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搶蘋果摺疊機「王冠上珍珠」野心

鴻海一樁罕見合資案背後


文●侯良儒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樁合資案的背後,為何藏著電子代工霸主鴻海,欲搶奪蘋果供應鏈下一顆「王冠上珍珠」的野心?

十月初,蘋果首款摺疊手機的指定軸承供應商:新日興,竟傳出將與鴻海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由於鴻海切入蘋果供應鏈二十多年以來,幾乎從未與人合資爭取過蘋果訂單,因此消息一出,引發業內外人士譁然。

到底,促成這樁合資案的力量是什麼?罕見與人合作爭取蘋果生意的鴻海,底層的盤算又是什麼呢?

先探究背後的力量。「會有這個發展,就是因為蘋果摺疊手機的第一大軸承供應商——安菲諾(Amphenol), 已經受不了蘋果!」一名親近供應鏈人士說,於是,這家全球最大手機品牌,就將青睞目光,放到第二供應商新日興身上。

新日興可望成軸承「一供」

籌備逾四年的蘋果摺疊手機,預計二○二六年量產。其中,連接兩塊觸控螢幕、攸關手機能否「摺得不易壞」與「摺得看不出痕跡」的關鍵零組件軸承(hinge),蘋果委託的兩大供應商,就是美商安菲諾,以及台商新日興。

「但,這四年,蘋果為了追求『無摺痕』,已經改變過太多次設計,導致安菲諾到後期,配合度非常低,」前述人士表示,原本,安菲諾是奪下六成訂單的第一供應商(以下簡稱一供),「之後,新日興很可能變一供,安菲諾變二供。」

問題就在於,在蘋果供應鏈,取得一供資格的業者,必須擔下最多生產量,偏偏,這款售價可能超過兩千美元、換算新台幣六萬元的摺疊機,需求前景未卜,「新日興擔心砸錢建廠、風險很大,蘋果就找上鴻海幫忙出錢出力。」該名人士說。


鴻海加入,多吃一項高價單

但為什麼,鴻海也願意配合呢?答案就是,鴻海看中的,是在摺疊手機的零件前三高價、堪稱三大「王冠上珍珠」之一的軸承模組。

知名蘋果研究機構以賽亞調研統計,蘋果首款摺疊手機的軸承模組,單價約在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美元,若與最新機種iPhone 17、由台積電代工的處理器晶片,報價約在四十三美元相比,軸承的「高貴」程度,可見一斑。

以賽亞調研資深分析師張恆嘉指出,在蘋果摺疊手機的零組件裡,排名第一「貴」,就是須用到兩片的面板模組,最高可能來到一百五十美元;排名第二的,則是鏡頭模組,「排名第三的,就是軸承模組。」

她表示,軸承看似一支簡單的機構件,卻是一組整合了中軸、翼板、齒輪塔的模組級零件,其中,必須與面板連接的翼板,薄度已經達到「微米」(μm,公釐的千分之一)等級的一百五十微米,甚至要用3D列印生產,製造難度極高。

高難度帶來高價值。未來,假設鴻海藉由與新日興的合資,不斷打磨軸承的製造工藝,進而在蘋果第二代摺疊機,成為其軸承供應商,將象徵了,鴻海除了組裝該款摺疊機、製造其鏡頭模組外,將再奪下另一項高單價的零組件訂單。

這也代表,鴻海長年秉持「從魚頭吃到魚尾」、吃下最多蘋果零組件代工訂單的策略,也將如法炮製到摺疊iPhone商機。在iPhone 17裡,該集團就囊括組裝、鏡頭模組、印刷電路板、金屬機殼、連接器等製造權。


▲為打造「無摺痕」摺疊手機,傳出蘋果情商其最大組裝廠鴻海,協助新日興讓關鍵元件軸承順利量產。圖為新日興工廠。本刊資料

蘋果有後進壓力,樂見合資

「從蘋果的角度,也樂於鴻海加入,因為鴻海本來就負責(摺疊機)機身的金屬中框、外殼,如果未來連同軸承一起製造、一起報價,有助於壓低成本,」張恆嘉表示,「因為軸承很貴,而大概只有鴻海,有能力把成本降下來。」

蘋果以品牌廠之姿,找來鴻海協助生產製造難度高、價格又昂貴的軸承,也凸顯了,它面對摺疊手機這一役,「不能輸」的決心。

「面板、軸承,是摺疊機的兩大關鍵,但,面板因為蘋果只能向三星採購,差異性很有限,所以它一定千方百計、要把軸承的品質顧好,於是就拉入一個資源最多的供應商(指鴻海)協助。」台經院資深分析師邱 芳表示。

她說,在摺疊手機市場,蘋果是後進者,未來產品上市,消費者一定抱著更高的期待,「這讓它必須很認真、很謹慎的準備,不能出差錯。」

張恆嘉也提出一樣的觀察。她表示,蘋果內部看摺疊機,是一項「好像有點機會,並且可能超越對手的產品;這也導致了,它採用的零組件都比別人貴,像軸承,華為(摺疊機的軸承)是一百美元,蘋果卻貴了兩到三成。」

後發制人,是蘋果長年以來的勝利方程式,iPod隨身聽、iPhone手機、AirPods無線藍牙耳機,皆是如此。但或許,相對摺疊手機,果粉更盼望蘋果在其嚴重落後的人工智慧(AI),再次施展魔法。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10月 第1979期

本文摘錄自‎

鴻海搶蘋果摺疊機「王冠上珍珠」野心

商業周刊

2025/10月 第19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