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招讓你成為情緒價值高手

反問面試官煩惱,竟增加錄取機會!


文●蔡茹涵 攝影●郭涵羚

你以為,只有企業或品牌可以提供情緒價值嗎?

短影音導師、曾一手打造出王金平溝通協調課等爆款課程的大師課業創辦人陳修平,分享了一個如何在面試時提供情緒價值的故事——面試結束前,面試官通常都會問應徵者,有沒有其他問題想問,多數人多半會聚焦在功能性的問題,例如獎金怎麼算、加班怎麼算等,此時,不妨反問對方:「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是什麼?」

這不僅展現了積極性與同理心,還讓人更期待與你共事。事實上,透過以下練習,你也可以在和家人相處、職場工作和經營自媒體時,成為一個主動提供情緒價值的人。

經營家庭關係時》

30秒感謝、5分鐘記憶,打深家人情感連結


一,提供建議前,先給情感支持:當家人向你傾訴或抱怨時,要的往往不是理性的建議,而是一個願意聆聽、表達安慰和支持的人。

練習方式:遇到家人抱怨,千萬不要馬上回「你可以試試看⋯⋯」或「你幹嘛那麼在意?」這會先給人一種被否定感。不妨先同理他,例如「你一定很生氣」或是「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接住對方的感受,才是當務之急!

二,三十秒感謝:每天花三十秒的時間,對家人或伴侶說一句具體的感謝,聚焦於他們「曾做過的小舉動」,不僅能增加雙方親密感,還可以讓對方感覺「被看見」。

練習方式:選一個氣氛放鬆的時間點執行,例如吃飯時或睡前,簡單說一句「謝謝你把衣服收進來」、「幸好你早上有提醒我帶傘」即可。如果實在不習慣用說的,也可以傳訊息,或留一張小紙條,都會有同樣效果。

三,共創五分鐘記憶:每天只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和家人進行一件快樂的共同活動,例如,看一部搞笑短片、觀賞一首新歌MV、或是一起泡杯茶都好,愉快的回憶最有助於情感連結。

練習方式:每天選一個五分鐘以內的簡單活動,務必要方便執行,才能夠維持得久。


▲「流量好的短影音,背後一定有傳遞某種情緒價值!」大師課業創辦人陳修平(圖)直言。近年許多小企業主與業務積極投入短影音變現,「帶動情緒」正是流量密碼之一。

跟同事相處時》

客製化關心,建立可靠盟友形象


一,隨手提供小資源:主動識別身邊同事們正在進行的任務或目標,以低調的小行動提供支持。例如,某位同事正在準備重要的簡報,你可以私下發一則訊息:「我剛好看到一篇關於簡報技巧的文章,覺得內容不錯,提供你參考喔!」

練習方式:找一位同事,觀察他們的工作狀態,並提供一個「舉手之勞」程度的具體小資源。這種客製化的關心,不會太刻意,但對方會覺得溫暖,也能為你建立起可靠盟友形象。

二,亮點分享會:如果你正在帶團隊,可以主動在正式會議之前發起「亮點分享」環節,邀請同事們分享最近最有成就感的事、或工作和生活中的有趣經歷。

練習方式:在下次團隊會議前,提議用三到五分鐘讓每人分享一個「亮點」,而且你自己一定要率先分享一個具體且真誠的故事。若氣氛不錯,可慢慢將這變成團隊的固定儀式,創造正向氛圍。

三,讚美與檢討並陳:如果你擔任主管職,肯定曾經遇過下屬出錯、需要檢討和改善的狀況。但是,直接指出問題,很容易造成對方反彈或過度沮喪,不妨在過程中同步提供情緒價值。

練習方式:《向下讚美》一書中提供了明確公式:感謝+緩衝話語+檢討(提醒、要求、建議)+鼓勵的話語。例如:「謝謝你查了這麼多資料,不過分段的方式還需要更明確,請你在×日之前重新整理一次給我好嗎?以你平常的實力,再多一點時間,一定可以擬出更好的方案!

經營自有品牌時》

活用4種情緒、給金句,打造瘋傳短影音


一,說自己的故事:短影音會是很好的通路,因為它有影音,可以很快的感染他人。陳修平建議,若剛開始起步,務必先嘗試「說故事」類型主題,有助於向網友介紹自己。

練習方式:「說故事」的影片架構須包含幾項元素:成就/概述↓(挫折+轉機)×N↓個人體悟。簡單來說,就是先簡述自己的某項專業成就,再描述遇到的挫折,最終如何解除危機,最後提煉為一個符合普世價值的心得,例如「堅持」、「相信」等這類情感認同,有助於影片被轉傳。

另外,描述轉機時請記得「配角思維」,切勿描寫成自己天縱英明,最好是被某些外在事件推著走,例如正好疫情解封⋯⋯,這可以讓觀眾更有認同感。


二,善用喜、怒、哀、樂等情緒觸發點:演算法判斷影片好壞的關鍵,就在於「影片引發了多少情緒」,才能促使你按讚、訂閱或分享。

練習方式:以下是最能有效激發幾種情緒的做法。

喜:聚焦在好笑、可愛、有趣的瞬間,例如寵物或小朋友的影片。

怒:罵一件絕對正確的事情,例如虐童、詐騙等。

哀:分享「比慘」的經歷,例如被詐騙、被分手、創業失敗等。

爭議:關鍵在挑選的議題須「七成人支持,三成人反對」,有助於製造討論,但仍穩住核心受眾支持。

三,避免純粹講乾貨:成功短影音的三大特質是有用、有趣、有共鳴,但如果只有「有用」,少了後面兩項,通常效果也不會好。

練習方式:現代人觀看自媒體,通常是認螢幕上的那個人,而非他背後的品牌或知識,因此務必確認,所有內容最終要回歸「你自己」或「觀眾」有感的體悟身上。例如,陳修平身為短影音教練,影片內容也不會全聚焦在怎麼拍才會成功,而是收斂在某些共鳴金句:「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如果你有夢想,但遇到了挫折,再堅持一下!」用意就在提供情緒價值。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72期

本文摘錄自‎

9招讓你成為情緒價值高手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