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 2025/7月 第2362期
川普政府的第二次關稅延展期限即將到來,台灣仍尚未收到美方通知任何具體稅率,加上第二季新台幣升值對財報的衝擊,依舊是短期內影響指數能否創高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理財周刊 2025/7月 第1300期
台積電ADR 創高,預示台股高點還沒滿足;關稅趨吉避凶,2025生技展孕育另類飆股;最快8月拍板,矽光子鏈動千億AI 大未來;除權息穩賺攻略,原來主力大戶都這樣玩。
天下雜誌 2025/7月 第828期
近兩年,日本米荒、米價飛漲,成了台灣米反攻日本市場契機。科技業出身的簡碩宏,為何能讓自助餐白飯在日本拿到評鑑最高級?
理財周刊 2025/7月 第1300期
受川普關稅大刀影響,商仲業者發現,第二季的租賃需求,明顯看到企業租賃策略轉向,小單位成A辦租賃成交主力。
今周刊 2025/7月 第1492期
從最簡單的消費性電子IC測試起家,鴻勁靠著台廠的獨有工程實力與反應速度,一路打進AI晶片測試核心,成為台灣半導體設備新霸主。
商業周刊 2025/7月 第1967期
以58度高粱廣為人知的金門酒廠,為何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聯名,推出一款酒精濃度僅○.五%、公司史上酒味最淡的飲料?原來,這正是這間七十三年老酒廠,力拚「年輕化」的突圍策略。
天下雜誌 2025/7月 第828期
立院三讀通過還稅於民,將普發現金一萬,卻遭學者示警:你我繳的稅,恐還給沒繳稅的人。稅收為何會超徵?如何避免?
商業周刊 2025/7月 第1967期
興波咖啡從東區地下室起家,如今在全台擁有七間分店,吳則霖的目標是成為下一個藍瓶咖啡(Blue Bottle)。
天下雜誌 2025/7月 第828期
AI已成了企業存續關鍵武器,從餐廳訂位系統到電子五哥都在應戰,2027年將有公司業績飆漲、有的黯然退場。這場生存遊戲,誰能笑到最後?
《經貿透視》 2025/7月 第673期
仿生機器人快速融合AI 與感測技術,應用場域擴及製造、照護與教育。各國積極投入技術發展,臺灣憑藉供應鏈優勢,展現競爭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