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化解「零點擊」秘密武器
文●何佩珊 一個AI筆記本,也可能改變全球AI競爭賽局嗎? 二○二三年,Google發表AI筆記本應用NotebookLM,很快成為明星產品。今年第二季,領導該產品開發的Google實驗室副總裁伍德沃德(Josh Woodward),被指派擔任Google核心AI應用Gemini App負責人,可見其受重視程度。 而當其產品定位從筆記本變成知識內容中心,也讓它有機會為Google在這場AI競賽中,殺出新局。 它有什麼特別? 打開NotebookLM,你可以根據自己選定的主題,建立新的筆記本,然後只要上傳自己挑選的文件、錄音檔,或是加入YouTube和網站連結等資料來源,這個筆記本就會以此為基礎,快速生成主題摘要,並且解答你的疑問。 不只如此,過去一年NotebookLM又陸續增加Podcast音訊生成、影片摘要生成,以及多國語言支援等。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理事李致緯形容:「每一個創造出來的筆記本,其實就像是一個Agent(代理人)。」他舉例,如果他建立一個筆記本,裡面全都是零售媒體網路相關內容,「那有點像我打開這個筆記本,然後我可以跟一個零售媒體網路的專家聊天。」近期兩項新功能推出,更成為進一步將這個工具推向知識內容中心的關鍵。

▲NotebookLM主管、Google實驗室副總裁伍德沃德肩負公司GeminiAI產品在消費市場的發展重責。法新社
從筆記本變知識內容中心 Google布局打造新數據泉源 第一,分享功能。這讓原本只能做為私人知識管理工具的AI筆記本,除了自己用,還可以將筆記本分享給其他人,等於加入了社群元素。 該功能上線首四週,全球就有超過十四萬本公開筆記本被創建;在台灣,也已經在教育界帶起一波熱潮。
第二,精選筆記本功能。當你點擊進入精選筆記本專區,可以看到有《經濟學人》發表的《2025年全球大趨勢》、莎士比亞全集、暢銷書《超級老人》作者托波爾(Eric Topol)的長壽建議等。目前總計有八本來自媒體、作家、研究機構等,橫跨了不同領域和主題的筆記本可供查閱、對話、學習。 該產品核心開發團隊成員,Google實驗室編輯副總經理強森(Steven Johnson)用一個例子,說明這些精選筆記本的價值:「如果你在尋找教養建議,你不會只想要網路上所有教養建議的平均值,而是想要來自你信任的專家所提供的建議。」精選筆記本,就是那個專家。 Google看到它的潛力,正嘗試將這個產品從生產力工具,變成匯聚和學習專屬領域知識的目的地。 這就像是:現在如果你想要找影音內容,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YouTube,未來要找知識內容,他們希望使用者第一個想到的是NotebookLM。 如果能夠成功建立這樣的品牌印記和地位,未來該平台就有機會扮演出版商、KOL、媒體等內容相關從業人員,不能錯過的發行通路。 從工具變成內容平台,這是明顯的產品策略定位轉變。Google的盤算是什麼? 答案是,打造新的內容數據泉源。 自從大型語言模型進入高速發展以來,數據石油將被耗盡,一直是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而這個數據問題,現在將可能因為AI搜尋造成大量「零點擊」,加速枯竭。
AI搜尋造成「零點擊」 筆記本獨家內容成高質素材 AI搜尋和傳統搜尋最大的差別,就是AI會將與問題相關的資訊彙整成摘要形式,直接提供答案,使用者不必再一一點擊網頁連結,也直接對網站流量造成衝擊。這個現象尤其在Google決定擴大開放AI概覽(AI Overview)覆蓋範圍,並推出被視為搜尋革命的AI模式後,更加顯著。 這是為什麼市場會稱Google這個自我革命的舉動,無異於在殺死開放網路。 如果開放網路成了死水,AI公司需要的數據何來?一旦缺少數據,不僅AI模型訓練可能遭遇瓶頸,也會讓變得無用武之地。畢竟,技術再強大,若沒有好的數據來源,也很難給出好答案。 但現在NotebookLM有機會成為Google圍牆花園內,新的數據沃土,而且品質非常優異。 因為每個筆記本來源都是由使用者親自挑選的資料,其數據相關性、可信度和品質,相對ChatGPT等通用型AI在公開網路學習的數據更高;更別說筆記本裡面還會有使用者自行產出的獨家內容,如課程錄音、個人筆記、會議內容等,都是公開網路上學不到,也搜尋不到的。 雖然根據Google隱私權政策,這些筆記本內容不能直接用於AI模型訓練,但一方面,在NotebookLM內,Google的AI將不會缺乏能夠讓自己創造出價值的素材;另一方面,一旦精選筆記本的數量和種類達到一定規模,這個知識內容平台就會像是擁有大量來自各領域的常駐專家一樣,使用者即便不跨出Google圍牆,也可以在裡面得到多數解答。 雖然發展初期,精選筆記本專區是以官方邀約合作的方式為主,可以預期知識庫的增長速度不會太快;但可以想像,日後Google若想要建立一套機制,創造吸引大量專家和優質筆記本上架的誘因,也不會太難。
更精準掌握使用者偏好 新流量紅利平台應用商機多 舉例來說,若未來精選筆記本可以成為Google AI概覽和AI模式的引用來源,為創作者帶來導流和曝光,甚至提供廣告分潤,那就可能被視為一個新流量紅利平台;又或者,Google也可以在平台上設計販售或訂閱筆記本的機制。這些做法不僅有助拉高平台對筆記本創作者的吸引力,也可以直接或間接為Google創造收入。 將格局再放大,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指出,「Chrome瀏覽器,是你瀏覽的東西它(Google)看到,那NotebookLM是你產出的東西它(Google)看到。」他認為,這之於Google的意義,就是不只掌握使用者的公開網路行為,也能將個人數據納入自家花園。 做為一家以數位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這些數據有助於更精準掌握使用者的意圖和偏好,進而有效提高廣告投放精準度。 即便,目前在消費市場的AI競賽,Google看似打不過ChatGPT,但Chrome瀏覽器和NotebookLM都是以GeminiAI為底層的技術核心。從這個視角來看,簡立峰認為,該模型才是世界使用量最大的AI模型。 最初,NotebookLM只是Google實驗室當中眾多計畫的其中一項,開發者不過寥寥數人,如今卻可能成為該公司在AI大戰的關鍵助攻。 不因起步的成功而自滿,不被初始定位局限思考與想像,小兵,也有機會立下大功。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一款AI筆記本創造新流量紅利?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6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