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台股買點?

別被匯率偷走你的報酬率



台幣急速升值,台股整體獲利遭下修,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掉不少,對於電子股壓力較大,但高毛利者可望較擋得住;進口業者如食品、航空、旅遊、資產較受惠,須先避開金控股。

文 ● 方亞申

台股上市櫃公司第一季獲利相當好,行政院主計處預估首季經濟成長率達五.三七%,產生不少高獲利公司;惟受制於第二季以來台幣快速升值超過九%,低毛利率公司可能虧損,高毛利率公司將是維持高股價護城河,在選股上宜多注意。

台幣自四月初的三三.二七兌一美元,先緩慢升值至三二.五,四月二十八日小幅升值,三十日升破三二至三一.九九,當天主計總處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暴衝至五.三七%,為一年來新高,較二月預測數三.四六%增加一.九一個百分點,主因出口強勁成長。沒想到過了五一勞動節後,台幣急速升值,單日升值一.○三角、五日再升值至三○.一,最低來到二九.五九,也就是從四月一日開始至五月五日盤中低點,台幣升值高達十一.○六%;若以六日收盤計算則是八.八二%,短短一個月這種升值幅度在過去罕見,而累計今年以來也升值七.七%。


低毛利公司易出現虧損

由於市場原本將重心放在與美國談判關稅,忽略了匯率,但是若觀察日圓去年中就開始兌美元升值,從一五九.二開始升值,今年以來持續升值至一四四.二,累計升值幅度九.五二%;今年則升值八.二四%。以此來看台幣這次的升值與日圓相近,倒也不是太誇張,只是市場忽略了!

再看台灣競爭對手韓國,今年以來韓元升值六.九三%;歐元升值九.三七%,台幣升值,與日圓及歐元相近,難怪央行總裁說市場有很多禿鷹,台幣升值可以說是補升。再來就是人民幣,今年以來兌美元僅升值○.九三%,並不多。

而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超過七百億美元,此時又面對美國祭出三二.五%的對等關稅;之前台積電(2330)說要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更要與輝達、緯創(3231)、鴻海(2317)投資五千億美元,其他包括廣達(2382)、緯創、鴻海等都還有各自投資美國計畫,台灣這次要投資美國可望超過二千億美元以上;若再加上購買美國石油、天燃氣,台灣真的是盡全力配合美國需求,接下來就看美國要課徵台灣多少稅率,是十五至二○%?或是二五%?

台幣在二一年中也升值到二七.三七五,而後台灣在經濟轉佳尤其是幾乎全包AI伺服器輸往美國,帶來龐大貿易順差,台幣升值應該有其道理,來到三○上下預估應是滿足點(當然還要看日圓是否再升值)。只不過單月台幣突然升值將近一成,令廠商措手不及,低毛利行業或壽險公司很容易就出現虧損。

川普就任總統後,推出一些幾乎是獨霸的政策,包括調升輸美關稅、美元貶值,最重要是壓低油價,都有其效果。尤其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宣布自六月起增產,導致國際油價承壓,跌到五八美元附近,今年跌了十七.四四%,以壓低關稅提升的通膨壓力。現在就是美中談判,美國對中國課徵已超過二○○%以上關稅,幾乎導致中國貨品無法輸美;又對東南亞等中國廠商洗產地國家也課以高關稅,逼中國上談判桌。川普政策幾乎超過六成符合其意,市場必須逐漸了解川普二.○。而川普一直以來要聯準會降息,聯準會力抗,不過市場預估最遲七月可能降息。美國財長貝森特四日投書《華爾街日報》,在這篇名為「川普提振經濟成長三步驟」的文章裡指出,川普計畫帶領美國走向史上最繁榮的十年,但不會犧牲勞工階層尊嚴。美國政府將透過三步驟來實現此目標,也就是實施關稅、減稅與鬆綁管制。其間陣痛難免,看來美股要持續調整。

美股這次財報公布,微軟及臉書凸顯上季業績出色,且本季財測優於分析師預期,最重要的是,兩大科技巨擘確認今年仍會增加資本支出,緩解了投資人對AI支出熱潮正在減弱的擔憂。倒是蘋果手機、電腦生產主力還在中國,高關稅等於殺到蘋果獲利,蘋果也積極移轉生產地,股價較弱勢,全球總市值第一名已被微軟取代。亞馬遜老闆賣股,可能要加大衛星發展幅度。特斯拉則積極發展機器人Optimus,此外就是無人駕駛FSD推廣;AI方面計畫增資xAI,有意挑戰OpenAI,預計五月中下旬後股價有機會藉題材再拉抬。


台積電重返千元待努力

由於AI晶片被美國限制銷往中國,但眼見中國推出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等也都推出AI應用程式;輝達黃仁勳公開說華為技術已趕上來,限制只會加速中國發展,計畫推出另一款低於H20晶片銷往中國,另一方面除加速推出GB200,也將推出GB300,這就要台灣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配合,原本廠商趁川普寬限九○天空窗期,趕緊出貨,但台幣升值令廠商又陷入苦境。

不過過往匯率操作最強的廣達倒是可注意,董事長林百里才說AI若分十步,現在只走到第二步,對未來還是很看好。去年他還建議多買一些廣達,的確去年四月率先除息,結果後來也率先填息。去年EPS十五.四九元,獲利成長五成,今天將配息十三元,預估還是有機會填息。

台積電(2330)當然要看美國這次對半導體課多少稅,尤其在台積電宣布投資千億美元後,美國如何做?另外台幣升值對於台積電的確會造成匯損。台積電指出,幾乎所有營收以美元計價,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強,對以台幣表達的營收及獲利可能造成不利影響,估計台幣兌美元升值一%,會造成營業利益率下降○.四個百分點。以第二季台幣升值九%,預估將影響三.七個百分點,反映約減少近八百億台幣,折合每股約三元,推估今年台積電EPS可能降至五○元上下,股價要等美國科技股調升PE或者關稅低於預期,台積電股價才能登上千元。

此外,其他晶圓代工廠也難逃影響。聯電(2303)表示,台幣升值確實影響獲利,不過,影響程度微小,預估升值一%,影響毛利率○.四個百分點。法人依過去匯率波動推算,台幣升值一%,可能導致世界先進(5374)毛利率下降約○.三至○.五個百分點。整體而言,兩大成熟製程廠第二季毛利率將受匯率影響。

不過,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認為,匯損侵蝕獲利一定會有,但產業競爭上台灣IPC業者被取代性低,整體來看還沒有到危機的程度。因應利潤降低情況,將採取積極拓展邊緣運算「軟+硬」加值服務,目前需求增加很快,預期貢獻獲利會持續成長。劉克振指出,研華先前已在北加州廠房作後段組裝,目前是將量能再擴大一點,且在南加州廠區也將一半土地作為生產基地用途,但由於零組件都列入加徵關稅目標內,要到美國設SMT廠相對不容易,思考川普「美國製造」政策也不一定是要電子裝配業回流。

劉克振說,研華在海外市場以收美元為主,財報則用台幣計算,匯率升值,匯差及匯損一定會有,對獲利、每股稅後純益造成干擾,但還不到造成「滅頂」危機程度。若從產業角度來看,匯率大幅變動對各國競爭力比較有關,研華將透過擴大邊緣運算軟硬體布局,提供客戶更高加值服務,帶動獲利成長,三百元以下可以注意。


大宗進口物資及航空受惠多

台積電供應商中砂(1560)四月營收再創新高,第一季營收季減三.四%,但比去年同期增加十一%。稅後淨利達二.八六億元,創下近五季來新高,年增十一%。第一季EPS一.九六元,優於上季一.六二元及去年同期一.七七元。重點是第一季毛利率維持在三○.九%,而接下來將配合台積電二奈米出貨的鑽石碟出貨增加可期。鑽石事業部是中砂最大的營收來源,約占營收的五○%。股價若拉回至季線是可以注意。

另外,台幣升值對於資產、營建、食品、航空及觀光等產業較受惠。食品業大多是進口大宗物資,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糖等等,若以二一年台幣升值來看,麵粉受惠幅度較大,聯華(1229)是主角,該公司為台灣最大的小麥進口者,毛利率當時平均都超過二一.五%以上,相較於二四年毛利率皆低於二○%以下,第一季應該也低於二○%,但第二季有望重返二一%以上,單季EPS有機會回到○.八元以上。且聯華在全台有超過十萬坪土地,所以每股淨值達三○.七五元。再者,轉投資持有聯華氣體五○%、聯成(1313)以及聯強等,聯華是該集團龍頭,去年EPS二.四六元,今年有機會向三元推升。按以往PE都有二○倍,逢低可注意。大成(1210)今年受法人青睞,平均每季大約EPS可賺一元以上,預估今年有機會賺超過四.五至四.八元以上,月線附近可注意。卜蜂預期若台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三○元以下,進口黃小玉成本可望下降四至四.五%。去年EPS六.五五元,預估今年有機會向七至七.五元以上挑戰,百元附近可注意。

資產股士電(1503)、士紙(1903)、遠東新(1402)、台肥(1720)、南紡(1440)及京城(2524)擁有精華區或大筆土地,也是可追蹤。觀光旅遊及航空的長榮航(2618)、虎航(6757)、華航(2610),是低油價及台幣升值雙重受惠者。

金控股尤其有壽險公司,對國外投資金額很大,且不少是買美債,這次台幣升值的確受傷嚴重,若要投資應該以銀行為主。 閱讀完整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 2025/5月 第2351期

本文摘錄自‎

台幣升值=台股買點?

先探投資週刊

2025/5月 第2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