於一線廠商,可從籌碼面與技術面著手,光通訊、CPO等則屬跌深後的反彈。 安控產業的去中化,從川普第一任任期推動國防授權法案(NDAA),就曾促使美國政府單位汰換中國產品,隨著美中關稅難有太大進展,在資安與國安等多重考量下,台廠或將再次迎來成長契機,近期哲固(3434)、彩富(5489)、奇偶(3356)、天鉞電(5251)、昇銳(3128)股價大放異彩,對比之下,擁台達電加持的晶睿(3454)與佳世達加持的勝品(6556),股價顯得相對低調。 晶睿目前品牌與代工業務占比約四比六,長期目標為一比一,以美加為最大銷售市場、占比六成,公司法說會上表示,今年代工訂單動能持續成長,主要受惠於AI應用普及與美中貿易戰,資安成為市場焦點,另拓展日本、巴西、英國與歐洲市場,台達電(2308)在美國設有工廠,或有機會隨母公司赴美搶攻商機。勝品去年EPS八.八五元稱霸安控產業,不過今年首季營收不佳,然有佳世達在背後撐腰,基本上毋須太過擔心,目前評價與股價都屬不高,惟成交量能低迷、相當冷門。 三芳(1307)為全球最大運動鞋人工皮革供應商、市占率超過四成,《先探周刊》上一期已就製鞋產業與關稅完整報導,由品牌端直接指定三芳原料,再由代工廠下單生產,有效降低訂單移轉風險、確保營運穩定,現階段只要品牌廠沒有砍單,關稅並非是問題,且原油價格緩跌,有利原料成本下行,去年毛利率拉升至三成,且在足球領域市占率七成,二五年世俱杯、二六年世界盃都有加分效果,此外,子公司貝達先進材料主攻研磨墊(CMP Pad)產品,耕耘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而美國材料遭限制進口,帶動需求成長。去年EPS三.七二元,今年仍將持穩成長,評價已屬相對偏低。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半導體關稅壓力測試 準備好接招
先探投資週刊
2025/5月 第235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