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壁壘貿易戰及反報復制裁 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瓦解邊緣
文﹒李振麟 川普上任以來,就把關稅政策視為談判手段之一,對外的理由是要求公平的貿易競爭以及製造業回流美國,以促進國內經濟成長。然而背後的代價,除了面對其他國家的報復關稅回擊,還有傳統產業鏈的瓦解重組,並進而推升美國的通膨崛起。 
▲(圖/photoAC)
期以來,美國自持身為世界大佬,承擔起維繫全球和平以及促進自由貿易的責任,然而美國卻認為貿易逆差造成國家經濟利益流失,主要原因來自於製造業為了獲利空間,而將生產線外移到營運成本較低的新興國家。即便美國本就有頂尖的科技產業,但是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問題,讓境內的產業發展更加不平衡,川普在面對龐大的國債壓力下,自許能拯救失衡的貿易逆差與經濟發展,以減少財政赤字壓力。 另一個層面,中美貿易戰發展下,美方對中方的敵意態度更加堅定,無論是經貿競爭關係,或是政治上的角力追逐,都讓川普政府更加確定要採取實際行動以抑制中方崛起。如今AI智慧與先進科技的掌握,更是直接攸關美國長年以來在世界上的老大地位,以及國家安全的發展掌握力量,因此不惜採取關稅政策來箝制中方,進而逼迫世界各國上談判桌,以從中劫奪龐大經貿利益,因為美國認為自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所有人都要到美國來交易獲利。在這樣的思維下,川普擴大各國的對等關稅,一方面希望能降低貿易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期盼藉由經貿策略來解決國內的經濟發展與債務危機。

▲關稅亂拳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瓦解邊緣。(圖/Youtube)
川普關稅戰的本質 美國總統川普自二○二五年四月宣布「全面關稅Reciprocal Tariff」以來,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徵收三十四%關稅、歐盟徵收二十%關稅、韓國徵收二十%、日本徵收二十%、台灣徵收二十五%關稅,其餘國家更是以十%基準稅不等處理。 川普如此大膽的推出關稅經貿策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認為美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全世界都要賣商品給美國,因此他就有制定規則條件的權力,「關稅」政策因此衍生。川普所推動的「對等關稅」,幾乎都指向美國所有的盟友與貿易夥伴,對這些長年合作的國家與地區加徵關稅,不僅傷害力道深遠,對長年以來所建立的經貿交流與產業鏈合作關係,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引發一場更廣泛的關稅壁壘貿易戰,尤其是關稅上的反報復制裁,進而也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瓦解邊緣。 關稅政策燃起中美貿易烈火,中國大陸也對美徵收高關稅來反制,無論是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甚至於日本、韓國與台灣,間接都被美方視為大陸商品洗產地的延伸,包含所有台商在內。當然如此一來的反向衝擊,也讓美國自身陷於傷害中。根據耶魯大學最新預測顯示,這一波關稅亂拳出擊,美國家庭至少需要支出數千美元以上。尤其是當遭受到其他國的反關稅報復時,美國的GDP將重創下滑,結果將比其他國家都還要更沉重。

▲製造業非一蹴可及。(圖/Vecteezy)
世界工廠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及 川普推出的關稅政策,不僅造成股、匯市紛紛跳水暴跌,美元貨幣也因此被推向弱勢格局。任何一間工廠建立,沒有幾代人的努力,甚至於實務經驗累積下來,這間工廠就很難做起來,要讓美國在如此短時間內回到世界製造業霸主地位,非一蹴可及,川普行政團隊,應該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製造業回歸議題真正目的,是維持華爾街的金融霸權思維!如果美國成為製造業大國,在美元進出減少情況下,美元貨幣的世界流通性也將大打折扣,唯有大量美元在界輸出並來回流通,持續保持主要的交易貨幣條件下,才能維持美元霸權地位,然而如果所有製造業都在美國,美元貨幣只能在境內運轉,也就失去世界的流通價值。當美元對外流通性遞減,就根本無法再維持美元的霸權地位。 然而美國在世界經貿地位衰退下,將衝擊到本身的貨幣價值,美債也不再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睬,美國亦無法再像以往般輕易支配世界財富,因此川普期待維持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以取回金融貨幣主導權,但是目前的經貿政策結構,其實是充滿著許多矛盾之處。 另一方面,川普訴諸關稅的初衷本意,是希望能夠解決長年以來美國與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如今這種毫無差別的全球關稅戰,即使某些國家對美是貿易順差,甚至於某些國家對美是零關稅,也全部都被拉扯下來,如此一來,川普的關稅政策完全亂了套。
美債帶來沉重的利息壓力 在世界局勢有所改變下,「美元」與「美債」已不再令人討喜,而歐元、人民幣與區域性貨幣交易的比率不斷上升,美國公債發行也同樣逐漸失去效應,以往那種藉由匯率升貶操作,來奪取別人資產入袋的方式,將無法再行運用。美債與美元的貨幣危機也就因此逐漸展露出來。自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宣布調降美國主權債務評比後,反映出美國政府的債務狀況不佳以及不斷增加的利息壓力,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不斷上升,美國的國債更是陷入沉重壓力。 現今全球金融市場,極度擔憂美國國債的波動惡化,在票面值暴跌下,也同步推升美國國債借貸利息成本壓力,尤其是美債殖利率持續異常飆高,顯示出債券本身所擁有的長期避險功能喪失,在現有債務成本異常上升中,這樣的金融情勢,逐漸超出可控制基本面,迫使美國財政預算正式進入黑暗期,美債將可能面臨更大的違約風險。
美國國債遭大舉拋售 引發一連串金融市場動盪 美國國債遭到大舉拋售,所引發的金融市場效應如下: 一、美債價格下跌,殖利率(利率)大幅上升,將提高公司企業與個人的借貸成本,面臨更沉重的利息壓力,嚴重影響國家經濟增長。 二、股市下跌:美債殖利率上升,資金流出股票市場轉向高利率的美債利息收益,導致股市最終回調甚至大跌。 三、美元波動:拋售潮如果來自外國主要投資者(如中國大陸、日本),造成美元面臨貶值效應,進而影響全球貿易與資本流動性。 四、信用市場緊縮:由於美債基準利率上升,公司企業與個人的貸款成本利息大幅增加,導致消費與投資意願減少,衝擊經濟成長。 除了關稅增加美元貨幣流通性外,各國關稅稅率也產生不合理差距,美國想藉談判把曾經對他們賺取的累進差額全部拿回來,除了定期解決每月債務問題外,也期盼掌握主導控制權,然而當歐亞各國群起採以關稅來反抵制時,這場華爾街大戲,最終就注定走向失敗的落幕途徑。

▲黃金銷售動能預料將延續。(圖/photoAC)
美債衝擊下黃金成為避險王者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激進關稅政策,全球經濟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動盪不安。這政策不僅打破過去數十年以來所建立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也引發一連串貿易戰,嚴重干擾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性。 美國政府在債務逐漸惡化、利率飆升,以及通貨膨脹不確定性衝擊下,使得整體經濟陷入四面楚歌困境。此時,川普又不斷升級貿易戰,更是火上加油,對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後,導致傳統盟友紛紛祭出報復性關稅反抵制,企業與消費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近期包括緬甸地震等自然災害頻傳,亦進一步加深全球經貿環境的不穩定性,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國際局勢下,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再次受到投資者青睞。黃金價格攀升,反映出人們對全球經濟情勢的普遍擔憂,若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推動,造成全球貿易戰擴大,市場恐慌情緒勢必升溫,進而刺激黃金避險需求增加,推高其價格。總體來看,黃金漲勢在川普關稅政策上,可觀察出美國經貿政策與國際經濟影響動態。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關稅亂拳衝擊製造業 影響力道深遠
卓越雜誌
2025/11月 第475期
相關