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設計最合適的職稱
Does the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Role Need an Update? 以往行銷長單純負責行銷,職銜名正言順。但隨著業務範圍擴大、數位科技輔助,企業已經開始思考,這個職銜是否已經名不符實。本文詳細說明行銷長職銜保留與否的利弊,以及如果要重新設計職銜,應該考慮哪些原則、有哪些範例可以參考。 丹妮絲.達霍夫Denise Dahlhoff 近年來,行銷長(CMO)職務的廣度與深度已經大幅成長。數位能力大幅改變行銷領導人獲得成長的方式:不僅在執行面提升行銷長的日常工作量,隨著可用數據日益增加,公司也更期望行銷長可以將策略最佳化。數據和數位科技(包括AI)現在普遍用於協助行銷人員,透過獨特的產品與服務、強化的品牌意識、卓越的顧客體驗、大規模客製化,以及大規模精準投放,來留住顧客、獲取顧客,進而增加銷售額。 雖然行銷長職銜目前仍廣為人知、備受敬重,而且這個職位的目標(以現有顧客及新顧客來壯大公司)也未改變,但隨著職責範圍擴大、對行銷職能缺乏共識,大家現在開始問:這個職銜是否已經不合時宜。事實上,有些公司已經將行銷長的位子拆分成更專門的職位,例如數位長、顧客體驗長、品牌長、產品長,以及營收長。 行銷長職銜的「重新設定」(某種形式的品牌重塑)是否有利於行銷領導人,並提升他們影響公司業務的能力?職位的更名與拆分有利有弊,並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而是企業在設計行銷領導人的職銜時,應該考慮某些原則。

▲Shutterstock.com
行銷長的職位已經發生變化,行銷職能的範圍可能不明確。根據我們在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完成的多種方法研究,包括訪談各行各業的行銷長和執行長、訪談高階主管獵頭人、對行銷長進行意見調查、與行銷長進行圓桌會議,以及查閱第三方出版物等,有好幾項理由支持企業應該調整行銷長職銜。 行銷長的職位已經隨著時間發生很多變化。如今,執行長對行銷長的優先要求愈來愈集中在提升營收。根據我們的研究,有些活動像是創造需求、獲取顧客、推動成長等,重要性超過了顧客體驗、人才培養、品牌建立。雖然AI、平台和數據等數位科技,正在支援這些行銷的優先要務,但行銷長還是得在策略、技術、財務、分析等一系列專門領域,擁有更深厚的專業知識。 一個新職銜(或多個專門職銜),可以傳達更新後的策略優先要務與做法,同時也可以處理行銷本身的行銷問題:公司內部通常對行銷沒有很了解,它看起來就像黑盒子一樣。這種情況可能妨礙行銷領導人與長字輩同事、其他部門、甚至是外部伙伴的協作;妨礙行銷長對策略的影響力;最終則是妨礙他們對企業的影響力。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2023年《財星》(Fortune )500大企業行銷長的任期(4.2年)比他們長字輩同事(4.6年)還短。 再者,對某些人來說,行銷這個標籤會跟傳統沾上邊:「行銷這個名稱有點過時了。」我們研究的一位行銷領導人這麼說。
傳統的行銷長職銜仍然占有多數,但新的長字輩職位已經開始出現。誠然,行銷長職銜仍然普遍可見,在2020年至2023年之間就增加了54%。但在這段期間,與顧客和行銷相關的專門職銜則是成長得更快,補充或取代了行銷長職銜,而且也不一定直接隸屬執行長。 這代表行銷領導人的職銜正在發生變化。例如,產品長職銜就增加80%。同樣地,與營運和財務成果相關的職銜也迅速增加,包括商務長增加78%,銷售長增加75%,營收長增加73%。一位高階主管獵頭人向我說明,營收長職銜起源於矽谷,原本是要為技術型創辦人/執行長提供一位商務型伙伴。 成長長(chief growth officer)通常側重於行銷以外的成長機制,例如企業創新、營運、策略、技術、文化、財務等,是另一個和行銷長相近的新興職位。 截至2023年6月,36%的《財星》500大企業使用傳統的行銷長職銜來稱呼行銷主管。占比略低的公司(31%),擁有一位職銜帶有行銷一詞的高階主管;另外有13%的公司設有「行銷與××長」職銜,涵蓋溝通等額外職能。在B2C《財星》500大企業中,84%的公司設有行銷長,但B2B只有48%設有此職位。舉例來說,在金融服務與保險業中,91%的公司設有行銷長一職,而在礦業與能源產業中只有21%。
保留行銷長職銜的理由 贊成使用傳統行銷長職銜的人認為,行銷長比其他任何職銜都還好辨識。這也表示它是一個更全面的領導職位,能從整體角度決定如何向顧客行銷。此外,正如幾位行銷領導人在我們一場圓桌會議上所說,行銷長是行銷人員夢寐以求的職銜,因此也是他們的職涯目標。 要為行銷主管找到一個新的通用職銜沒有那麼容易。我們研究發現有兩個選項:
顧客長。既然傳統的行銷長職銜有前述各種問題,我們訪談的幾位行銷領導人建議,顧客長是一個合適的替代選項,因為它著重在行銷領域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顧客長職銜也傳達出它是一個涵蓋面更廣的職位,包括所有與顧客相關的職責,例如銷售。
「行銷與××長」職銜。這類組合式職銜,像是行銷與策略長、行銷與體驗長、行銷與數位長,以及行銷與溝通長,可以傳達行銷領導人的策略優先要務和擴大涵蓋的範圍。 我們研究的行銷領導人說,涵蓋面更廣的職銜符合行銷與各類職能(例如銷售、溝通)日益整合的情況。而且在職銜列出多個領域,也能吸引爭取行銷主管職位的人選。
職銜應該根據組織的具體需求而定。對某些公司來說,傳統的行銷長職銜仍然最合適,其他企業則是採用更專門、反映策略優先要務的職銜可能更好。 為行銷主管設計職銜時應該考慮的原則 我們的研究指出,執行長與董事會在考慮由誰來領導行銷職能,又如何讓這個職能吸引(潛在的)行銷主管時,除了考慮組織需求外,也要考慮以下幾點:
沒有一體適用的職銜。行銷領導人的職責範圍不僅隨產業或公司規模而異,也隨個別公司而異。因此,職銜應該根據組織的具體需求和情況而定。對某些公司來說,傳統的行銷長職銜仍然最合適,其他企業則是採用更專門、反映策略優先要務的職銜可能更好。
任命單一長字輩高階主管負責行銷與成長,或明確命名並界定不同的行銷相關職位。一項研究發現,67%的執行長至少有兩個部屬擔任行銷相關職位,這可能會影響執行長的工作量,最終影響公司的績效。如果公司設有多個行銷相關職銜,可能會模糊這些職位之間的界線,造成混淆,而需要更多的協調。然而,如果工作量、需要的專業知識、或是某些行銷任務的策略重點,就是需要多個職位才行,那就應該向整個組織清楚說明這些職位的職責範圍。
職銜應以描述為主、容易理解,並標出職責領域。顧客長職銜對協作伙伴來說可能更容易理解,但它不應該暗示,好像顧客只是某人或某團隊的職責,而非公司所有人的職責。正如我們研究的一位行銷長所說:「我們需要以客為尊的心態,沒有一個團隊單獨負責顧客。」行銷與××長職銜則是可以明確列出多項職責,更能妥善描述職位。
讓頂尖行銷人員的職銜成為招募利器。雖然成為執行長不是每個行銷長的目標,但現在他們已經更容易成為執行長,因為他們需要具備的能力不斷擴大,從顧客、成長和財務導向,擴大到數位能力和跨部門協作。因此,這份工作的職責範圍與職銜,可以成為職涯的跳板;更專門的職銜也不例外,因為它們可以吸引那些想要在某些行銷領域建立專業知識的人選。 除了行銷領導人的職銜和他們如今需要的所有「硬」技能,他們也需要建立關係和協作,才能推動策略計畫、協助組織成功。要達成這項目標,第一步就是向整個組織說明行銷在做什麼、能做什麼,尤其是,能和整個組織一起做什麼。
(侯秀琴譯自2025年5月5日HBR.org數位版文章) 丹尼絲.達霍夫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行銷與溝通研究總監。該聯合會是一個由會員主導、以提供見解為主的智庫,耕耘商業、經濟和政策等議題。她的背景包括應用與學術研究、顧問,以及教學。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在AI時代,「行銷長」的職銜已經過時?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5/9月 第22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