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軸聚焦在《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第七部《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再依照作品順序介紹,與你一同穿越日本千年古都「京都」,感受濃厚的和風氛圍,展開一場融合推理懸疑與文化魅力的動漫聖地巡禮。京都作為劇場版中極具代表性的舞台之一,不僅承載著工藤新一與毛利蘭的動人情感,更穿插著日本古典文學《義經記》與實地取景的名勝古蹟,成為柯南迷心中的經典名場面。本期《時尚漫旅》帶領讀者走訪這些經典名場面,一同踏上穿越時空與地域的動漫聖地巡禮。 文|李潔鈴 圖|普威爾、Unsplash、AC、Wikipedia 
圖片來源:普威爾
千年古都中的謎題與戀情:《迷宮的十字路》《紅之校外旅行》 《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是劇場版系列第七部作品,於2003年上映。故事以千年古都「京都」為舞台,融合推理懸疑與歷史文化,開場便以一樁知名佛寺的佛像失竊案為開端,主角一行人為了追查失竊佛像的下落,憑藉一幅神秘的畫作在古都之間穿梭解謎,劇中穿插日本古典名著《義經記》橋段,足跡更遍及京都市區多處真實存在的文化景點,如清水寺、佛光寺、鞍馬寺等名勝古蹟,觀眾彷彿也走了趟古都聖地巡禮,是系列作中少見充滿和風氣息的作品。 在《名偵探柯南:紅之校外旅行》特別篇中,工藤新一挑戰以「天狗」為名的連環殺人案件,懸疑推理扣人心弦。與此同時,他與毛利蘭的感情也迎來關鍵轉折。劇中以京都名勝清水寺為舞台,不僅是案情的關鍵起點,也成為本作中他與小蘭留下合影、深情一吻的浪漫名場景,兩人也正式確認戀人關係。這一幕感動無數粉絲,也讓清水寺成為柯南迷心中的朝聖聖地與不可錯過的熱門打卡景點。

圖片來源:AC
邂逅木造工藝與結緣之地:清水寺 音羽山清水寺位於京都市東山區,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觀光名勝之一,擁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主要供奉千手觀音,是一尊不公開示人,每隔33年才公開一次的「秘佛」,同時也是北法相宗的大本山。在隨求堂內,還可以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體驗一場模擬從死亡到轉世投胎重生的「胎內巡禮」。寺外有道「音羽瀑布」,分為三道泉水,各代表智慧、健康與姻緣三種不同利益,讓信徒與旅客爭相飲用。據說,喝下「音羽瀑布」的泉水,就能替自己帶來好運。境內的地主神社則供奉結緣之神「大國主」,是京都著名的求姻緣聖地。神社內有兩塊「戀愛石」。傳說,若能閉著眼睛從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就能尋得真愛。 現今所見的建築為江戶時代初期所重建,其最令人讚嘆之處,莫過於獨特的「懸造」工法——這種高架式建築結構巧奪天工,且完全不使用一根釘子,而是巧妙地使用39根巨木支柱,並運用傳統榫卯技術,構築出境內聞名於世的「清水舞台」。寺院宏偉的屋頂以檜木樹皮鋪陳,稱為「檜皮葺」,勘稱是東方建築工藝的極致。

圖片來源:AC
一夢啟示的佛堂:六角堂 公元587年,相傳聖德太子為興建四天王寺而四處尋找適合的木材途中,偶然來到了林間的一處泉池,他將身上的衣物與供奉觀音像的木盒放置在樹下,隨後進入池中沐浴。當晚,觀音於夢中託夢顯靈,祈願他在此地留下度化眾生。於是,聖德太子便以當地林木建造了一座安置如意輪觀音像的佛堂,這便是「六角堂」的起源。 六角堂正式名稱為「頂法寺」,因本堂主要建築結構採六角柱形而得名,其六角形象徵著佛教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寓意若能超脫六欲,便能達到「六根清淨」的境界;自創建以來,六角堂便是一處佛教氣場濃厚、靜謐安然的修行之地。 到了室町時代後期,十六世紀初,住持池坊專應在此發展出日本花道的理論體系,使六角堂成為插花藝術「池坊流」的發源地。六角堂歷經多次祝融之災,如今所見的本堂為明治10年(1877年)所重建,佛壇中央供奉如意輪觀音坐像,左右兩側分別為聖德太子與淨土真宗創始人親鸞,彰顯其深厚的佛教地位與文化底蘊。 《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中,眾人尋獲走失的小嶋元太,地點就位於六角堂。

通天閣。圖片來源:AC
大阪人的驕傲:通天閣 大阪新世界地區的精神象徵——通天閣,實為第二代建築。初代通天閣於1903年大阪勸業博覽會後,在原址興建遊樂園「新世界LunaPark」,其塔身設計融合法國巴黎凱旋門與艾菲爾鐵塔之造型。1943年,卻因火災損毀,再加上戰爭等因素遭解體,鋼材最終棄置海邊卻尚未利用。 1954年,隨著名古屋電視塔落成,大阪人也重新燃起通天閣重建的心願,並於1956年,邀請「塔博士」內藤多仲來設計第二代通天閣,成為觀光地標。其頂部設有展望台,塔身三面長期由日立集團投放廣告,也因此成為當地的獨特風景。 儘管高度已不敵2014年落成、近在咫尺的日本第一高樓阿倍野HARUKAS,但對大阪人而言,通天閣的地位早已超越建築本身,是難以撼動的城市象徵,也是大阪人的驕傲! 在《世紀末的魔術師》與《迷宮的十字路》中,怪盜基德於預告函中提及的「天空樓閣」,正是位於大阪的通天閣。

五條大橋。圖片來源:AC
歷史與推理的交鋒之地:五條大橋 在京都著名的五條大橋上,矗立著牛若丸(也就是日後的源義經)與武藏坊弁慶的石像,紀念這段流傳千年的歷史傳說。根據《義經記》記載,弁慶曾在此橋上向每一位路過的武士發起挑戰,並在戰勝對方後奪取其武器。據說,他已累積了九百多件兵器,只差最後一件即可湊滿千件。 最終,弁慶在五條大橋上遇上身手矯健的少年武者牛若丸。兩人在橋上展開了激烈對決,結果弁慶不敵牛若丸的輕巧身法與高超劍術,被徹底擊敗。從此之後,弁慶心服口服,誓死效忠牛若丸,成為源義經最忠誠且最著名的家臣之一。 而在《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中,服部平次與柯南對峙時高舉木劍的一幕,正是發生在五條大橋上。
古都中的靜謐莊嚴信仰之地: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日本京都市下京區,是淨土真宗佛光寺派的本山,山號為「澀谷山」,主祀阿彌陀如來,由淨土真宗的創始人——親鸞所開基。它也是淨土真宗著名的「五門跡」之一。 佛光寺的起源可追溯至1212年,當時親鸞自越後流放歸來,在京都山科建立草庵弘法,是寺院創立的開端。1320年,寺基遷至現今京都國立博物館附近,迅速成為民眾的信仰中心。然而,1467年所發生的應仁之亂期間,佛光寺的大部分伽藍遭焚毀。 1586年(天正14年),在豐臣秀吉的命令下,佛光寺遷至現今的五条坊門所在地,延續宗派傳承。據說,寺號「佛光寺」乃由後醍醐天皇所賜,彰顯其尊貴地位。 今日的佛光寺,坐落於京都熱鬧市區,鬧中取靜,成為人們在喧囂生活中尋求寧靜與心靈寄託之所,也是作為歷史悠久且深具信仰價值的千年古寺。 《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中,佛光寺為本作劇情中十分重要的場景之一,當時柯南彷彿受到佛祖的加持,靈光乍現、忽然頓悟,在這裡破解了謎題!
三條通上的弁慶石怪談 「弁慶石」位於京都市中京區三條通麩屋町東側。相傳,這塊石頭是弁慶年幼時所鍾愛之物。後來,弁慶與源義經在逃亡途中一同殞命於奧州高館,人們為了紀念弁慶,人們將這塊石頭移往高館。某日,這塊石頭竟發出聲音:「我想回到三條京極一帶。」此語一出,高館周邊隨即爆發熱病流行,居民們深感驚懼,認為是弁慶怨靈作祟,遂將這塊石頭火速送回三條京極的寺院,以求安寧。 此後,石頭歷經多次遷移,一度被安置於新京極誓願寺的萬丈庭園,明治26年(1893年)又遷移至當地的一戶民宅,最終於昭和4年(1929年),安置在三條通上,成為今日所見的「弁慶石」。 傳說只要輕撫這塊石頭,男孩便能如弁慶般力大無窮。至於這塊「弁慶石」的來歷,除了最廣為流傳的返鄉傳說外,還流傳著其他說法:有的認為它是弁慶從比叡山一躍而投擲下的巨石,也有人主張這塊石頭正是弁慶在衣川之戰中戰死後化成了石頭,眾說紛紜,各有其神秘色彩。在《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中,服部平次也提及這顆大石可能為當年弁慶常坐的石頭。
天狗傳說之地:鞍馬寺 鞍馬山位於京都北郊,以天狗傳說與歷史故事著稱。平安時代末期,源平兩大武士家族爭戰不休,源氏首領源義朝敗於平清盛,戰死後,其子嗣四散。其中,由側室所生的牛若丸被送往鞍馬寺寄養。他便是後來平定平家、為鎌倉幕府奠下基礎的名將——源義經。 相傳牛若丸年少時在鞍馬山修行,於深山中遇見神通廣大的大天狗,並向其學習劍術與兵法,成為日後叱吒風雲的傳奇武將。這段奇幻傳說流傳至今,常見於文學、戲劇與影視作品中。 如今,旅客可從鞍馬山徒步前往貴船,漫步於幽靜的林木蓊鬱古道中,仿彿置身在一幅山林畫卷,沿途可見傳說中的地點如牛若丸修行之所,至今仍吸引無數人前來憑弔。此外,山中亦坐落一座名為「魔王殿」的小祠堂,據說供奉的是遠古時代自天外墜落的隕石,更為這充滿神話與傳奇的山林添增上一抹神秘色彩。 在《迷宮的十字路》劇情,平次與柯南騎著機車從鞍馬寺西門出發,緊追著神秘的小黑奔向貴船口。就在貴船口急轉彎後,他們又迅速折返,往山上方向疾馳,最終追至鞍馬寺的仁王門前。 造訪此地,建議可從鞍馬寺穿越寺內山路自西門下山,不久便可抵達貴船神社。

鞍馬寺仁王門。
首都之心視野之巔:東京都廳 東京都廳位於西新宿,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建築之一,由建築大師丹下健三所設計,並於1991年正式啟用,是當時全日本最高的摩天大樓,象徵著泡沫經濟高峰時代的雄心。其龐大的量體上矗立著兩座塔樓,外觀被認為取材自巴黎聖母院,氣勢宏偉;窗格設計則讓人聯想到日本傳統建築中的格子結構,融合東西方美學。雙塔頂端的方形結構旋轉45度,營造出機械感與動態視覺,打破呆板沉重的形象。由於當時正值泡沫經濟的高峰時期,因此也被人們以聖經故事中的「巴別(Babel)塔」諧音戲稱為「泡沫(bubble)之塔」。 作為東京行政中心的同時,東京都廳也對外開放45樓的展望台,免費提供民眾參觀,白天可俯瞰新宿市區,天氣好時還能遠眺富士山,夜間更是欣賞東京夜色的絕佳好去處。這座融合歷史寓意與現代工法的建築,如今已成為東京重要的地標之一。《名偵探柯南:引爆摩天樓》中,這座建築就是作為劇中建築師森谷帝二年輕時充滿理想卻不對稱的作品,象徵著夢想與現實的衝突,也因此這座建物被本人給炸毀。
日本戰後復興的夢想工程:東京鐵塔 東京鐵塔起初是為了實現關東地區全面電波覆蓋而興建,其幕後推手是產經新聞集團社長前田久吉。前田成立日本電波塔株式會社,積極籌措資金與用地,並邀請著名結構工程師「塔博士」內藤多仲負責設計,目標是打造世界最高的鐵塔。 由於當時日本鋼材不足,工程團隊回收約90輛韓戰後美軍報廢戰車的鋼鐵,應用於223公尺以上的高塔結構。施工僅用一年多即完工,成為當時日本最高建築。雖然後來對馬島及硫磺島的通訊塔曾一度超越東京鐵塔,但隨後拆除,使其繼續保持日本最高建築的稱號,直到2010年才被東京晴空塔取代。 「東京鐵塔」名稱由公開募款票選決定,第一名為「昭和塔」,而「東京鐵塔」排名第十三。由於日文原名「東京タワ」結合了外來語,在當時名字新穎獨特,獲評審力推,最終成為正式名稱。如今雖退為備用電波設施,卻早已成為日本戰後復興的象徵。在《名偵探柯南:漆黑的追蹤者》片尾中,黑衣組織幹部琴酒曾在此展開槍火追擊,令這座紅白鐵塔再度成為戲劇中的經典場景。
結語 隨著柯南腳步漫步於京都古韻與東京繁華,我們重溫劇場版的經典橋段。從清水舞台上的告白、五條大橋上的對決、通天閣的通火明亮,再到東京鐵塔下的槍火交鋒,每一處聖地都是粉絲們心中難忘的情感延伸。或許,下一道線索,就藏身在你我即將走過的轉角處。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走訪 《名偵探柯南》 劇場版名場面 沉浸和風動漫世界的魅力
時尚漫旅 ROAM
2025/8月 第5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