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還能買?6問答教你應對貨幣之亂

黃金還能買?該抱日圓、歐陸股?


文●吳美欣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美元指數震盪走跌,引爆罕見的股、債、匯三殺局面。相對的,黃金屢創天價,在這場貨幣亂流中,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茲(Harry Markowitz)所言:「投資世界唯一免費的午餐,就是分散風險。」如今,多元配置才是王道。

Q1.現在要增持、減碼什麼,才能度過這波貨幣亂流?

A.緊抱美元、重押美股的策略已行不通,中心思想就是多元化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 眼下不管貨幣、 債券、 股票,都須拉開戰線,別過度集中美元或美國。

她分析,川普帶來的陣痛期,可能比預期長。在貨幣配置上,投資人可以設立「外幣綜合帳戶」,分批購入一到兩成的日圓與歐元,做為美元走弱的避險港口。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指出,根據摩根士丹利所編製的MSCI全球指數,目前美股約占六五%,但今年可能會下滑至六成,其他市場的權重則會提高。主因在於美國企業估值仍偏高,且未來企業獲利變數增加,這會使資金傾向尋找本益比低、基本面穩健的市場。

她建議,投資人可以調整配置原則,拉高歐洲、日本的比重至兩成到二成五,新興市場則維持一成。

至於股債比重,林雅慧指出,儘管市場上「現金為王」聲音不小,但是以歷史數據來看,股六債四的投資組合,只要持有三年以上,跑贏現金的機率仍非常高。

如果想更保守,股五債五也可以考慮;但不論比率如何,「持續留在市場」才是穿越亂流的關鍵。


Q2.美元走弱,現在是解美元定存、美元保單的時候嗎?

A.別輕舉妄動,除非有緊急現金需求


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指出,美元指數有機會跌破九十,但長期來看,美元做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仍難以撼動。即便短期內美元走勢可能像「海盜船」 般震盪偏弱,但並不需要過度恐慌。

川普不會對資本市場視而不見。一旦美元貶值到一定價位(約九十八),川普可能釋放利多言論,支撐美元走勢。尤其明年適逢美國期中選舉,政策面將更傾向刺激市場氛圍。

在操作上,陳有忠建議,依現金需求分成兩類:若無迫切現金需要,可持續持有美元靜待震盪結束。但若一、兩年內有需求,則可考慮在美元反彈時分批減碼。

要注意的是,若真要提前處理美元資產,應優先解約美元定存,而非美元保單。因為美元保單屬長期投資工具,若因短期波動提早解約,不僅可能傷到本金,也可能錯失美元回升後的收益。相較之下,美元定存提前解約只損失部分利息,對短期有資金需求的投資人來說,彈性更高。


▲曾經疲弱不振的歐洲股市,今年表現超車美股,深層驅動力來自歐洲從追求和平,到發展軍工自立自強。圖中的主角萊茵金屬,為德國最大軍火商,正被視為下一個「歐洲版」輝達。法新社

Q3.日圓走升,我可以跟巴菲特一樣,借日圓買日本國債嗎?

A.不行,但可以注意日圓帶來的投資空間


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 透過超大型機構低利率舉債,一般人無法複製。

不過,今年美元轉弱的背景下,日圓有機會進一步走強,仍存在投資布局的空間。羅尤美表示,投資人可考慮換匯至日圓後,進行多元投資,因直接持有日圓沒有利息,但若能將日圓妥善運用至投資市場,就能同時賺取匯差與收益。

比方透過日圓購買海外資產(如美國或全球債券、股票),除了分散幣別,還能賺匯差紅利。但她強調,投資此類標的時,應挑選「日圓避險級別」,鎖定匯率波動,避免因日圓升值而侵蝕投資報酬。

至於日圓後市,市場看法分歧。一派看法認為目前一百四十元有撐、一派看法認為日圓升破一百四十元「輕而易舉」。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指出,日本大企業如豐田、本田,對日圓走勢預估通常相當準確,今年所推估的匯價約落在一百四十至一百四十五之間,表示日圓要再大幅走升有一定難度。

不過,陳有忠與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則認為,今年日圓將會升破一百四十元,甚至朝一百三十五元邁進。主因是隨美國聯準會降息、日本央行升息,美日利差縮窄,套利交易無利可圖,會加速資金回流日本,有望推動日圓走升。

羅瑋更預測,日圓有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中,就升破一百三十元。

總體來看,日圓走勢仍有變數,如果現在才換日圓、想賺匯差,可能得等待一段時間,或是更靈活的操作。


Q4.歐元、歐債雙雙走強,是時候買歐洲股票了嗎?

A.歐洲正上演十年未見的大逆轉,可望帶動國防、金融、奢侈品業成長


今年第一季歐股指數——泛歐六百漲幅大幅領先美股標普五百,創近十年來最大差距。

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分析,過去歐洲股市疲軟已久,即使偶有題材,也偏短期炒作。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財政計畫或貨幣政策,歐洲各國正在積極推動自主化戰略,也就是「歐洲人買歐洲貨、歐洲貨歐洲自己做」,企圖擺脫對其他市場的依賴。

這股趨勢,有望帶動國防工業、軟體系統商、金融業、奢侈品等產業,迎來新一波成長機會。

他進一步分析,歐元區基金規模高達近二十兆歐元,過去多流向美股與美債,若這筆龐大資金轉向支持該地區本土資產,將釋放巨大金流效應,推動該區經濟與股市雙雙發展。

不過他也提醒,從「硬數據」(如GDP、工業生產指數)來看,歐洲經濟仍處於低迷;但是「軟數據」(如採購經理人指數、經濟信心指數)已經明顯改善。 「走向復甦, 不代表已經復甦, 」謝潤承建議,投資仍須保持耐心與紀律。

林雅慧則建議,如果投資人打算布局歐洲,應至少耐心持有半年至一年,不宜躁進,並定時檢視投資理由,如財政開支是否如預期、央行是否持續降息等;若條件消失,則應該果斷停看聽。


▲中概股搭上AI順風車,中國網路巨頭阿里巴巴也靠AI脫離股價低谷,今年漲幅逾4成。達志影像

Q5.黃金節節攀高,現在還能入手嗎?

A.黃金仍有上漲潛力,但該不該追,要看你承受風險的程度


高盛最新預估,今年底前金價有機會突破每盎司四千二百美元;若遇上極端情境,未來十二個月內更可能一舉衝上四千五百美元。

推升金價的背後,是美國鉅額債務壓力、經濟放緩、通膨與利率波動,使資金尋求避險。

羅尤美指出,投資人可根據自己對風險的感受,來決定黃金配置比率。例如,如果你認為美國長天期國債可能演變成百年債、引發市場動盪的機率是一○%,那就可以考慮配置一○%的資產到黃金。

不過她提醒,金價往往上漲得快、波動也大,有時甚至在短短一週內就完成一波行情。因此,不建議一次性重押,而是應採取分批買進的策略,逐步建立部位。

對於已經手中有獲利的投資人,則可考慮適時獲利了結部分持倉,並持續以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的方式,靈活調整黃金部位,保留參與後續行情的機會。

目前美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已突破一二○%,市場擔憂長債信用風險,成金價強力支撐因素,加上全球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黃金需求有望再創新高。

Q6.人民幣獨自走貶,現在陸、港股可以碰嗎?

A.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等待復甦行情


中信投信中國五十基金經理人陳雯卿指出,儘管中國通縮與房市壓力未完全解除,但觀察一、二線城市,房價與交易量正逐步回穩,庫存也持續去化,經濟正在打底。

她建議,若要參與陸、港股,可以把焦點放在兩個方向:一是股東回報提升,中國國務院鼓勵企業增加分紅,帶動高股息題材。二是科技產業長線成長,在DeepSeek 推動下,中國科技股為市場矚目,加上新能源車與基建投資持續回溫,為成長型企業注入新動能。

因此,若要參與陸、港股市場,她建議優先關注科技與高股息股,兼顧防禦與成長。其中,港股今年以來逆勢上漲逾一二%,成分股包含大型科技網路和金融內需股,受關稅影響低,考慮到其估值不高且基本面有改善,中長期看好。

在政策做多、產業轉型與估值具吸引力的背景下,須留意市場仍處於調整期,建議採定期定額耐心布局。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5期

本文摘錄自‎

黃金還能買?6問答教你應對貨幣之亂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