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集團二代姊弟接班
橘色集團採用少見的雙執行長制,二代姊弟度過接班黑暗期,讓橘色跨出大安區,也在開出全台最大新門市後,準備進軍國際。 文—張方毓 攝影—謝佩穎 如果是你,會願意放棄四百萬的年薪,返家幫忙,卻要面對不甘放手的父親、以及員工一直走的情況嗎?這是橘色集團二代袁悅苓、袁保華的接班故事。 三月二十五日,頂級火鍋品牌橘色涮涮屋在台中七期的新街邊門市開幕,兩層樓、能容納一百三十五人,是該品牌全台規模最大的店,卻也是在台灣的「最後一舞」。 「這是台灣最後一家橘色涮涮屋,」橘色集團執行長袁悅苓、袁保華在《天下》專訪拋下震撼彈。 展店止步,其實是袁氏姊弟給橘色的里程碑禮物。他們接班後成績斐然,比起陸續回台接班的二○一二年,集團營收從不到四億元,翻超過一倍達去年的九.六億元。過去十年新開三間橘色涮涮屋,乍看不多,卻不斷挑戰新市場,跨出大安區,開進內湖、百貨公司、再南下到台中。 「再在台灣開,學習價值比較低,」他們語氣雀躍地說,「接下來要去國外了。」 但這個接班成果,對兩姊弟而言並不容易,是歷經無力、突破、最終找到自己位置的過程。
二代接班,力爭創辦人認同 橘色成立於二○○○年,創辦人袁永定曾在美國開過中菜館,回台後,嘴刁的他發現市面上沒有符合自己標準的高端火鍋,因此創立橘色,當時一鍋要價一千五百元,打破價位天花板,高級食材和服務吸引政商名流。 二○○六年,夢想單純、只想成家的袁悅苓,大學畢業不久就回家幫忙。二○一二年,因為父親袁永定摔斷腿,母親的一通電話,也讓當時在美國矽谷當工程師、年領換算近四百萬台幣薪水的袁保華,放棄高薪回台。 但還沒準備放手的父親,碰上沒有實績的兒女,二代想施展拳腳卻施展不開的心情,袁氏姊弟最懂。袁悅苓就清楚記得,她剛回台時,父親對自己講的第一句話,竟是「妳休想接我家業。」 兩姊弟馬上就發現公司問題重重。第一個問題,是袁永定堅持要把最好的食材提供給客人,卻完全不比價,「他賺得快,也被坑得快,」袁悅苓指出。 為此,袁悅苓建立採購部,摒除過去父親只挑最貴食材的偏好,並把橘色涮涮屋切剩的火鍋肉邊角料,用於開發旗下早午餐品牌M One Cafe的漢堡排,也把橘色餐後水果的芭樂邊角料打成M One Cafe的芭樂果汁。 性情直來直往的她,改革過程中和父親衝突不斷,「我曾寫一封長信給我爸,說如果這一份工作讓我們感情變那麼差,我選擇辭職,」後來袁永定送一隻狗給她和解。不過袁悅苓也漸漸做出心得,透過改善現場營運,把M One Cafe轉虧為盈,「八大電視林總來稱讚我,我爸才覺得我女兒好像有什麼,」她得意地說。 過程中,她也讀懂父親對事業的堅持,例如橘色食材高檔,食材成本佔整體四五%,她不會刻意壓低,改用減少浪費來節流。 在橘色,鱈場蟹不是俄羅斯、韓國的,而是日本北海道頂級的種類,廚房配備海水水族箱,廠商每週一次連同海產和海水一同運到門市。 橘色對食材處理也相當龜毛。一間橘色肉品供應商透露,大多客戶都表示只要將牛肉冷凍出貨即可,橘色卻要求以冷藏運輸,因為廚房要先將原塊牛小排外圍筋膜修除,才會切片。 袁悅苓謹記,這種龜毛精神源自父親聽取熟客、現任文華東方酒店董事長林命群的反饋。林命群當時建議,辣椒要切得很細,才能保持乾燥不出水,不僅吃起來更有嚼勁,也方便客人適量夾取。自此,袁永定就訂下辣椒絲的厚度要達到○.一公分以下。 「沒加分的工是白工,讓東西更好吃的工是加分工,我就覺得一定要堅持,」袁悅苓說。

▲色訓練服務生主動觀察客人需求和思考解方。
姊弟攜手進駐百貨公司 相比之下,個性隨和的袁保華,雖比較不會和父親直接起衝突,但從試圖改革到做出成果被肯定,陣痛的時間卻更久。 「我曾整整一年只結薪水,開開會,每天晃來晃去,」袁保華回憶道。負責管橘色涮涮屋的他,發現父親過去只依資歷和感覺升遷員工,員工只有十年以上和一年以下的,人才斷層嚴重,他試圖用加薪來留才,卻沒有成效。 眼看姊姊將M One Cafe愈做愈好,他更無所適從,「她(姊姊)是一路勝,我是一路挫敗,因為搞不出來,」他吐露心聲。 轉折點落在,姊弟倆二○一八年通力合作,將橘色開進台北新光三越A9,打破袁永定一直以來不想展店、不想開進百貨的做法。
為了展店,兩姊弟卯起來建立各種制度,包括ERP系統、升遷制度。ERP的建立重視邏輯,工程師背景的袁保華感覺熟悉,再次激起動力。袁悅苓則協助汲取Fridays等企業的人才制度,建立基礎升遷架構,「我的強項不是從零到一,而是從一到一百,」袁保華有了架構,開始用心思索,如何讓員工有成就感,以及如何透過培訓,將橘色提供客製化服務的技能普及到所有服務員。 幫客人把玉米切成玉米粒、兩秒剝一隻蝦,都是橘色被口耳相傳的獨門服務。但這些都不是明訂在訓練手冊上的SOP,而是服務生跟客人「互動」出來的結果。切玉米是因為發現客人戴牙套不方便啃,剝蝦則起始自服務生替不喜歡剝蝦的女客人代剝。 袁保華理解,不訂SOP,卻要教會員工主動觀察客人需求,提供客人當下真正想要的服務,沒有捷徑,只有不斷灌輸價值觀。每批新員工的第一堂企業文化課由他授課;他時常到服務現場巡視,引導員工思考;他也常辦分享會,讓表現好的員工分享如何觀察並服務客人。 有了完整制度和配套,袁保華成功說服父親同意開設橘色涮涮屋A9店,第一年營收就破億,也讓袁保華覺得開始被肯定。「A9讓我懂得,當我有立場與堅持,爸媽也會開始協助我。」

▲橘橘色廚房配備海水水族箱,每週配送新鮮海產。
雙執行長,各自發揮長處 雙執行長制在台灣企業很少見。袁悅苓和袁保華個性不同,從小就時常吵吵鬧鬧,共事時卻學會在乎彼此,形成互補。 開A9店時,因為不曉得是否會賺錢,袁保華一度想改掉橘色的招牌銅鍋,改用省成本的鋼鍋,被知道要維護品牌根基的袁悅苓阻止。面對父親常天馬行空的發想,袁悅苓時常發怒,袁保華則能協助冷靜地用邏輯思考開導父親。 「有時候她爆掉,我包容,有時候我爆掉,她包容,我們有各別的軟肋、短板,」袁保華說。開始享受經營公司的過程,也讓他們經營理念愈來愈像父親。 「維持每一次來吃到的東西和服務一樣的水準,就很難了,反而做新東西比較簡單,因為有話題,但,能長久嗎?」說到為何只開三間橘色就止步,兩姊弟語氣堅定,猶如袁永定上身,「我們重視的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多有效率賺到錢。」 擔任橘色行銷顧問的捷怡品牌管理顧問執行長王怡倩觀察,橘色最大挑戰,是如何在競爭激烈、高度分眾的餐飲市場中讓顧客記得自己。 姊弟倆就發現,橘色開到台中時,台中人對橘色並不熟悉,且台中早有許多全程在旁服務的燒肉店,原本在台北較細膩的服務型態,換來一些台中客人負評,認為服務配不上價位。他們引導台中團隊,要更快在點餐時主動破冰,並特別以帝王蟹多吃的亮點做溝通,讓愛請客的台中人有更大氣的菜色可展示。 「就像鼎泰豐一樣,我們則希望任何人想到橘色的時候,會覺得是心裡永遠的一塊,」袁悅苓和袁保華說出對品牌的期待。不過四十多歲的他們,已經成長、準備邁入下一階段。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火鍋界LV營收翻倍
天下雜誌
2025/4月 第82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