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陸民眾健康意識日益覺醒,加上消費升級、科技創新、政策環境日益完善等因素的驅動下,整合多元業態的健康產業生態系逐漸成形,並朝向精準化、普及化與智慧化的新階段發展。 圖文/台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 中國大陸大健康產業正迅速擴張,清晰映照出社會核心理念已由「以治病為中心」逐步轉向「以健康為核心」的根本轉變。在人口結構調整、疾病譜系演變、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等多重驅動下,一個橫跨全生命週期、整合多元業態、規模日益擴大大健康產業生態系正加速成形。

▲中國大陸大健康產業正迅速擴張,反映出社會由「以治病為中心」逐步轉向「以健康
為核心」的根本轉變。
健康消費動能強勁 支出占比持續上升 根據中國大陸消費者協會於2024年8月公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指出,預計至2030年,健康服務市場規模將攀升至人民幣16兆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根據中國大陸統計局發布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4年全體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達人民幣2,547元,約占人均總消費支出的9%。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2024年第二季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未來3個月內居民計劃增加支出的前三項依序為旅遊、教育與醫療保健,其中醫療保健占比達25.2%,反映出健康消費意願持續升溫。

▲2024年中國大陸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達人民幣2,547元,約占人均總消費支出的9%。
健康理念深化 需求呈現多元細緻化 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水準全面提升,民眾對健康的理解與追求日趨精細化,並具體反映於以下三大趨勢:
•從治療轉向預防 民眾逐步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管理健康,透過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定期檢查與數據化監測,有效提前介入,降低慢性病風險。
•Z世代崛起,引領健康新風潮 年輕族群對自身健康的焦慮感上升,進而驅動對營養補充品、智慧穿戴設備、運動健身與心理健康產品等的消費需求,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需求場景多樣化,族群差異明顯 健康消費正向細分領域發展。銀髮族聚焦慢性病管理、康復與長照服務;年輕族群則關注免疫力提升、體態管理、壓力舒緩與外貌改善。家庭健康管理、企業職場健康方案等應用場景也快速興起。
AI醫療進入加速期 驅動產業智慧升級 歷經長期技術驗證後,AI醫療已邁入價值快速釋放期,推動醫療產業智慧化、數位化與資訊化轉型。多模態通用型AI技術逐步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目前,AI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四大領域:(1)醫學影像診斷:如肺結節檢測、骨折識別;(2)輔助診療:涵蓋癌症術前規劃、冠心病診斷;(3)健康管理:聚焦慢性病風險預測與干預;(4)基因檢測:進行疾病風險評估與個人化建議。 其中,癌症診療應用最為成熟,市場規模約人民幣13億元,涵蓋放射影像、病理影像、皮膚圖像等多模態場景,年複合增長率預計超過70%。肺結節檢測則作為早篩關鍵技術,市場約人民幣2億5,000萬元,成為標準化應用場景;骨折診斷亦快速成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60%,AI技術可輔助生成3D視圖,減少人工誤判。

▲歷經長期技術驗證後,AI醫療已邁入價值快速釋放期,推動醫療產業智慧化、數位化與資訊化轉型。圖/達志影像
細胞與基因治療快速興起 基礎研究投入仍不足 細胞與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 Therapy,簡稱CGT)作為下一代精準醫療技術,具備針對疾病根源進行深層修復的潛力,有望突破傳統藥物治療的瓶頸。 《2024年中國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大陸細胞體外基因治療占臨床研究項目的68.3%,其中以血液腫瘤治療為主的免疫細胞療法占比高達45.1%;溶瘤病毒療法亦達15.9%,遠高於全球平均的9.3%。 然而,基礎研究投入仍顯不足,臨床適應症分布呈現結構性矛盾:惡性腫瘤類項目占比達60.6%,而針對神經系統(4.8%)與代謝疾病(1.6%)的研究明顯偏少,與全球針對罕見單基因缺陷病的研發趨勢相比,尚有進步空間。

▲年輕族群對自身健康的焦慮感上升,驅動對營養補充品、智慧穿戴設備、運動健身與心理健康產品等的消費需求。圖/達志影像
中藥保健食品受青睞 「藥食同源」趨勢明顯 「藥食同源」概念在消費市場日益受到重視,根據調查,消費者選擇保健食品的兩大核心訴求為「經臨床驗證有效」(29%)與「具天然有機成分」(27%)。 截至2023年11月,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正式將黨參等9種新食材納入藥食同源名單,總數達102種,涵蓋多種中藥材與傳統食材,為產業發展提供法規保障。 其中,人參、阿膠、黑芝麻等已衍生出人參飲料、阿膠零食、黑芝麻丸等創新產品;同時,酸棗仁、葛根、桑葚等新興成分需求快速增長,凸顯市場對「傳統+天然」健康理念的高度認同。

▲藥食同源概念在消費市場日益受到重視,並衍生出許多以健康為取向的創新食品或飲料。
數位化浪潮 推動中醫藥產業智慧化 在全球數位化浪潮驅動下,中醫藥產業迎來智慧化升級機遇。中國大陸各地中醫藥資料中心加速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科技深度整合至中醫領域。各大醫療機構逐步建構新一代中醫診療資料平臺,實現資訊整合與資安管理,為未來的中醫藥智慧化與集約化管理打下基礎。 2024年1月上線的「數智岐黃」中醫大模型,融合《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典籍知識,可提供智慧問答、輔助診療與個人化養生方案推薦,成為推動中醫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政策環境日益完善 產業邁向智慧化、精準化與普惠化 展望未來,隨著全民健康意識日益覺醒、預防醫學不斷加碼投入、科技力量(特別是AI、大數據與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深度滲透,再加上政策環境日趨完善,中國大陸的大健康產業正邁向個人化、精準化、普及化與智慧化的發展新階段,將全面重塑大眾對健康的認知與管理模式,打造可持續、以人為本的現代健康生態體系。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整合多元業態 中國大陸健康產業生態系成形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5/9月 第677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