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雖急凍,但剛性需求仍撐住市場基本盤。《住展》觀察,限貸令滿周年,銀行風控全面翻轉,從估價、審核到撥款都愈來愈嚴。當自住客面臨「想買卻貸不到」的難題,唯有掌握新一輪貸款規則與風控邏輯,才能順利跨過購屋門檻。 文/陳昱均 「不要做就不會被修理。」好事貸創辦人孫鴻貴這句話,道出限貸令後銀行的真實心境。曾在公股銀行房貸放款部門任職逾二十年,熟悉金融業內部運作的他觀察到,限貸政策上路後,不只是審核更嚴,銀行內部組織與經營思維,也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

▲隨利率高檔與貸審趨嚴,部分買方資金壓力增加。圖/台灣房屋
關卡1 銀行轉向 房貸不再是主業 孫鴻貴指出,像是國泰世華銀行已悄悄將房貸部門併入理專體系,業務重心轉向財富管理客群。這意味著銀行開始重新評估房貸的重要性。「房貸本金高、風險大,又經常被央行關注;反觀財富管理業務,只需一半資本、收益更穩定。」他說。 國泰內部甚至設下門檻,僅針對VIP或平均存款達千萬元以上客戶提供房貸服務。換言之,房貸不再是銀行積極開拓的產品,而成為「順帶服務」的高資產客戶福利。孫鴻貴分析:「未來恐怕會有第二家、第三家銀行跟進。屆時一般民眾要找到願意放款的銀行,將愈來愈難。」 除了業務策略改變,銀行在房屋估價端也明顯收緊。卓越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祥銘指出,過去不少銀行將估價業務外包,如今已有九成改為內部執行,目的是加強風險控管。
關卡2 估價內控 自備款壓力升 「委外估價會參考實價登錄與鄰近成交案例,但內部估價標準更嚴、彈性更低,一般住宅反而更容易被估低。」他說。不過,接近豪宅線的高價物件因比價樣本少、行情支撐強,估價反而可能略高於市場成交價。 估價保守直接影響貸款成數。對購屋者而言,即使房價未降,核貸金額卻可能縮水,變相拉高自備款壓力。 此外,貸款人的信用審查也更細緻。心璽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邱捷指出,銀行現在不只看收入與負債比,還會要求薪轉紀錄、稅單、勞退提繳紀錄等,確保申貸者擁有真實且連續的收入。
關卡3 審核加嚴 年收六十萬成門檻 孫鴻貴透露,多數銀行採人工與系統雙軌審核,「年收六十萬元」已成內控分水嶺,低於此標準的客群幾乎無法核貸。此外,房仲業、傳產、貿易等受景氣與關稅波動影響的族群,也被列為審慎評估對象。最重要的是,即便通過核貸,資金仍可能卡在放款端。 自九月起「新青安貸款」不再受《銀行法》第七十二之二條限制後,排撥情況雖略有改善,但一般房貸仍未解套。
關卡4 延撥潮蔓延 放款期拉長 詹力勳地政士事務所創辦人詹力勳指出:「公股行庫額度多優先給新青安,一般房貸被迫轉往民營銀行。」玉山、元大、台新三家民營銀行目前撥款壓力最重,國泰世華則每月初公告放款額度,用完即停收。以往撥款平均需六個月,如今雖縮短至約三個月,仍遠未回復正常。 當銀行收緊大門,市場自然出現替代管道。壽險業成為其中關鍵角色。一位知名人壽資深經理透露,去年底銀行額度吃緊後,壽險貸款需求暴增,「從進件到撥款約五至六週,比銀行快得多,許多建案甚至提前三到六個月就來對保。」

▲銀行房貸業態正在改變,部分銀行將房貸部門併入財富管理體系,設定高門檻篩選客戶,房貸不再是普惠服務。
關卡5 權宜補位 潛藏新型風險 同時,「建商借貸」也悄然興起。部分建商為確保交屋順利,推出低首付、無息分期方案,看似減輕買方壓力,實際上多以「二順位設定」操作。孫鴻貴指出:「這波操作其實是避免解約潮的權宜之計,代表資金鏈已出現緊繃。」 今年下半年三十至四十歲首購族房產糾紛明顯增加,尤其集中在「優付」與「工程零付款」產品。根據盛方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王士豪的觀察:「這類方案看似降低門檻,但最大風險在支票設計。」 許多建商要求買方繳交支票作為預付工程款,例如自備款兩成中,五%以現金支付、十五%以支票支付。「但支票在法律上屬代物清償,交出就等於付款完成。若貸款卡關想解約,建商可主張已收兩成,依契約沒收十五%違約金。」 更嚴重的是,支票具「無因性」,建商可逕向法院申請支付命令與強制執行,「一旦跳票,就等於信用破產。」王士豪提醒,若必須解約,務必先取回支票。優付只是延後付款,不是解決資金問題。市場愈緊,風險愈集中。

▲隨著銀行縮手,壽險資金成為交屋潮的重要緩衝,從進件到撥款僅需五至六週,成為市場喘息空間。
買方應對 解約與自保之道 對陷入貸款困境的買方,王士豪提出三原則:「快、隱密、見好就收。」更直言:「若確定無法交屋,就要盡快解約。每遲一分鐘,都是違約金的不尊重。」他指出,預售屋買方常誤以為揪團解約比較好談,其實效果相反,「建商最怕解約潮,越高調越難談,應該低調、私下處理。」 至於違約金幅度,法院多判在總價的六至十%之間,若買方及早協商、態度誠懇,有機會降至三%甚至更低。對一般購屋者而言,門檻抬高、估價保守、撥款延遲,已成常態。市場短期內或許仍有壽險與建商的「權宜補位」,但中長期看來,房貸市場將進入分層化時代――資產雄厚者享受快速服務,首購族與中產階級,則須面對更多不確定與審慎評估。 有購屋需求的民眾,詹力勳提醒,購屋前除了事前問清楚貸款條件,也可採取「雙代書」甚至「三代書」制度自保。他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仲介配合的代書多半站在他們立場;若買賣雙方各自聘請了解自身狀況的代書,後續更有保障。」這場由限貸令引發的金融板塊位移,正悄悄改寫台灣房市的遊戲規則。

▲信用管制時代,買方需將自己當成「一家小企業」經營,讓財務報表乾淨清楚,才能在信用與現金流的競賽中勝出。圖/好事貸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想買卻貸不到! 自住買方的五道新關卡
住展
2025/11月 第516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